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说到福建泉州的话,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里的开元寺或者清源山,但其实作为一座古城而言,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不少底蕴深厚的古迹,比如地处城南的天后宫就是其中一座。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泉州天后宫最早建于1196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宋元时期,因为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商贸港口之一,这时候的海上贸易极其繁盛。作为庇护海上安全的妈祖来说,每年春秋两个季节都会举办热闹且隆重的“祈风”、“祭海”仪式,目的就是为了航海平安。到了明代的时候,泉州这里复设市舶司,直通琉球,泉州天后宫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祈福之地。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即便如今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口的历史早就远去,但是如今的泉州依然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因此直到如今天后宫依然东南沿海最大的妈祖庙,续写着曾经的辉煌。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现存的天后宫主要包括了山门、东西厥、天后正殿、天后寝殿、博物馆等多个建筑体。从中山路往南走走到底就是天后路,天后路的旁边就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闽南风情的山门,山门面积不小,为一座面阔五间的建筑,其特色之处就在于屋脊上的八龙二鳄嵌瓷。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山门另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背面于戏台相连接,同样是非常典型的泉州特色建筑,尤其是木构的藻井甚是精美,可以重点关注。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山门之前便是一个宽敞的拜庭,拜庭的西侧立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两侧还有百年榕树。山门的正前方则是天后宫的主殿--天后正殿。为一座明清时期的遗存,和开元寺一样在天后宫的须弥座处同样可以看到精美的浮雕,“鲤鱼化龙”、雄狮、宝盖莲花等极其精美。殿顶部则是闽南特色的嵌瓷,两端为双龙戏珠,中间为宝塔形状。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不过在我看来天后宫的重头戏并非主殿,反倒是后面的天后寝殿成为我的惊喜所在。整个寝殿为明代的建筑,面阔七间,35.1米,进深19.8米,高8米许,可以看得出来粱架和斗拱都大而朴素。殿门前方还可以看到两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中间处可以看到圆形的印度教浮雕,和开元寺正殿后面的浮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寝殿内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天后宫的文物,有明代清代的一些遗存,个人最喜欢的就是下图这些天后宫木雕,看起来非常精美,有着浓浓的南方风情。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逛完寝殿后整个天后宫的看点大都已经没有了,不过好在天后宫山门前面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遗址,这就是曾经泉州古城的德济门遗址。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德济门始建于南宋时期,当时为泉州古城的镇南门,如今的遗址中依然可以看到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的痕迹,并且在这里还可以看到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以及佛教等多种宗教的石刻,同样见证着当时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口的历史。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宫,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费游客还不多

总体来说,福建泉州天后宫的看点虽然不如开元寺来得丰富,但是作为东南沿海极其特色的妈祖信仰来说,这里依然是人文旅行爱好者的宝藏之地,况且这里游客不多还免费开放给大众,可谓是非常良心。(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印度教   泉州   浮雕   妈祖   明代   闽南   建筑   正殿   山门   遗址   港口   古城   天后   精美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