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生命的长度更重要还是生命的宽度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好好活着实现他人生的价值,他不失为一个有所为的人,如果一个人身患重疾还能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她便是一个大写的人。

北大女博士娄涛就是一个人大写的人。

人民日报这样评价她:“北大女博士走了,留下的是感动,呼吁的是行动。”

据统计,我国有10万渐冻症患者,他们每日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像是灵魂被囚禁还在身体的牢笼当中一样,成了每日只能呆呆望着天花板的人,而这十万人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让渐冻症走进了全球人民的视野。

包括比尔盖茨等名人都参与了这次挑战,这场挑战是由美国波士顿学院前棒球选手发起,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渐冻症,为更好渐冻症患者筹募资金用以治疗,在国内科技界也引发了一阵热潮。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而娄涛以一己之力呼吁的是全社会的行动,呼吁全社会关注这样一个群体―渐冻症患者。她要求科研工作者去研究她的头脑,希望能够研究出治愈渐冻人的科研成果。

她想要把她能捐助的器官,都无偿捐助给他人,帮助更多人克服病痛的折磨。

她请求父母对于她的身后事一切从简,将她的骨灰撒入长江,正如遗言:就如我从来没来过一样。

无声无息地离开,不给别人添一点负担。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孩子,对生死和人生有着大写的领悟。

娄涛出生于1998年,父亲热爱历史,她也热爱历史,从小到大她都是成绩优异,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19岁考上中央民族大学,功课排在全系第三,20岁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口语流利,热情大方的形象广受好评。

大学期间,她也一如既往,品学兼优。凌晨五点起床为室友占座,短跑400米十几圈都不成问题,这样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女孩子,浑身上下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上天总是偏爱努力又上进的孩子吧。在她24岁那一年,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读研,又经过自己2年躬耕努力,以笔试面试都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

她这一生最想要达成的心愿就是能成为一名历史学教授,而她本来离这个梦想很近很近了。

2016年1月,娄涛发现了自己身体上出现了异常状况。北京第三医院和协和医院相继对她的病情进行了诊断。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疑似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患了这种病症,身体会逐渐失去运动能力,从脚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直到最终无法呼吸而导致死亡。

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就患有渐冻症,2018年3月14日,这位总是仰望星空的天才离开了我们,最终和他所向往的宇宙融为一体了。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可是一个花季少女,怎么会患上这种疾病?

娄涛不敢相信,又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她毅然决然做出她生命最后的无数个感动人心的选择。

当她得知她已经身患绝症时,她主动向男朋友提出了分手。

有一种爱是我希望你过得好,我也不想成为你的负担。娄涛深知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而是奋不顾身地为对方着想,而她也这样做了。

面对往日的同学情,她拒绝他们前来探望,其实是想要把自己最美的形象保留在同学们心中。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可是学校依然为她组织了两次募捐活动,筹资百万,汉阳医院也主动为她提供帮助,进行一周一次的会诊,同时上海公益组织还为她提供了眼动仪,在她无法再用语言来表达自我,无法在病床上读书时,这些来自全社会的救助帮助她传送生命最后的意志。

在生病的日子里,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虽然病痛的折磨让她几度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或许不忍父母为她难过,她都在努力的支撑着,乐观的面对要承受的一切,并且还希冀以后能有机会继续进行自己的历史研究。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可是随着治疗的深入,她每天的花费金额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家庭能够承受的最大负担。

她作为女儿,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还要让二老不辞辛苦地照顾她,为此掏空了整个家庭。

娄涛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她和父母商量,最终转入湖北恩施的一家医院内科,接受更为保守的药物治疗,虽然疗效差点,但是价格相对便宜。住院期间她仍旧坚持阅读和学习,通过音频的方式阅读了60多本名著。

可是病情逐渐恶化,她甚至都没有力气吃饭喝水。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2017年7月,娄涛由于大脑缺氧而导致重度昏迷,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

从此她失去了自由呼吸能力,只能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

2018年1月4日晚,娄涛突然变得呼吸困难,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病床前的小姨。

仿佛是预料到这是她生命最后的意识清醒的时刻,她留下了她29岁离世前最后的心愿。

“照顾好我妈妈。”

2018年1月5日,这位优秀而又坚强的女博士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在她的遗言中有这样几句话:“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来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她生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身后依旧不忘自己的初心。

父母尊重她的意愿,火化尸体,将骨灰撒入长江。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轻于鸿毛之死,有重于泰山之死,娄涛无疑是后者。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

北大女博士娄滔,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惹人泪目:当我从未来过

如果你健健康康地活着,四肢健全,头脑灵活,就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不让自己白白走这一遭。

如果你生命突遇磨难,那么娄涛或许能够给你一点力量,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要珍惜生命的不易,好好地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遗言   霍金   长江   这个世界   遗体   病痛   骨灰   全社会   北大   患者   负担   父母   身体   努力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