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自建OS成本高 合作共赢才是可取之道

一场疫情让很多地方按下了暂停键,也在一些方面按下了加速键。面对大涨的生鲜到家需求,商超、生鲜平台开始紧急扩充到家服务。

在疫情之前,生鲜是电商化程度最低的一个品类,线上销售占比只有3%。这个数字同时也意味着机会,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者纷纷进入这一赛道,然后十不存一,在2019年资本寒潮中下半年就有大量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倒掉。归根结底是成本高企下烧钱等不来投资,冷链物流、高损耗、获客成本、毛利低……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不得不宅家抗疫,不出门可以不买新衣服新手机,却不能不买菜吃饭,生鲜到家的需求量一下拉高了几倍。疫情很快会过去,低成本自来水的新用户不是常态,一直以来的高成本难题仍然横亘在前。而商超提供到家配送在这段时间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分布式电商或许是一种更优解决方案。

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认为,到家业务是商超的标配,其实已经是一个普遍共识,在疫情前就是如此。“其实要不要做数字化转型,要不要做线上业务,现在基本上大家都不觉得要思考了,无非是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拿多大的精力成本去做。我觉得疫情让一些从业者的转型决心和执行速度加强加快了。”

成立于2015年的多点Dmall,为传统商超提供数字零售操作系统,包括电商解决方案在内,目前已经合作100多家连锁商超,比如北京物美超市、武汉中百仓储、重庆重百&新世纪超市等等。商超通过多点Dmall的系统,就能将自己的会员、员工、商品等各环节数据、流程搬到线上,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几年前多点做过前置仓,也做过纯粹的生鲜电商,但探索下来发现店仓一体化的模式目前看来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每个门店同时作为电商的仓库,来服务周围3公里的消费者。”刘桂海认为全面数字化对商超发展至关重要,“人治可以管好1家店、10家店,但几百上千家店同时服务线上线下,必须有一个系统来支撑,用数据驱动整个链条。而且这个系统是需要不断迭代,但商超的毛利低,如果每个商超都自己开发系统肯定无法承担,所以多点来提供一个共享的系统。”

刘桂海认为:“零售行业的整合会进一步加速,优秀的企业会更优秀,然后有一些企业也会被淘汰,整个中国零售企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的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成本   多点   年资   生鲜   疫情   到家   程度   最低   解决方案   超市   优秀   业务   数字   数据   数码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