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是近代工业的摇篮,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这里发生了太多让人感慨的故事,走进培仁历史文化街区,去和一段古老的历史亲密接触,在红墙黑瓦的老建筑里,感受唐山的百年发展史。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走进培仁历史街区,可以看到一个很醒目的年代标志,从1911年到1976年再到2020年,这漫长的时光中,唐山发生了多大的改变?1911年是培仁女中成立的日子,1976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一直到现在的2020年,这所冀东地区的女子中学一直保存完好,见证了近百年唐山的发展史。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历史街区上有很多唐山的记忆,走进金达咖啡馆,去了解英国人金达和唐山的故事,金达(Kinder Claude William,1852-1936),是最早来华从事路矿经营的英国人,光绪四年(1878年), 开平矿务局设立时,金达被聘为总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工作。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一杯咖啡,坐下来安静的听一听过往岁月中,发生在唐山的故事,了解唐山的人大概都听说过龙号机车,这台机车的制造者,就是金达,当年的清廷明令禁止使用机车,唐胥铁路最初是用骡马在铁轨上曳车,又称"马车铁路",后来金达利用开矿用的旧锅炉暗地制造了一辆机车,试行于唐胥铁路,证明了机车的优越性,却被禁止不许通行。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1882年,开平煤矿产量大为提高,骡马动力不胜负荷,金达重新制造了一与同时代国外机车可以媲美的新式机车,被命名为"中国火箭"(The Rocket of China)号,因机车左右各装饰了一条飞龙,又名"龙"号机车。"龙"号机车运行后,再次遭到言官和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被下令停驶,因为当时新建的北洋舰队急需用煤,在李鸿章的坚持下,"龙"号机车最终恢复了运行。这个机车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斑驳的光影打在培仁女中的石碑上,这里如今是唐山市的文化保护单位,从建校到1941年,培仁女中一直是冀东地区第一所、也是仅有的一所完全女子学校。从历史上看,培仁女中是唐山近代工业蓬勃发展时期的产物,学校教学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整个建筑物虽经历唐山大地震,却毫发未损。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女中的内部,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培仁女中这些年的发展历史,那些老照片,把当时的情景完美的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培仁女中的走廊里,还有很多那个时代的毕业证书和老照片,这些老物件,应该会勾起五零后、六零后的集体回忆。1911年,法国天主教会仁爱会的修女白松林来到中国,从外地带来一些孤儿和儿童,在唐山成立了“仁爱孤儿院”。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了培仁女中二楼的书桌上,如今这里依然充满了书香墨香。

唐山培仁女中,经历大地震依然保存完好,这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

时光荏苒,这幢历经百年依然屹立不倒的二层欧式建筑,是唐山历史的见证,也见证了当年在这里读书的老唐山人的青春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唐山   女中   开平   骡马   仁爱   发展史   街区   英国人   完好   机车   中国   大地震   见证   铁路   青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