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电影《活着》开头,富贵在一家戏楼里赌钱,老婆叫了几次也不回,最终把家底都输光了,从此开启了艰难的人生。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这栋戏楼可不是临时搭建的场景,而是张艺谋专门跑到天津取的景。这是石家大院里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这座大院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是天津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被誉为华北第一宅。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有200多间房屋,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旧宅。论宅邸数量,它比不上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的恢弘辽阔,可要论单院规模和装潢奢侈,石家大院绝对是华北最牛的民宅。

为了修建这栋奢华无比的院落,石家人动用了囤积50年之久的上等砖石木材,耗资白银几十万两,前后修缮几十年终于完工。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踏入石府门槛,能感受到大户人家的严谨和庄严,繁琐的砖雕,雕龙画凤的走廊,任何一个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宅邸规制完善,花厅、戏楼、佛堂、马厩应有尽有,丝毫不掩饰有钱人的阔派。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石元仕一生颇具传奇,他颇具商业头脑,一度成为津西首富,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石元仕运用各种手腕,保护了杨柳青古镇的平安,也是石家大院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石元仕乐善好施,遇到灾年会免费煮粥饭施舍给灾民,天津下大雪时,他还会组织人清扫积雪,保证道路畅通,民间称其为“石大善人”。

大院是典型的四合院,一个院落接一个院落,一个房间挨一个房间,200多个房间让我看得眼花缭乱,长长的甬道一度让我迷了路。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大院最壮观的便是石府戏楼,以精美木雕和浑然一体的空间著称。戏楼的雕工细腻繁琐,费时费工,题材有神话人物、历史典故、祥禽瑞兽等等。导游说,假若你从空中俯瞰,会在戏楼屋檐上看到“福禄寿”三字,适合用铆钉所筑。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古时没有飞机,不知道石家人为何有此想法,或许是以此向天公问候,来换取家族的长盛不衰。

只是他们未能遂愿,在石元仕去世之后,石家后人未能再现风光,多半是纨绔子弟,吃喝玩乐,游戏众生。再加上分家之后家产减少,而养成的大手笔习惯一时半会又改不了,石家逐渐走向了败落。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待石家人搬出石家大院后,这个院落几度沧桑,后来做过学校、图书馆、招待所,再到如今成为了景点。不知现在的游人游览时,是感慨于大院的奢华,还是石家人的变迁。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游览中导游说带我看一个好东西,接着来到了一间屋子,指着下面的洞口说,这就是古代的取暖设备。

我探头瞧了一眼,内部漆黑一片,导游说这是地炉,通过地下通道通往大院各个房间,可供500平方米的建筑取暖。取暖方式是烧木炭,据说石家大院一晚要烧200斤木炭,如此高额成本,果然只有大户人家才办得到了。

华北第一宅:《活着》在此取景,为取暖一晚烧200斤木炭

我心想,谁说古代人生活条件差,那只是你没有钱而已,如果有钱同样可以用上地暖,真叫一个奢华。

地址:天津市杨柳青古镇内

交通:乘坐153路到杨柳青站下,在古镇内徒步十几分钟抵达。

全国各大城市的免费景点都在这里哦,关注作者:林清鹿,即可收入囊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华北   木炭   戏楼   宅邸   景点   院落   民宅   天津   大户   繁琐   古镇   大院   奢华   导游   房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