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一、一女两夫

清朝道光年间流传着一个奇案:民间一女子米氏,年轻貌美,她居然有两个丈夫,而且两个都是合法的,两个都是活蹦乱跳的,都是鲜活的,都没有毛病。这就发生了一件奇事,一个男人向另外一个男人索要自己的妻子,本乃是合情合理的事,他有这个权去这么做,但是另外一个男人认为米氏也是自己的合法妻子,光明正大的结合,拒不归还。

两个男人为了女人的归属,争得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大喊大叫,喘着粗气,米氏本性善良、温和,虽然她并不觉得有愧于前夫,并无失德之处,但毕竟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爱情毕竟有先后顺序。

前夫守卫边疆,军中文书告知他已经不幸英勇牺牲了,想不到两年多后居然活着回来了。不管是情感上还是道义上,米氏夹在中间,深受灵魂的折磨,已经六神无主,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面谈无果的两个男人,前夫觉得是别人抢了自己的妻子,提出了挑战,必须决斗,分出个胜负,决出个生死。后夫当着米氏的面,也不甘示弱,他也年轻气盛,觉得如果没有勇气接受决斗的挑战,米氏肯定会轻视自己,会觉得自己窝囊,她的爱情也会产生动摇,这不等于拱手相让吗!两个男人拦都拦不住,打得不可开交,只能报官处理。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二、呈报官府

两个男人都这么理直气壮,两个丈夫争夺一个妻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快,这案子送到河南罗山县县衙,知县看了案卷后,感到万分棘手,经查证,双方都是明媒正娶,合理合情,依照律法,都受保护。知县头痛了,世上还没有两夫一妻的怪事呢,不知该如何判理。知县搔头挠耳,苦思无策,经人提醒,想起了本省信阳州府通判大人张云,此公素来以善断奇案、怪案闻名,屡有神通。知县遂令人将案宗整理上报,呈送给张云公断。

张云接到案卷后,也感头痛,灯下细看,双方都有理,也是难办。他想,天下事,难也不难,断案只要合乎法理,顺乎民情,再难断的案件,也就不难断了。于是,他的办法就是理论结合实际,他亲自带了随从微服出访,到民间去摸清底细,搞个水落石出,再下定论。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三、神判实地调查

赶了二日路程,傍晚时分,张云来到罗山县的李家村,说巧也巧,他刚想寻找一户农家落脚,忽然听得不远处有人激烈争吵。村前的树下,围观者甚多。张云赶到人群外围,站在高处,但见人们围着的两个汉子正在武斗,一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子劝阻于其中。

张通判轻声问身边的一位老汉,这个老汉叹了一口气说:“真是冤孽呀,这两个男人都有理,一个女子又不能分身,没有办法嫁给两家当媳妇,看来是老天爷在开玩笑,造化弄人啊!”

一场纷争没有结果,晚饭时间也到了,看的人也看累了,打斗的两个也汗如雨下,饥肠咕咕,围观的群众把两人劝开了,停战,各回各家。今日胜负未分,整顿收兵,双方的气势都很足,都扬言,改日再战,非决一生死不可,胜者成婚,死者长眠,决不放过。

张云庆幸来得及时,还好没出什么人命,还在掌控之中,他决定暂不表露身份,暗中监督。人群散后,天色已晚,他请求到身边长者家投宿一晚。长者见张云虽觉面生,但见他生得文质彬彬、眉清目秀,又器宇不凡,觉得他是个好人。

张云到长者家住下了,山区百姓好客,连忙煮了腊肉,炒了花生,热酒款待。酒过三巡,张云便问及刚才那场纠纷,长者还是那句话:“这事难说清楚得很,天意弄人呀!”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四、前因后果

事情的来龙去脉总算搞清楚了,那两个男人是为了争夺一个妻子。女的叫米氏,前夫姓蓝,名叫蓝大顺。两年前蓝家接到官府征调令,远戍边疆。蓝大顺只得告别新婚的妻子米氏,应征入伍。不料一年后,传来噩耗,蓝大顺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亡。米氏得悉,手捧文书只觉天旋地转,哭得死去活来。

消息很快传开去了,不久米氏的母亲病重,蓝大顺的母亲心地善良,二话没说,急忙让媳妇返回娘家照顾。由于米氏之母患病瘫卧在床,短期内难以治愈,米氏除了偶尔回家看望公婆外,便长期留在了娘家。

为米氏之母治病的大夫,姓邱名晴轩,祖代行医,医德高尚,念及米氏之母家境贫寒,又遭丧婿之痛,几乎没有收什么医药费,这使米氏母女感激涕零。邱大夫空下闲谈家事,膝下生有二子,长子已娶,次子邱斌已经26岁,生得相貌堂堂,还未曾婚配,每次媒婆前来作媒,他都要求相面。一相不中,再相不中,这婚事就一直拖了下来,这让邱大夫很是忧心。

一日邱大夫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不能成行,便嘱次子邱斌前来米氏家代劳,为米氏之母针灸换药。真是天意,这邱斌一见米氏,就怦然心动,一见钟情。邱斌和米氏也就一面之缘,相处也很短暂,也没多少认识,情之一物,也许就是这么奇妙,爱与不爱超乎理性,姻缘也许是注定的,以前怎么想也想不来,苦苦寻找的意中人在命运的安排下突然找到了。

邱斌炽热的目光,眼中的情意,熊熊的情火,让一向深居简出的米氏芳心也大感温暖。虽然她低着头,逃避他的目光,不敢对瞧,但女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很多男人看不到的东西,她很感谢邱家的恩德。新婚不久,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她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或许她心里也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开始有了情愫,才能接受到对方发送过来的信号。

邱斌见了米氏后魂不守舍,回家后苦苦纠缠父亲,非米氏不娶。邱大夫无奈,只得托媒奔走于米氏之母与蓝家之间。几经协商、撮合,蓝家念及媳妇还年轻,儿子已亡故,也不忍心媳妇守寡,就同意米氏改嫁。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五、情爱纠葛

邱家赠送蓝家纹银百两,并为米氏前夫做了一场超度法事,以明媒正娶的方式,将米氏接回完婚。米氏与邱斌婚后,出双入对,夫唱妇随,恩爱异常。邱晴轩夫妇也老怀快慰,很是高兴,庆幸好事天成,小儿子的终身大事总算有了结果。村里的乡亲们都夸他们是般配的一对,是份好姻缘。虽说如此,但可惜好景不常在,好梦由来最易醒。

谁知米氏婚后不足三个月,蓝大顺突然活着退役归家了。蓝家父母惊喜交加,感激上苍垂怜,表情又带着尴尬,儿子平安归来却不见了媳妇。原来,蓝大顺战死之事,个中另有曲折。在那场战事中,他被敌兵围困,进退无路,情急之下,决心以死殉国,于是退立悬崖,舍身一跳......以致军中都认定蓝大顺牺牲了。

蓝大顺对父母说,当时他跳落到半崖时,被崖畔一棵老树托住了身躯。当地采药人后来发现了他,将他救起,放置在山洞中,将养外伤。他的伤势不是很严重,折断一根肋骨,划破了一点额头,碰伤了大腿,伤愈之后,腿有点微跛,总算大难不死,天不灭忠义之人。后来几经辗转,他返回到军营,领取抚恤金后,光荣返乡。

米氏知道蓝大顺平安归来后陷入了一种惆怅的困境:首先她是蓝大顺的原配妻子,跟他的关系并没有终结,曾经的誓言也没有忘记;其次她并没有守节太久,不久后就改嫁了,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再次性命攸关的大事怎能不惊叹,她也为蓝大顺的“起死回生”由衷地感到高兴;最后最要命的是他现在的婚姻该怎么办,她该何去何从,她跟两个男人都是合法的夫妻关系,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纠葛。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六、神判断案

张通判听完故事的前因后果后,知道自己要断的这个案子,真是无先例可依,只得眉头紧锁,暗中叫难。常言说得好啊,清官难断家务事。张通判想,这件事得听听当地的老百姓怎么说了,得听听民心民意,舆论走向。于是,他就虚心地请教了一位长者。长者说:“如若我是县官,我就将米氏断给其前夫。”

张通判问:“为什么?”长者的儿子抢先答道:“若不如此,日后谁还愿意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呢?”张通判闻言,觉得甚是有理‍‌‍​‍‌‍‌‍​‍​‍‌‍​‍‌‍​‍​‍‌‍​‍‌​‍​‍​‍‌‍​‍​‍​‍‌‍‌‍‌‍‌‍​‍‌‍​‍​​‍​‍​‍​‍​‍​‍​‍‌‍​‍‌‍​‍‌‍‌‍‌‍​。长者又补上了一句:“那邱大夫之子,年轻英俊,家产也丰,舍了米氏,再娶一房不费吹灰之力,又有何难呢?”张通判想,对呀!便问:“此地百姓都是这么想吗?”长者说:“也不都是,不过同情蓝家者多,成全邱家的少。”

当地百姓的看法对他有所启发,此事应该尽快拿出方案,宜早不宜迟,再拖延下去,恐真会闹出人命来,那事就大了,到那时破坏的可是两个家庭。张通判思来想去,整夜辗转难眠,待到天明时,一个绝妙的断案方法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出场顺序已经敲定。

次日早饭后,他取出了五分碎银,谢过长者,随即赶往罗山县衙,取出案卷,与知县商讨一番,知县完全同意张通判的高见,决定明日升堂问案。

那天午后,原告、被告、米氏三人均已带到。大堂之下,布置三个蒲团,分前中后三个位置竖线摆放。先带邱斌,令其跪在最前面的蒲团;再带米氏,令其居中;最后带蓝大顺,令其有跪在米氏之后。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张通判依次审问三人。邱斌说:“请求大老爷明察,小民是明媒正娶,合理合法,有理可走遍天下。”米氏说:“小女子并无过错,哎,这实在是天意弄人。”蓝大顺也说:“由于军中文书有误,与小人无关,我与米氏为结发夫妻,婚后恩爱,岂能因报效国家,伤了身体,还要赔上老婆?”

张通判听后发话:“你们三人各自有理,实在叫本官难断。依我看,你二人为了妻室拼死决斗,倒不如尊重女方意愿,她愿跟谁,就跟谁为好。”

他们都认为米氏是自己的,却从未问过她的意愿,通判大人都这么说了,也觉有理,因而未加反驳。此刻,蓝大顺心中打鼓,邱斌暗喜于色,唯有米氏感到恍惚迷茫。一愣神,只听得大堂上 “啪”地一拍,张通判威严地问道:“米氏听着,你是愿跟前面的,还是愿跟后面的,速速道来。”

米氏心想,前后跪着的都是丈夫,我究竟跟谁呢?犹豫片刻,她把心一横,嫁给两个丈夫是不可能的事,我与蓝大顺新婚不久,他便离家而去了;邱斌父子,待我不薄。既然通判大人说决定在我,那就选择英俊年轻的邱斌吧。于是,她就鼓足勇气,放大嗓音,说:“回禀大老爷,小女子愿跟前面的。”

张通判听了,再问:“你可要想好啊,决定跟前面的,是吗?”米氏再次应诺。

张通判于是宣判道:“本官尊重米氏意愿,将其判归于其前面的丈夫蓝大顺。愿你们夫妻合好,白头偕老。”

米氏闻言,暗暗叫苦,可又仔细一想,张通判也不曾说错,前面的丈夫不正是蓝大顺吗?心中不觉一愣,想反悔已迟。但又一想,如果说愿意跟后面的。那跪在自己后面的,不又是蓝大顺吗,看来不论自己如何回答,那通判官是执意要将我判给蓝大顺的。看来这也是天意,只得顺从。

一场公案,就此了结。当时的满城百姓,听了判决,无不叫好。按当时的社会伦理、舆情,这案子判得不仅公道,判得合理合情,而且判得巧妙。天意弄人,左右为难,前因后果两家怨,浮生若梦一杯茶。兰因絮果,皆有定数,若有麻烦,只因缘分未尽,方可破镜重圆。

两夫一妻历史奇案,皆属合法,要决斗,女子:左右为难,顺从天意

本文由情人看刀Wait原创,严禁转载,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大顺   天意   明媒正娶   案卷   知县   前因后果   前夫   左右为难   长者   决斗   顺从   有理   大夫   媳妇   丈夫   妻子   女子   两个   男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