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不是耕地流失,更不是把良田变贫地


土地流转不是耕地流失,更不是把良田变贫地


曾经,这里一亩地平均能产1200斤左右的优质小麦。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107国道东南方向皇帝庙乡一带,一大片园林非常醒目。

土地流转不是耕地流失,更不是把良田变贫地

据附近村民介绍,这片园林占地上千亩,种的都是一些黄枫、红枫等经济林植物,园林所占地为临颍县皇帝庙乡共约四、五个村的耕地,其中包括一些基本农田。当地农民哭求:“别把土带走”。

土地流转就是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化,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土地流转力度,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

但是,又要看到,农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破坏耕地质量、影响粮食生产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强迫农民接受土地转让和种植非粮食作物的行为,已经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必须予以规范和加强。

事实也是,土地流转不是耕地流失。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升土地的投入产出水平、尤其是粮食产量和质量。如果土地流转以后,大量耕地被经济作物占用,就会造成粮食生产规模变小,导致耕地流失,影响粮食安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耕地被经济作物大量占用的现象呢?很显然,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有着密切关系。对一些地方来说,只要把土地流转出去了,就算任务完成了,就能够对上交代了。甚至一些官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个人搞名堂,贪污受贿,对土地流转方种植什么、如何种植、会不会导致耕地性质变化,等等,一概不管,甚至还帮着出主意、欺骗上级、坑害农民至于。如此,耕地还怎么能够得到保护。耕地保护不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显然这是土地流转不应出现的问题,也是不能出现的问题,更是不该出现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绝对不能因为土地流转而出现任何闪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土地流转不是耕地流失,更不是把良田变贫地

不仅如此,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不重视耕地保护,还因为耕地上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导致土质出现了很大变化,相当一部分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土质下降,由肥变瘦,从良田变成贫地,一旦流转到期,农民要想再种植粮食,就需要费很多年时间才有可能把土质变回来。有的土地,甚至永远也变不回来。如种植草皮的耕地,由于大量的熟土被带走,耕地基本都变成了贫瘠的土地。如果不能把新土改造成熟土,粮食产量就会大大降低。

也正因为如此,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必须全面调查和评估,凡是没有对耕地实施保护、随意转种经济作物的耕地,都要立即取消流转协议,停止种植经济作物,退种还田,保护耕地,保护耕地质量,切实维护粮食安全。

“卖树,卖草,但不卖土,别把土带走!”农民的这种呼唤,这种诉求,这种哭诉,可都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撕心裂肺的,他们是真心的心疼土地,真心的热爱耕地,真心不想耕地出现任何问题。对农民的这种心声,理应给予最有力的回应,给予最有力的保护,而不能再让农民的心更疼下去,让农民为了耕地心力交瘁。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他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土地。”

土地流转不是耕地流失,更不是把良田变贫地

所以,必须认真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违规占用耕地、破坏土地质量、损害农民利益行为,予以纠正,决不能让这样的现象再发展下去。否则,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良田   临颍县   耕地   漯河市   熟土   土地   土质   经济作物   总书记   园林   粮食安全   真心   农民   质量   地方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