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若不是今年夏天的一次河西走廊之行,或许至今我依然会错失了武威这个如此厚重的城市。他是河西走廊中最早建郡的城市,它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它曾经一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大城市。就连曾经汉武帝都对其极其看重,并且用“武功军威”来命名这座城市。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可以说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武威,虽然历史上一度辉煌,可是如今的这座城市看起来就暗淡了许多,或许是因为交通不方便,或许是因为曾经地震让这里的不少古迹都消失而变得看点很少。不过在我看来这座城市同样非常适合喜欢人文旅行的爱好者打卡。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如果来到武威想要欣赏古建筑的话,那么一定要去武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文庙走走,这算是武威多次地震之后难得的古建筑。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武威文庙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时期的文庙建筑,凭借着较为完整的祭孔场所让它成为中国第三大的文庙,仅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建水文庙。暂且不去深究这个排名是否正确,但不可否认的就是这座文庙的确有着非常高的欣赏价值。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这座有着570多年历史的文庙,经历了多次的修缮和重建,如今的武威文庙中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同不少文庙的建筑风格一致,武威的文庙也是按照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依次从南到北而建。

如今的文庙大门并没有开放,因为据说文庙的大门仅仅只能是状元才能够通过,只不过在科举时代武威并没有出过状元,因此这个大门从开始建造以来就未曾被打开过。所以想要进入文庙景区的话,需要从东边的侧门进入,进入之后跨过月门就到达了整个景区的中轴线。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中轴线的建筑在今年几乎都在维修,仅仅可以看到状元桥、棂星门和孔子雕塑,这几个建筑看起来都比较新,因此看点比较一般。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用打卡的方式看完就走,不过好在在东轴线上藏着不少看点丰富的地方,其一就是中轴线的中心建筑桂籍殿,这里的最大看点就是在檐下挂着40多块匾额,这些匾额的年代从康熙时期一直延续到民国。重点可以关注“天下文明”、“书城不夜”、“辉增四垣”这几块匾额。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除了看匾额之外,桂籍殿两侧的厢房同样值得一看你,尤其是西侧的房屋被开成了展览馆,里面藏着一些武威当地出土的文物,尤其是当我看到天梯山石窟中出土的塑像和石塔的时候,瞬间有一种惊喜感,处处彰显着武威的厚重感。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誉为中国第三大文庙,地处西北小众城市,藏40多块清至民国牌匾

整个武威文庙的看点基本上就是马且停上面提到的这些,虽然看起来有些单调,但是同样是见证了武威的历史。当然如果觉得单调的话,那么不妨前往文庙旁边的西夏博物馆,看看国宝级的西夏碑,这样一来就会让你不虚此行。(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文庙   建水   帝都   曲阜   河西走廊   城市   匾额   小众   牌匾   西夏   景区   中国   状元   民国   单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