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讯飞、搜狗、滴滴后,谁将成为被踢出信息圈之人

在7月4号晚上的时候,舍友突然来了句:”唉?滴滴要被下架了!到底咋回事啊,明天还要打车回去呢。”听到这消息后我赶忙问道:怎么回事?这么大一平台怎么会说没就没,没点风声。”“好像是因为它涉及信息泄露,具体的我也不是太清楚。”

继讯飞、搜狗、滴滴后,谁将成为被踢出信息圈之人

听完关键词“信息泄露”后,我脑子里马上闪现的便是上次讯飞,搜狗两大输入法的始末。难道这次的事情和上次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揣着怀疑的态度马上搜索起来。其实面对这种事情难免会有阴谋论、资本争夺的想法。信息,互相交换的资源嘛。但是经过一番查询后。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里面竟然涉及到了国家安全。

继讯飞、搜狗、滴滴后,谁将成为被踢出信息圈之人

据中国网信网7月2日消息,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中国网信网再次发布消息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综上可知,滴滴犯的可不是小错误,竟然引来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有私下传言称:极有可能是“加贾队长”行为。“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一句话颇有深意。

第一大股东日本软银,持股 21.5%,投票权21.5%;

第二大股东美国Uber,持股 12.8%,投票权 12.8%;

创始人程维,持股 7%,投票权 15.4%;总裁柳青,持股 1.7%,投票权 6.7%。

虽然滴滴官方在第一时间就发声力挺有关主管部门的排查,但是人民群众可不吃那套。不管滴滴是否在迈向“国际化科技公司”的道路上做出出格的事,但滴滴翻车,确实把老生常谈的话题,又一次摆在了大众视野里。

这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隐私安全吗?

从最早的“朋友圈照片绘暴露位置”,引发的防拐防盗。

到后来的五哦为“身份证四件套”泄密,导致的黑网贷金融诈骗。

再到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大数据杀熟”和“信息茧房”。

简单来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铺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数据化”。

比如很多APP都存在“强制请求权限”的问题。什么定位、内存、摄像头、乃至通讯录和支付。它也只是询问,一旦你勾选不同意,软件就直接退出了。

继讯飞、搜狗、滴滴后,谁将成为被踢出信息圈之人

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和朋友在讨论想吃什么时,打开,某宝,某团,上面全是吃的地方,吃得商品推荐。简直是细思极恐的问题。

有人或者说“我身正不怕影斜,监听什么的我不怕!”但隐私权一直是我们个人的权利,借一句知乎上的评论:古往今来,所有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人都会用这么一个借口——中国人不需要。而中国人需要什么,人民自己反而是无权定义的。

当然,不论互联网科技行业,单就房屋中介、辅导教育等等众多行业,套取、倒卖个人隐私的事件也层出不穷。也因此每年电信诈骗频发。

小编在这里也希望众多大能企业收敛一点,国家放任你们太久了,下一个就不知道拿谁开刀了。

最后我也不由想到一个问题,信息问题会是哪些人泄露出去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投票权   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   网络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安全   安全法   事情   中国人   风险   办公室   消息   简单   国家   数据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