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在山东滨城区常家村有一个不大的作坊,环境干净整洁,作坊里的五六个人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作坊里的师傅们制作的是当地有百年历史的名吃--芝麻酥糖。芝麻酥糖在60后、70后人们的心中记忆尤深,经过五代人的传承和坚守,也成就了这座城市的味道。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48岁的常农村大哥和妻子刘爱枝是芝麻酥糖的第四代传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也已经掌握了这门手艺,是芝麻酥糖的第五代传人。常大哥说,芝麻酥糖在我们家已经传承百年,对于我们一家来说,做糖已不单单是门赚钱的手艺,更是家风的体现,也是一种工匠精神的延续。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常大哥家在村子里一个并不宽阔的胡同里,芝麻酥糖就是在这座四合院里制作出来的。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常大哥家里经常有当地的或外地的记者来现场采访,现在又成了小学生们参观的好去处。小朋友们在这里亲眼目睹了纯手工芝麻酥糖的制作,并且都现场体验。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常大哥说,制作酥糖有六个步骤:芝麻搓皮、炒、压碎、熬糖、拉条、拔丝,后叁步是关键工序。制作酥糖的材料非常简单,白糖和芝麻,但要做的正宗好吃,就全靠经验了,熬制一锅糖能做多少芝麻酥糖,需要多少的白砂糖都是一定的。图为常大哥称量白砂糖,准备熬糖。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熬糖的火候很重要,常大哥说,200℃以上的高温将白砂糖熬成焦黄色,沸腾金花。熬糖考验的是眼力和味觉,火候到了做出糖来最长可保存90天,熬不到火候,到了夏天五天就坏了。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熬制的糖到了火候,常大哥迅速倒在擦了油的案板上降温。常大哥说,制糖考验功夫,准备原料考验的则是良心。除了选用上好的白糖,常大哥每年都会去到芝麻种植地挑选,为的就是选到最优质的芝麻。芝麻要经过漂洗、脱皮、炒制、过筛、晾凉,最后磨成芝麻面。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常大哥用菜刀把摊在板子上的糖聚拢。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摊在板子上的糖聚拢后呈现焦黄色。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需要慢慢领悟的不只是熬糖,接下来的打糖更是要靠手力和悟性。常大哥用两根竹棍挑起糖,反复拉伸搅条,这不仅是一个力气活,也是一个技术活。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冷却后的糖胚在常农村大哥的手中翻飞,糖柸由棕色渐渐变为白色,糖团也变成了糖条,并且被大哥拉伸的越来越长。这一步需要很大的臂力,用多大劲儿、拉伸多少次全凭手上和心中的一杆秤。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最后焦黄色的糖变成了白色。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拉好的糖胚迅速放入铺满芝麻面的锅内,锅内温度要始终保持在40—50℃左右,太冷糖会变硬无法拔丝,太热糖又会变得太软。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常大哥的媳妇刘大姐现在做酥糖也是一把好手了,做的速度非常快。大姐取一个糖团,中间挖一个窝,然后两个手向外绾八字形,一共要在芝麻里绾上16圈,一眨眼的功夫酥糖的雏形就在大姐的手里诞生了。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刘大姐拿着手中做好的酥糖说,这么一颗酥糖有三万二千多根丝,丝丝细如头发,这就是芝麻酥糖的奥妙所在。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制作好的芝麻酥糖咬一口酥、脆,吃起来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满口留香。一盒装六个,卖11元钱一盒。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大姐说,从八月十五以后,就是芝麻酥糖销售的旺季,我们一天最多熬制五锅糖,都做不出来卖。我们现在有自己的门店,一年能卖十八万多盒酥糖。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做好的芝麻酥糖要放在20摄氏度以下的房间里,温度过高芝麻酥糖容易变得不酥脆。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常大哥制作酥糖的口味在芝麻味的基础上,增加了核桃、花生、桂花等。下一步,还想尝试更多口味,并想办法使酥糖能长距离运输,好让更多人品尝。百余年的历史,使芝麻酥糖香甜中有了浓郁的沧桑,而常农村大哥作为手艺人那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让常家芝麻酥糖永远飘香、流芳。守着锅、铆足劲,也正是这份执念使得芝麻酥糖的老味道延续至今。2007年常家芝麻酥糖入选为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更多人走亲访友的新选择。

农村百年纯手工老手艺,五代传承,“工匠精神”一丝不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工匠   滨州市   酥糖   农村   焦黄   拔丝   板子   火候   白糖   作坊   传人   手艺   芝麻   大姐   大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