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配到应付,这代轩逸你也选?

作为近年来紧凑级车市场的一棵常青树,轩逸在7月份换代之后的单月预定量看上去依旧火爆,目前已经超过2万台。但从销量来看,全新轩逸的销量构成上只有三分之一来自全新版本,剩余三分之二数据依旧是基于老款的“经典”款撑起。还有一点有些反常,那就是不少用户在试驾之后果断选择了经典款,甚至转投其他品牌,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减配的方向盘说起

作为一款换代产品,让人耳目一新自然是必须做到的,可新轩逸却始终让人怀疑这一点,尤其是方向盘右侧光秃秃的一大片,让很多购车者十分不解。按照常理,这里本应该是ACC及其智能驾驶与速度调节功能的按键区,但新轩逸上却看不到这些配置,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结合经销商店员和消费者的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

从减配到应付,这代轩逸你也选?

l ACC的研发配套出现严重适配问题,导致相关的硬件与车机系统不能兼容。眼瞅着老对手比如雷凌、速腾什么的纷纷早于自己上市,换代较晚的轩逸为了抢回市

场份额,只好暂时抛弃这些配置匆匆上阵。至于补齐嘛,等到明年出小改款车型的时候,再打个补丁,还能冠以“配置升级进化”的美名,岂不美哉?不过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首批轩逸消费者哑巴吃黄连,只能拿阉割版车型凑合应付,哪怕以后到了二手车市场,也只有心头添堵的份儿。l 另一种分析是,出于成本考虑,东风日产只愿意在产能被拉动、利润率得到保证之后才生产完整版本的轩逸,在此之前只销售阉割版,利用价格差保持市场占有率。不过,一味地逐利只会让用户心寒,摸着光板开车的同时,还得用着上个世纪的、拌腿拌脚的脚刹,这与日产一贯的“智行科技、人车生活”的宗旨简直南辕北辙。

还有一种可能源自用户的调侃,这本该有按键的地方却光秃秃一片,有可能是担心车主驾驶时实在无聊,可以有地方把玩一下,盘一盘,万一盘出包浆,兴许能回店里免费做个保养之类。嗯,这种心态必须值得提倡,爱屋及乌嘛。

从减配到应付,这代轩逸你也选?

以上猜测如果不幸言中,还希望日产官方抓紧完善与改进,如果猜测有误,也请官方给个合理的解释,让购车者买的安心,用的舒心。

当后排不再轩逸

除了方向盘不齐全的功能区之外,用户吐槽最多的还有全新轩逸的舒适性,尤其是行驶中的乘坐舒适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在它的对比之下,本身还算过得去的后排座椅,都被压住了本应有的光辉。

从减配到应付,这代轩逸你也选?

首先是其起步加速时,稍微踏下加速踏板,整车就会窜出去,这样感觉真的不像一个1.6L自吸发动机与CVT变速器配合的效果,工程师如此调校是为了强化加速体验,但毫无疑问忽视了大部分用户的实际感受。作为一台家轿,曾经稳健的轩逸却在向鬼火少年看齐,一款国民家轿让后排的乘客前跌后拥,感受G值的变化以及脑垂体的刺激,遇到拥堵路段再反复启停几次,那估计就离晕车不远啦。

再有就是过沟坎时,由于底盘硬度大幅提升,原先版本根本没有的“咣咣”的感觉猝不及防地冒了出来。要知道上一代轩逸(也就是如今的轩逸经典),继承了天籁公爵的优良传统,移动沙发的感觉让不少滴滴司机与注重家庭的用户成为购车的首选,可换代之后的轩逸由于偏运动的调校,让舒适性大受影响。

从减配到应付,这代轩逸你也选?

让人费解的是,都说这代轩逸在突出运动属性,但显而易见,它比不过TNGA架构下的雷凌和Mazda昂克赛拉。与其和过去的自己形成差异化,倒不如延续一直以来积累的口碑,东风日产数典忘祖的蜜汁操作只能把买家推向老款的轩逸经典款。毕竟这才是轩逸该有的样子,价格还更加实惠,比华而不实的全新轩逸“务实”得多。最后吐槽一下,全新轩逸那属于上个世纪、一直保留至今的“脚刹”,如此反人类、低成本、无脑的设计,对于习惯电子手刹的年轻人真的不友好。

结语:

第14代轩逸不知曾让多少人翘首以盼,但如今的它却使人失望至极。去年年底,轩逸曾经拥有6万的月销量,一步一步沦落到依靠老款车型也只有2-3万辆这样的水平,实在让人唏嘘,而它的长兄天籁似乎也是如此——看似物美价廉的它们,其实安全性配置早已经过打折,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与此同时,现在的国内车市行情并不能算多好,简配和弱化使用体验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产品口碑越来越不如对手。对于东风日产来说,只有端正态度、正视这些问题,它才能没有争议地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上个世纪   舒心   数典忘祖   调校   销量   后排   方向盘   天籁   按键   车型   口碑   版本   感觉   经典   数码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