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每年一到冬天,天气冷、温差大,也是钓鱼人最难熬的时间,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难得的休息时间,却因为天气冷的原因,外出钓鱼,鱼口不好甚至没口而扫兴,钓不到鱼不能怪天气冷。那么,如何在寒冷的冬季垂钓呢?鲫鱼殺手通结合长期的冬天野钓经验,来为钓友们详细的讲解。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鱼和水草关系密不可分,依靠水草鱼获好

经常看到一些“老钓手”在野外垂钓时,不管什么季节,也从不问什么鱼情,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离不开水草,这些有水草的钓点,也是他们必争的钓点,因为直接影响鱼获!

在白天钓鱼的时候鱼都喜欢在有水草处,当在野外垂钓的时候,首先就要看钓点有无水草处,如果有水草就要选择在水草周边垂钓,如果钓点水面有浮草而不选择,今天一天钓鱼多半是白跑了。水草对鱼口、鱼获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一年四季水草和鱼的关系。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春季:在的这季节,我们常看到有水草的水域,有很多鱼群在此“翻花”也就是鱼跳出水面的动作,原因每年三月底至五月这期间,鱼的肚子里怀有大量的鱼卵,此时鲫鱼和鲤鱼要选择有水草的环境下产卵,鱼通过跃出水面的冲击力,将肚子里的鱼卵甩出,繁衍后代。

很显然,鱼在这个季节会靠近水草产卵,此时钓鱼,就要选择有水草处做钓。选择水草处还有一个原因是,春天鱼选择有水草的水域,不光是为了产卵,因为自然环境下,鱼的食物来源非常匮乏,水草本身就是食物可供鱼摄食,此时昆虫、水生动物也会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产卵,正好给鱼群充当食物。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夏、秋季:由于天气炎热温度高,酷暑难耐,就连水里的鱼也不例外,鱼群会选择有水草的环境,躲藏在水草下面,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太强,水温上升非常快,等到了中午时,水面的表层30厘米至40厘米的深度,都能感觉到热度,水面的温度则更高。

所以鱼才会选择有水草的环境避高温,夏季有水草的地方水温,要低于没有水草的地方,鱼群在水草底下纳凉

有些钓友则提出疑问,你说春季钓水草是鱼儿是为了产卵繁衍和觅食,夏、秋季节在水草处为躲避高温降暑也勉强认同,但冬天的时候,此时水面上的水草都以枯死,此时鱼怎么还会待有水草的区域?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冬天:气候特征是天气寒冷、气温低,众所周知天气变冷、水质变清,就连夏季浑浊不堪的河水、野塘水质,此时也是清澈见底,水质变清澈能见度高了,就会出现能看见打下去的窝料。

水质清,鱼的警惕性提高,安全就会感下降,在垂钓水域就会形成人和鱼的对视,鱼就会寻找比较安全隐蔽的水草的区域来隐蔽自己,不像夏季的浑浊水质,能见度低,鱼和人不能相互通视,所以冬天钓鱼也离不开水草。

冬天为什么要多选钓位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身”,钓鱼不问装备,在冬天钓鱼时,同样也能看到这样的一群人,出门钓鱼一根竿、一把窝料打半圈,东边不行西边去,随时跟着太阳跑。

在冬天钓鱼时,由于天气转冷,鱼的食欲下降消化慢,在钓鱼打窝时不可多打,但要多选几个钓位,在几个钓位之间来回走钓,也要根据天气温都的变化和阳光照射条件选择钓位,那么具体改如选择呢?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1.根据鱼的活动范围

在高温季节,鱼的活动范围大,由于水温适宜,鱼都处于兴奋状态,在水里上游下串,活动范围广,选择钓位时没那么讲究,就算选择错了,也没多大关系,只要窝里有料,在耐心的等上几个小时,鱼终究会被窝料吸引过来,但冬天不行。

天气变冷,鱼有个共同的缺点不爱动,水温下降鱼的会动范就会缩小,往往一天下来也没活动多大范围,此时就要根据鱼的季节特性,在垂钓地域,多选择几个靠近水草的钓点,但要选择水位较深的水域。

2.根据鱼的领地范围

我们在钓鱼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在一个钓位垂钓一天,上钓上来的鱼获较多,但鱼大小不一,总是以个体小的较多,大的却非常少。

动物都有领地的习性,鱼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经常能看到水里的鱼,成群结队的情况,鱼在小的时候喜欢群居,随着长大群居越来越少,所以就会出现大的少小的多。

到了冬天更为明显,往往在一个钓点只能钓上几条还非常小,加上此时水冷鱼不爱动的特点,一个钓窝,鱼就会越钓越少,我们要多选几个钓点,这样也能在不同的领地钓上大个体的鲫鱼,也就是东边不亮西边亮道理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3.根据阳光照射

夏季鱼是怕太阳,特别是在午后高温,为了躲避阳光的照射,鱼都会选择阴凉背着阳光的山体域或者水位较深的水底藏身,钓鱼人常说“早钓东、晚钓西”是鱼群为了躲避阳光带来的高温,冬天则相反,鱼会追着阳光跑

冬天水的温度,根据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照射面有很大关系,早上阳光从东升起,第一照射的位子是西边,所以西边的水温上升要比东边的快,到了下午,阳光就会慢慢偏向东边,此时的东边钓位水温高于西边,鱼是变温动物会随着阳光照射的地方而更换栖息地。

冬天的鱼要这样钓

天气冷、气温低,鱼的主要栖息地是深水区,如果有水草的钓点,鱼会栖息于水草下,我们既然能够准确的知道鱼的藏身之处,只要掌握一下“三点”鱼就能轻松上岸。

1.打窝诱鱼

在自然水域垂钓,打窝与不打窝的区别非常大,不打窝鱼则不进窝,鱼不进窝则没有鱼口,夏秋季节打窝主要以,窝料重、颗粒大的方法打窝,以避免还未等到大鱼的到来,就被小杂鱼将窝料吃光,冬季钓鱼打窝要把握气味腥、数量少的原则,使鱼进窝咬钩快。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气味腥:冬天若是使用酒味的窝料打窝,诱鱼的效果慢,就连台钓钓法,在冬天的钓饵里都加入腥味浓的粉饵,说明了冬天的鱼喜欢腥味较大的鱼饵,我们可利用粉饵的优点,将腥味较大的红虫粉、蚯蚓粉、虾粉调稀打至窝中,粉饵入水后雾团大、诱鱼快。

数量少:水温底,鱼的活动范围小,运动量下降导致消化慢,窝料打多了,鱼进窝后光吃窝料就吃饱了,即使在香儿钓饵也不会感兴趣,要使窝里始终保持即闻到腥味,又没有实质的窝料可吃,鱼进窝后才会快速咬钩。

2.钓饵选择

天冷鱼不爱动,对食物不感兴趣,那我们就要针对情况,使用让鱼感兴趣的鱼饵,冬天鱼最喜欢活饵是蚯蚓、红虫,这两款活饵是冬天垂钓使用最广泛,也是鱼获最好的钓饵。

蚯蚓:在购买蚯蚓时,我们要挑选个体小的,原因是冬天鱼口轻、张开小、摄食慢,个体大了,鱼会将蚯蚓一端含在嘴里不吸入进去,吃口时间太长,有口提竿空竿率高,个体小方便鱼摄食,吸入快中鱼率高。

红虫:很多钓友误以为红虫都是这么小,其实红虫有个体较大的,但比蚯蚓小,个体大价格非常高,我们平常购买的是雌的,价格比较便宜,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有无死亡,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3.冬天钓技

冬天鱼竿是“一寸长、一寸强”,鱼都在深水,针对鱼不靠岸边,在深水区和躲在藏在水草处,我们就要使用“炮竿、短线”,

线组搭配:冬季天冷,主要垂钓的目标鱼就是鲫鱼,我们可以自己制作线组,即经济实惠又简单方便。鱼线选择0.6号的子线,作为主线,优点是子线柔软吸入性号,鱼钩选择钩条细、轻的及细袖钩,专钓冬天鱼口轻鱼,此钩针对性强,线的长短,以鱼钩到底,七星漂浮在水面余线至竿稍约1米左右为宜,提竿中鱼后鱼不惊窝。

逗钓:我们将蚯蚓、红虫挂在鱼钩上,将鱼竿轻轻上提,也类似钓青蛙钓法一样,上下引逗,挑衅鱼的食欲,引诱鱼咬钩。

天冷并不意味着鱼儿没得钓,用这三种简单的方法,就算下雪也出鱼

结束语

低温天气条件下,对钓鱼人的技术考验非常大,每个环节都和上鱼和鱼获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就要考虑到当天的天气情况,在晴朗阳光好的天气下,要选着在早晚垂钓,早晚温度低,鱼会在水底的最低层,鱼口反而较好,午时升温,鱼会离开水底,就要考虑到鱼群离开水底上浮,结合多年的经验冬季钓鱼,晴天阳光充足的天气反而没有阴雨天气鱼口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鱼口   红虫   钓饵   鱼群   鲫鱼   蚯蚓   水温   水域   水草   水质   鱼儿   水面   个体   冬天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