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啄木郎村位于大仓镇东北部二、三十公里处,地处风仪、弥渡、巍山三县交接处,为彝族居区。这里的彝族人不愿走出秘境中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远眺毕家村,宛若人间仙境;假若换了清晨、烟雨季节,该是很美的。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啄木郎村位于海拔两千多米,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这里的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小春有豌豆 蚕豆 小麦等,当地畜牧业发达,几乎每家都养牛、羊、马等牲畜,经济方式多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较弱,每天都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啄木郎村不是太远,但比巍山其它地方的彝族更为封闭,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习俗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通过摄影师对大理巍山大仓镇啄木郎村的拍摄中发现在自然环境相对僻远,农耕文明积淀深厚。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虽然每天周而复始地过着简单而繁重艰苦的劳作,但是老人们还是保留着天性的乐观精神,依然保持着一份平和、乐观、豁达的心境,进入毕家村,在古老的墙体上看到了彝族耕作、典故的壁画,还有手写对联。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彝族妇女很传统,基本上不愿意下山活动,多数人都喜欢在家里做做家务,比如绣花等,还要担负着喂马,养牛等繁重的体力劳作。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啄木郎村的建筑风格保持了南诏彝族的精粹,与大理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风格如出一辙。不过,这里的彝族建筑偏向于抽象木雕、砖木结构,以及房棱砖瓦。啄木郎村很多村民家里的原木都是从山上扛回来的,粗厚圆实,而且硕大无比,没有两三人根本不好搬。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听到的传闻:以前有人到访啄木郎村,被眼前的“仙境”所迷,于是问村口打木槽的牧童这是什么地方;牧童误以为问他做什么,就说“木槽”。到访者错听啄木郎,遂以“啄木郎”之名向外界传开。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据当地人介绍,啄木郎村为南诏后裔,因国破逃亡至此;当时叛兵对南诏王室赶尽杀绝,部分南诏王室族人躲进深山洞里,洞前盘结了完整的蜘蛛网,叛兵误以为里面没人才放弃追杀。彝族先祖为纪念重生,至今在部分彝族服饰上雕饰了精美的蜘蛛纹路。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琢木郎村彝族的苦荞粑粑蘸蜂蜜、米血肠、鸡血饭、野山菜、野生食用菌、土鸡肉、还有宴席上的坨坨肉 等正宗的纯天然、无污染的家饭菜,不在彝族聚居的地区,是吃不到的。图为彝族老妈妈在家里晾晒衣服。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琢木郎村的彝族舞族民间音乐极具地域特色。琢木郎村彝族打歌非常讲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敏 歌演唱形式多样,涉及内容较广,风格色彩独特;民间乐器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这里彝族民间音乐以多样化呈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与传承,它们承载着千年彝族历史文化,蕴含和体现着彝族音乐的魅力。图为琢木郎村彝族小姑娘玩跳绳游戏。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琢木郎村彝族青年男女每星期都会下山赶一次集,把田里种的玉米,豌豆 蚕豆 小麦等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再换回一些生活用品。图为琢木郎村彝族青年男女挤在一辆小货车上,准备下山去赶集。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啄木郎村主要有毕、杨、乍等姓氏,以毕姓最为旺盛,人文建筑景观尤以毕家村为佳。村里70岁的毕大爷说,别小看这些彝族服饰,彝族姑娘结婚的时候,身上穿的彝族服装,少则花费一两万元,多则七八万一套。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啄木郎村的老年人也没有闲着的时候,经常帮助家里人放牧牛羊,每天早上把牛羊赶到山上去吃草,晚上再赶下山。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当地的彝族妇女日常里都会穿着彝族服装,鲜艳迷人,现在只有中老年妇女日常穿着打扮都是彝族服饰,年轻的姑娘都不习惯穿彝族服装了;只有红白事、传统节日的时候穿上正式的彝族服饰。这里的喜事比春节过年隆重,这里的丧事比喜事更有彝族特色,包括打歌、彝族音乐等,都是外界罕见的习俗。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千年彝族啄木郎村、南诏最后的部降落云南省巍山县琢木郎村令人神往,是一个彝族族群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的建筑民居基本上没有被破坏,保留的非常完好。

大理啄木郎村,不愿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这里的彝族风土纯净,房屋、彝族楼寨都对门敞开,邻里之间小道随意串门,悠然惬意。从任何角度几乎都可以看到自家、邻居家挂满了玉米棒子,一派浓郁的乡土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彝族   大理   叛兵   都会   南诏   牧歌   蚕豆   牧童   王室   豌豆   繁重   田园   妇女   民间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