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山是湖南长沙市一个景色优美的旅游圣地,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最后一峰,也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在其山脚下坐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从初创到现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官府捐资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其四字门额为宋真宗御笔亲赐,历经南宋、元、明、清多个朝代,至了清末光绪年间,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的前身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至今。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如今的岳麓书院,不仅仅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极受欢迎的网红景点,而且仍然是湖南大学重要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也是目前现存的唯一还在招生的古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历史上的岳麓书院曾经多次历经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的主要是清朝时期的建筑,上世纪以来,经过几次大修重修,恢复了历史上的风采。在建筑格局上,岳麓书院采用了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中国传统院落形式。即营造了一种庄严、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果,还体现了尊卑有序、主次鲜明的儒家文化,建筑格局处处透露着文化底蕴与历史气息,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正门附近,有湖南大学最漂亮的亭子,吹香亭和风云亭。从书院后门出去,就是“四大名亭”之一,“根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而得名的爱晚亭。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爱晚亭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亭形为重檐八柱,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一个古老的千年书院,掩映在山林和徽派建筑之中,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朴厚重,周围环境静谧雅致,随处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是一个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好地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真宗   南岳   书院   光绪   衡山   专函   长沙市   圣地   湖心亭   湖南   纵深   学府   中国   格局   湖南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