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辽宁省西部的朝阳、葫芦岛、阜新、锦州等地,都是传统的干旱少雨地区。同时,这里也是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山区,区域内山多地少,除了锦州的凌海有大片的平原分布外,基本上都是连绵不绝的丘陵低山,村庄多分布在山沟中,下雨少的同时,挖水井也是非常困难!早些年,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村民只能挖大口井,这种井深度有限,水量有限。而种在山上的庄稼,就只能靠天吃饭了,老百姓种地有多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大概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看到的输水渠,他们架在高山之间,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因地形地貌而略有差异,也称得上是一项壮观的工程。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在辽宁西部的缺水山区,建在山腰的排水渠很常见,据说它们都是建国初期的产物,大概是五几年左右建的,属于当时重要的水利工程。这些排水渠环山而建,一般建在半山腰以下,至今我们还能够看见弧形水槽,下雨时,水槽会汇集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在建造材料上,这些水渠都是就地取材,用附近山上的石块砌筑。而这些近似桥梁的部分,就是跨越山沟的部分,汇集的雨水会通过水渠,输送到指定地点,用于农田灌溉。在建国初期,对于一向缺水的辽西地区,雨水自然是决定农村生产的关键,这项水利工程也体现了老一辈们的智慧,以及他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抗争的精神。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辽西地区,建在山上的输水渠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而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瓦子峪镇小榆树堡村,就有一条颇为壮观的老排水渠,它由南向北,跨越325省道,再跨越中间的老河床和低洼地带,延伸至北部的耕地区,长达百米,仅是中间的拱形桥墩就有七个之多。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锦州市义县瓦子峪镇小榆树堡村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这座水渠是我们在辽西地区见到的排水渠中,较为精致的一座,所用的碎石块都经过了细心的挑选和修整,大小一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石块饰面也是非常工整。大拱形桥涵之间,还同样带有拱形的小窗口,整座水渠的建造非常精致,在当时那个主要依靠人力、机械设备不发达的年代,这绝对是一个大工程了。毕竟在今天,要修一座桥,也是造价不菲。而这些跨街、跨河的排水渠,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了。从现状看来,这座水渠几乎没有丝毫的损毁,依旧保持着原貌,牢固如初,不能不说,老一辈人不仅坚固耐劳,干工程也是非常实在,一点也不会偷工减料。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水渠保存完好,非常壮观!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如今这些水渠自然不再发挥过去的作用,而辽西地区依旧干旱,且比以往更甚,下雨的日子很少,想必已经收集不到太多的雨水了。而科技的进步,也让老百姓可以打更深的水井,低洼的地块还好,山上的田地,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而这些水渠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反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农民们着克服一切困难,如火如荼地进行农业生产。可以说,它们记录了辽西百姓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发挥自身智慧与苦干精神,在干旱的土地上种庄稼的感人故事。这座水渠背后的时代和历史意义还是很高的,不知道未来,这条既壮观,又具有时代意义的水渠会不会成为文物遗迹?而且,它要比只剩下石基的野长城和只有残砖碎瓦的古城墙好看的多,列为文物,加以宣传,与周边自然景色结合,或许可以对义县的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锦州这条排水渠太美了,建国初期的产物,你支持它成为文物遗迹吗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排水渠   锦州   义县   锦州市   榆树   水井   辽宁省   低洼   水渠   拱形   辽西   干旱   遗迹   产物   壮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