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离镶黄旗新宝拉格镇约7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藏传佛教寺院——广益寺,又称哈音海尔瓦庙,不过当地人更习惯称其为“大庙”。回来后一了解,才知道这座寺庙大有来头。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端,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北元达延汗时期。公元1480年到1517年,北元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为巩固汗位,达延汗调整封建统治秩序,把以前蒙古各封建主的小领域合并为六个万户,其一便是今天镶黄旗所在的察哈尔万户地区。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历史上,镶黄旗是专门为皇室饲养和供应战马及牛羊的地方。清初,皇太极征服察哈尔蒙古后,为满足宫廷王公贵族们对肉食、牛奶的需要,在察哈尔蒙古牧地上建立起若干个小型牧场。1675年以后,清朝政府从察哈尔各旗抽调牧户,把清初建立的小型马群、牛群、羊群扩大为4个大型牧场。即:商都牧群(初称大马群)、明安牧群(初称牛羊群)、太仆寺左翼牧群和太仆寺右翼牧群。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地区始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20年),主要传布于蒙古贵族间。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一位从西藏来传教的喇嘛在商都牧群修建了一座庙,并得到了王公富牧们的大力资助,一些牧民还将子弟送到庙里当喇嘛。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 ,清帝玄烨为这座大庙赐名“广益寺”,并赐了一尊50两重的“哈音海尔瓦”(藏语马头金刚佛)银佛,这便是该庙又被称为哈音海尔瓦庙的来历。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此后,哈音海尔瓦庙又经过历朝历代修建,规模最大时,哈音海尔瓦庙有5个拉桑(喇嘛教的学部),大小18个殿堂,5个庙仓,喇嘛住宅500多间,僧众2000多人。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 ,25岁的哈音海尔瓦庙活佛斯琴赴西藏,获赐佛教法规《扎雅格》经;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 ,斯琴活佛再赴西藏,请回《丹珠尔》经;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 ,80岁的斯琴活佛进京朝觐皇帝,获赐蒙文版大藏经《丹珠尔》经一部——这也是中国收藏蒙文版《丹珠尔》经第一庙。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历史如云烟,哈音海尔瓦庙虽历经浩劫,却依然顽强地矗立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建筑是1988年在寺庙原址上重建起来的,只有经堂1座,建庙仓3间,它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历史。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这个察哈尔草原闻名遐迩的藏传佛教圣地,每年的正月经会和六月经会是哈音海尔瓦庙最大的盛典,节日期间的祭祀、查玛舞等活动,会吸引周边数万信众前来。

内蒙古镶黄旗广益寺,大藏经《丹珠尔》蒙文版收藏第一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镶黄旗   察哈尔   锡林郭勒盟   牧群   商都   乾隆   海尔   蒙古   大藏经   活佛   清初   王公   西藏   内蒙古   喇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