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丨对话万志强:魅族触底反弹 砍掉中低端机做回自己


一线丨对话万志强:魅族触底反弹 砍掉中低端机做回自己

近日,魅族发布了最新年度旗舰机魅族18系列,那个曾经企图对标小米、华为,企图占领从低端到中高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魅族再也不见踪影,转而重新回归到一家“做自己”的公司,从此只做高端手机,不再以魅蓝品牌参与千元机市场的竞争。

魅族曾是一家带有浓厚黄章色彩的公司,从来只追求产品的极致,而对产品之外的其他事,甚至包括销量,都毫不关心,原本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是滋润。直到2011年小米手机的出现,才在魅族平静的湖面上惊起一阵波澜。不过,极具个性的黄章任凭外界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而另一家国产手机厂商华为彻底觉醒,也是2013年底的事了。从那时起,华为开始将“荣耀”作为独立手机品牌运作,与小米一样采用电商模式,预约销售、定时抢购,高举“高性能”和“低价格”的旗号。

魅族有些后知后觉,如黄章所言“大彻大悟得有点迟了”,终于在2014年发布全新低端机子品牌“魅蓝”,搅局千元智能机市场。

由此开始,魅族就放弃了只做高端的思路,开始学小米走高性价比模式,搅局千元机市场,引入阿里战略投资,再紧随华为小米之后进军高端手机市场。当时,魅族手机的子品牌定位也很明朗,魅蓝是定价千元机市场的青年良品,MX是超高性价比的中端,而PRO则是其定义的高端品牌。

那家追求完美、特立独行的公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要走全产品线、冲销量、看业绩、追求利润、回归商业世界的魅族。

然而在接下来几年,魅族很快就尝到了战略调整之后的苦头。尽管自2015年魅族手机的整体销量大幅上升,但是这些销量主要都是依靠低价机魅蓝的机海战术堆出来的,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没有随着销量上升而上升,反而是因为魅族发布的机型太多,导致产品问题频出,最后逐渐淡出了主流品牌阵营。

魅族科技营销负责人万志强在与腾讯新闻《一线》等对话时说:“2014、2015年之后,魅族开始和整个手机行业一起向前冲,当时推了魅蓝系列,把量推到一年2000多万台。这个阶段其实也是魅族在跟市场变化做融合和碰撞的阶段,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个道路并不适合魅族,魅族应该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个只把自己最想做的事做好的一个存在,所以可能不能效仿别人的模式。”

到2019年,魅族大幅削减低端产品线,全年只推出三款手机,市场声量骤降。实际上,这一年魅族内部管理层花了大量时间讨论公司的战略,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走,直到确定了如今的路线。

“这两年我们又回归到基本路线,只做旗舰,只做最好的手机,这其实和我们最初几年的努力是一样的。在2003年到2007年,中国最贵的MP3就是魅族,在2008年到2015年中国最贵的智能手机也是魅族,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有个样子,我们应该拿最多的精力做最好的东西给大家。从2020年5G元年开始,魅族推出17到今年的18系列,开始找到了自己一开始的样子。”万志强说。

在魅族内部,将2020年定义为触底反弹的一年。很多人好奇,这一年魅族到底怎么样,据腾讯新闻《一线》了解,魅族在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之后,其实是可以活得很健康的,整个2020年魅族扭亏为盈,实现了几千万元的盈利。

万志强说,2020年魅族完成了很多深层次的改革,向着更大的目标去迈进,而且只靠两款产品就实现了盈利。“高端机和魅族本身的基因是非常匹配的,我们做大量中低端产品的时候反而不盈利,但是我们做高端机的时候反而是盈利的,我觉得这是中国差异化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

2021年前两个月,魅族继续实现了盈利,最新旗舰机魅族18系列也比上一款备了多出几倍的货,但是最后还是很快就售罄,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在一些二手电商平台甚至还出现了加价转卖的情况。万志强说,魅族以后将不会再提“小而美”这个词,而是希望魅族未来是一个美而强的品牌,如今正朝这个方向前进。

万志强认为,在过去的许多年中,随着智能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后向收入模式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主流趋势,这种约定俗成的商业方式获利巨大,却以伤害消费者使用体验为代价,逐渐成为了手机行业的 A 面。

2021 年是魅族成立 18 周年,是魅族重拾初心的重要时刻。魅族决定走出行业 A 面,创造行业 B 面,彻底颠覆行业互联网手机的商业化模式,放弃互联网广告收入,为消费者提供纯粹、私密、不被打扰的个人设备。从魅族 18 系列开始,后续发布的全部魅族手机将实现 0 广告 0 推送 0 预装,即系统自带应用均无任何形式的广告及干扰式运营推送内容,所有应用通知需手动授权开启推送,不预装任何第三方应用。

以下是腾讯新闻《一线》等对话万志强的部分内容:

提问:魅族新任CEO黄质潘是黄章的弟弟,那么魅族是一家家族企业吗?

万志强:很多人都想问,到底黄总和新的CEO是什么情况。其实魅族大部分人都很低调,你发现我们四个O(CEO、COO、CFO和CTO),都没有看到过他们接受采访,魅族出来往前站台的就是我,包括以前的一些营销负责人,可能我们就抛头露面多一些。实际上魅族公司内部更看重低调做事的作风,很少人出来讲话,并不意味着他本身能力不够强。

黄质潘是创始团队成员,他是一个80后,很年轻,应该是手机行业最年轻的CEO了。他也是魅族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他是学工科的,有MBA的学历,以前还在一些大的制造厂商做工程师。他曾经做过魅族很多重要项目的负责人,负责过财务体系、中台体系,还负责过海外业务体系、供应链体系。所以纵观他之前的整个路径,确实是目前内部最可能胜任CEO的人选,因为其他人可能都是某一模块的专家,但是他在很多模块都做过负责人,包括在公司内部整个的人际交往,股东关系的处理,企业文化的塑造,都有他先天的优势。所以说他担任CEO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能够把很多更有冲劲、更快速、更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带给公司,这个是很好的改变。

至于是不是家族企业,你看核心团队就知道了,就他一个人,别人全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据我了解,就这一个和黄总有血缘关系的人在公司重要岗位上。所以所谓家不家族这件事,我认为还是看你企业的决策机制。现在魅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公开型公司的架构,未来我们也会朝更公开的方向发展。

其实这里面也包括了魅族在今年做的很多管理改革。我们目前是一个矩阵型的管理模式,大的职能部门,比如我负责的营销,还有负责供应链的研发的,同时每条产品线还有很多横向的负责人——所有大的职能部门、大的业务板块,全部打通。今年我们18系列为什么这么早推出来,你们应该想不到,比很多厂商都早,一定是效率提高了,所以这也是新CEO带来的变化,新的管理变化。

提问:您如何看待现在手机市场小而美的产品在变少的这样一个情况?

万志强:首先我觉得我和你的看法不太一样,我觉得手机市场小品牌变少是真的,但是小而美的品牌没有变少,你发现了吗?其实小的手机有可能会变小,但是如果你是美的话,其实不容易死的,你发现了吗?真正意义上经得住考验的服务和产品规划,真正意义上成熟的操盘,一个美的企业,一种好的产品是不容易死的。所以老是讲死,我觉得大家好像比我们还操这个心,我们没有这个问题。首先魅族资金很充裕,我们不是一个创业品牌,我们有18年的积累和人才储备,资金储备充裕,我们不会出现一个什么事故就会导致经营困难了,不会的。

第二是用户沉淀非常重要,当你的产品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实现非常迅速的响应,就好像18这代产品一样,我们已经觉得它不错,我们想多备点货,但是仍然是全网售謦。市场能够提供给你的机会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认为美的品牌不会有问题,小的品牌可能会有问题。所以小而美的品牌,它也应该不会有问题,只要你美就好了。所以以后我们不想讲小而美,小不小这是相对的,其实优于过去的自己才是真正的高贵。我觉得魅族要优于自己的过去,第二个18年要优于第一个18年,我们要成为真正灵魂高贵的品牌。魅族是老品牌,所以说大小那是别人的品牌,无所谓的,如果可以变强的话,希望未来是一个美而强的品牌,再大的品牌都会有比别人小的时候,这个其实并不重要。

提问:您认为魅族目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万志强:我觉得困难主要是最近的产销、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虽然备了不少货,但是还有很多用户买不着,这个让我们感觉很痛苦,就是你看到很多用户特别热爱你,他又不能第一时间买到。比如昨天我回微博私信回到4点多,把所有的找到我的说他的货没有发的人,我把订单发给同事说你帮忙查一查。

还有一点是让我觉得稍微有点困扰的,就是想起来心里觉得比较不舒服的是,我们的线下渠道确实在前两年萎缩比较厉害,现在没有做到每个城市都有网点,但是很快就会有了,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体验到魅族手机。我们先在每一个地方站稳脚跟,让我们的经销商能赚到钱,让我们每一个用户享受到服务,然后再一步一步来。

转自腾讯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华为   腾讯   销量   小米   低端   手机市场   负责人   触底   模式   品牌   系列   用户   行业   手机   市场   产品   科技   公司   万志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