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作者:马杰


潜艇四十二支队于1972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9191(后改为37532)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第四十二支队。支队为正师职建制,直属东海舰队。首任支队长王继英、政委乔战平、参谋长吕正浩、政治部主任赵锡江。


  在四十二支队设有正团基地建制,代号9185(后改为37722)部队,负责潜艇部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后将基地改为岸勤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13(261)潜艇是在1969年9月一号通令疏散到海上后,年底因整修需要,靠上西沪港码头,也是西沪港建港后靠上的第一条潜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13(261)艇是条苏制潜艇,艇上配有1门45毫米火炮。

  记得113艇刚靠好码头,艇员打开一舱升降口,就看到码头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原来是建设西沪港的323部队的工程兵和很多民工正在围观。他们是第一次看到潜艇,眼光里充满了好奇的目光。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码头每天像赶集一样,来看潜艇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20(264)艇有着光荣的历史,伟人1967年曾亲自批示: 同一潜艇120出海巡逻。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26(265)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26(265)潜艇是总理当年检阅过的潜艇,每个艇员都有一张总理检阅时的照片。这张照片非常珍贵。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26(265艇)、151(268)艇。

  113(261)、114(262)艇是苏联二战时期的潜艇。当时基地最缺的就是淡水和电,大清早,大家忙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水洗脸刷牙,往山上望去,可以看到很多水兵拿着黄色的脸盆,找山涧里的溪水洗脸刷牙,那也成了西沪港早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时候,一号码头还在建造,为此潜艇装卸鱼雷,换机油,加柴油,蓄电池放电加蒸馏水都要回大榭岛。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70(269)艇、171(270)艇。

  支队成立初期,基地设施还不完善,战友们形象的比喻:吃水基本靠沟(喝山上流下来的溪水),用电基本靠油(发电机发电),通讯基本靠吼(山上山下一呼一应),交通基本靠走(支队当时只有两辆旧北京吉普车)。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56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黑风口是劈山造路而形成的一个山口,以坡高路陡而闻名。因为风大,被住在附近的131(261)艇轮机班两位68 年的班长,开玩笑时叫出来的,沒想到居然叫出了名!

  据战友考证,黑风口从俗称到成为西沪港地标确实有一个过程。被大家称为黑风口有三大原因,首先是风大,其次是两边山石呈黑褐色,再有261、262艇宿舍紧邻山口,被战友们戏称为黑风口据点。到八十年代部队举办活动时,已经将营区驻地分为黑风口以南和黑风口以北。

  当时部队的淡水奇缺,是支队领导最头痛的事。艇员工作回来一身油污,却无法清洗,为此支队党委决定在黑风口山上自建水塔。各艇安排一部分干部战士,轮流到水塔工地施工。王支队长和其他支队领导、各科室机关领导也和大家一样,每天参加水塔建设,背起几十斤重的石头,一步一步运到山顶水塔工地。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水塔终于建成了,初步缓解了支队的水荒。真正解决营区用水的问题。还是莲花水站建成投入使用以后。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58、268艇。

  俱乐部主任韩乃华是上海人,待人和善,尽职尽责,经常组织支队搞文艺演出,宣传科或是俱乐部发个汇演通知,各艇就忙着排个小节目,在节假日进行文艺汇演,韩主任吹得一手好笛子,他自己也经常上台表演笛子独奏。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19(263)艇是1972年12月进驻西沪港的。那时候部队文化活动很少,战士们最大的奢望就是看电影了。到了海滩电影场,坐好后,各艇开始互相拉歌。每艇都由一名文体骨干起头。

标准的拉歌口令如下:领:“126 ”,众:“来一个”!“来一个”,“126 ”!“126呀”,“来一个呀”!“来一个呀”,“126呀”!“一二三”,“快快快”!“四五六”,“要迅速”!“七八九”,“要加油”!“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要听样板戏”!“七六五四三二一”,“我们等得很着急”。

126开始唱了。唱完后,126开始“反击”:“革命歌曲大家唱,我们唱了你们唱”!“119”,“来一个”!

整个电影场上,喊声、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电影开始了:《新闻简报》……

  支队经常组织各艇黑板报比赛,歌咏比赛,赛诗会,开运动会,拔河比赛,组织各艇炊事员才艺交流互相学习,这在当时的西沪港物质生活十分贫乏的时候,对丰富部队的文化生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物资也极度匮乏,什么都要票,香烟票、肥皂票、汗衫票、粮票、油票、鸡票、鸭票、白酒票,连2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后来成立了军人服务社,储蓄所等单位,情况才开始好转。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974年夏天,西沪港部队组织干部战士开展野营拉练。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60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刮不完的铁锈,学不完的潜构。”这句话反映了潜艇兵大多数时间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内容。干部拿它当口头禅,老兵常把它挂嘴头。要是新兵得抓紧,稍微松懈就要落后。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60、256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7、274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7、270、268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1、278、257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5、266、273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三角地是西沪港的一处洼地,因形似三角形而得名。从一号码头过来,前面的路分成两个方向,一条通往各个码头,是潜艇兵登艇出海的必经之路,也是当时战友们乘坐交通艇,进出西沪港的必经之路。另一条顺着山脚继续上行,就到了西沪港著名的“黑风口” 。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977年11月11日,271艇开始远航训练。这是我国海军潜艇首次挺进太平洋第二岛链,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远航侦察任务。参加这次远航的王继英支队长,支队副参谋长(远航艇艇长)刘际潘,艇长顾文根,265艇艇长徐洪猛。先后有3人成为海军中将,1人成为海军少将。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978年10月,269艇赴舟山参加东海舰队潜艇比武。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57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68艇远航誓师大会。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舰队王继英副司令员,支队长刘文焕为远航潜艇送行。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各就离码头位”。潜艇就要踏上征程。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历尽千辛万苦,远航凯旋归来!

舰队王继英副司令员率领舰队机关人员,刘文焕支队长率领支队机关人员和各潜艇艇长、政委隆重迎接远航归来的268潜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58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67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2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3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5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8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63艇武林海艇长正在操作对空潜望镜。传说武艇长曾是东海舰队足球队一员,支队篮球队成员。一次参加舰队运动会,凭借一支毛竹杆获得了撑杆跳冠军。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紧急下潜。

  在西沪港部队,曾经装备过的潜艇:

苏制潜艇,261,262;

03型潜艇,263,264,265,266;

33型潜艇,256,257,258,260,

267,268,269,270,271,272,273,

274,275,277,278。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70—80年代,西沪港每年八一前要组织一次全支队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分艇上、基地两大块,有时支队机关、基地机关也参加。黑板报评比经常获奖的单位有修理所、鱼雷所,268、269、271等单位。到时候,各单位把黑板报运到俱乐部大礼堂供战友们参观欣赏。参加评比活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综合仓库。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家属招待所。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卫生所。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鱼雷所厂房。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水雷所。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号码头,是为潜艇装卸鱼雷、水雷的专用码头。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军需科。

  为了保证和改善部队指战员的物质生活。基地成立了专门从事农副业生产的生产队和加工制作食品的加工厂,1976年入伍的北京新兵,有30多人分配到了生产队和加工厂,种菜、种粮、养猪。还有海带班,养殖海带。加工厂生产制作的豆腐、面包、饼干、香肠等食品。深受干部战士的欢迎。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海带班曾经住过的房子。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信号台。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修理所厂房。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工程办公室(工办)。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发信台(老司令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军人招待所。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老家属楼。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这排平房曾经是西沪港的储蓄所、邮政所、照相馆所在地。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T822拖船。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东修911船。

  西沪港初建的时候,只有两条交通艇,一条是登陆艇2220,另一条是海机49木质机动船。

每天运送战友进出西沪港和货物运输 大部分靠海机49,听说这条船是由于部队急需,从地方征用的民用木质船,船体很小,可也算是机动船,但航速很慢,从石沿到西沪港要用将近一个小时,而坐一次登陆艇2220才用半个小时。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7号码头(辅助船码头)。

到了80年代,辅助船中队曾经有5个分队(连级单位)。在西沪港服役过的辅助船有:东交37、38、50、72、80交通艇;T822、T848、T849拖船,后T848调往穿山海工大队;Y683登陆艇为35吨、Y684为50吨、Y685为75吨、682为木质船、Y663运输船,Y670捞雷船。N5572、N5573为75吨登陆艇、911修理舰3千多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980年8.1建军节,支队举办阅兵活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光荣的当兵历史。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军队干部结婚需要经过部队政治机关的审核批准。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西沪港的父母爱情故事。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1984年春节,军嫂们(山东日照籍),在司令部花坛前合影。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西沪港海边,风景如画。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通信班的集体合影。

开着长江750三轮摩托车,为战友们传递书信包裹的通信员们,曾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人。

70到80年代,西沪港部队是开放式营区,除了机关、码头、营房、厂房和围墙围起来的区域(战士站岗执勤的地方),不允许老百姓进入。其它的区域和道路,老百姓可以自由通行。而且部队的食堂、工地,也招了不少当地的民工。所以除了知道营区的纪律规定和营区环境特点外,还要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民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便于记忆,有人把它编成了顺口溜。里面的内容,有的可能只有西沪港的战友能看得明白。

营房建在五里外,潜艇没有渔船快,

三个蚊子一盘菜,小咬咬人更厉害。

厕所不分男和女,解决内急动作快。

小娘子是老太太,千万不要把她爱。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解放牌大卡车(汽车排)。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白象牌面包车(汽车排)。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北京牌吉普车(汽车排)。

  1976年的时候,西沪港汽车排共有解放牌大卡车3辆,北京牌吉普车两辆,上海生产的白象牌面包车1辆。

石沿那边还有个汽车班,有一台解放牌大卡车,一台送战士去412医院看病的闷罐子卡车。一台北京牌吉普车。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打篮球是大家最喜爱的体育活动。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篮球场。在篮球场上还可以踢足球。两个篮球架就是球门。

这个篮球场,是261艇的艇员们自己动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半山腰上开山放炮建起来的。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那时候的篮球场还都是土质的场地,南方雨多,每逢下雨,都要等上几天,不能打球。但总有几个性急、瘾大的球迷,不等场地干透了,也要投几个球过把瘾。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业余时间,打扑克是战友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那个时候,流行的的玩法叫“五十K”。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第三届西沪杯足球赛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视察西沪港部队。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刘华清与西沪港部队领导干部集体合影。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西沪港部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活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表演《我和我的祖国》。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展示当代军人的风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老战友重返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经过黑风口。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曾经住过的水兵宿舍楼。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水兵礼堂。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水兵大楼。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水兵宿舍。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现在的三角地。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汽车队。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279潜艇(属于大榭岛22支队)。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如今的279潜艇安静地停靠在山东威海刘公岛的海岸边上,揭开了中国33型潜艇的神秘面纱,成为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科普教育继续发挥着作用。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在国内还可以看到33型潜艇的地方有:

山东威海刘公岛的279 艇、上海东方绿洲的280艇、大连旅顺潜艇博物馆的"旅顺口"艇 、青岛海军博物馆的237艇、浙江台州的349艇、武汉港的303艇(海军工程大学教学训练基地)、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的353艇。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过去的下山村,现在的名字叫“西沪”。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云卷云舒,潮涨潮落,山水相连,海天一色。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广玉兰,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山下的稻田,山上的竹海。构成了西沪港四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她的名字叫做西沪港。

为什么战友们对她一往情深,

因为那里有我们的青春。

我们的青春在西沪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艇长   登陆艇   支队长   水塔   营区   鱼雷   水兵   风口   潜艇   舰队   支队   海军   码头   部队   机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