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说起中国的古桥,许多人第一反应便是赵州桥,而在甘肃一座县城里,我看到了另一座地位崇高的古桥—灞陵桥。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这座桥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能让它有着如此高的评价。怀着这份好奇心,在抵达定西渭源县后,我第一时间赶往了这里。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去之前做了功课,所谓“灞陵”,指的是汉文帝的陵墓-霸陵,因墓葬靠近灞河而得名。此桥横跨的河流为为清源河,清源河是渭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渭河则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有了这一层关系,灞陵桥便不是寻常的古桥了。此桥修建于明朝开国年间,由大将徐达所建,最开始是一座平桥,方便军队通过,徐达亲自题写“渭水第一桥”。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后来屡坏屡建,几百年来未曾断建过,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民国时期,于1919年建成的纯木式拱桥,便是现在看到的模样,如此算来也有100年历史了。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第一眼望去,此桥极为奇特,通体木质结构,红木在岁月的洗礼下发出质感的黑色。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没有支撑物,桥底是悬空的,像是彩虹卧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很难想象,一座木质桥梁是怎样度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底部没有支撑物的情况下,依靠本身的结构安然无恙的“活”到了现在。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灞陵桥全长40米,跨度接近30米,宽4.8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纯木质叠梁拱桥。以它的体格,以它的结构,靠着木头的层层衔接,连接着清源河两岸,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著名建筑大师茅以升对“灞陵桥”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他在《桥梁史》中称赞到“仅次于河北赵州同济桥”。茅以升的称赞是值得相信的,他被誉为我国的现代桥梁之父,中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便出自其手。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只是因为年代久远,灞陵桥已经封闭了,平日里不对外开放,我们也是特批后才得以进去参观。

桥梁古色古香,木质横梁上留下着岁月的痕迹。这座桥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名桥,许多名人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自己的题匾。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清同治年间重修时,左宗棠专程为它题写“南谷源长”一匾;孙科,也就是孙中山的长子为之题写了“渭水长虹”;如今桥内悬挂的“灞陵桥”,是出自于书法家启功之手。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灞陵桥已经成为了渭源县的标志,如果你有参观渭源县博物馆,会发现博物馆的LOGO便是灞陵桥,此桥也经常出现在定西市的宣传片中,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符号。

甘肃县城里的这座古桥,国内绝无仅有,左宗棠为其题匾

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清代诗人杨景熙的名句,描写的便是灞陵桥的美景,你可以驻足岸边,眺望古桥的优美弧线,看清源河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感受渭河文化的源远流长。

地址:甘肃省渭源县城南灞陵桥公园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题匾   武汉长江大桥   赵州桥   定西市   渭河   定西   渭源县   长虹   奇特   拱桥   支流   甘肃   绝无仅有   弧线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