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s Like?声音像是?

前言:时常会有人问“那帮‘金耳朵’是怎么听出设备间的区别,我怎么就听不出来”,其实这是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事情。首先听多了,自然会知道去听什么才能听出区别;而心理上则要认同,不同系统间差异确实存在,就算“曲线”一致,声音也会不同。

但更多人问到另一个问题却更无法回答,声音该怎样描述?你们所说的“音场”、“平衡”、“箱声”到底什么意思?确实,很多HiFi“术语”多数是发烧友通过经验积累出的,更多“只可意会”。那有没有一份解释来说明这些“术语”的涵义呢?确实有的,而且诞生于30多年前,现在我们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Sounds Like?声音像是?

《发烧天书》


这份内容转写自《Stereophile中文版》VOL.16 No.7~No.9,共计三期。以英文字母顺序将HiFi“术语”罗列讲解,因篇幅较长建议各位收藏后再慢慢阅读。另特别感谢原作者与翻译者,是他们将如此干货呈现给我们,这里向作者J.Gordon Holt及翻译者莫与争,表示感谢!

注:因本次是将繁体中文转写为简体中文,我们已尽最大努力保持与原始内容一致,未做任何删减与修改。

Sounds Like?声音像是?

J.Gordon Holt / 莫与争 译 / 音乐精灵MusicWizard 转写

J.Gordon Holt为音响器材与软件的「主观性评论」提出了他的一个看法,并以「主观性」用语的三大部分词汇作为开始

主观音响是以人耳来评判再生音响的质量,其基础在于下面这个新鲜的观念:由于音响器材是为聆听而造,声音效果也因此比测量规格重要。

这是由1950年代HiFi「革命」自然衍生出来的。当时的主张是机件及音响系统应当忠实再生输入的讯息,既不添加也不削减。

对于泛音失真、频率响应、及功率输出等等所作的传统式测量,能够显示出一部机件的许多缺陷。但在测量数字及其如何影响再生音响的关系上,却一直没有公认的标准可言。而更有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吾人所听的音响之中,许多成分根本未曾受到测量。

主观评鉴尝试描绘再生系统的音响面貌

主观评鉴则根本对客观测试结果与吾人所听音响的关系如何避而不谈,而尝试描绘,再生系统的「音响面貌」。

不放录音,便无法去评判其传眞程度如何?不用再生系统播放录音,亦无法评判其传眞程度如何?

然则其音响到底「应当」如何?最为常见的答案,自不免是音响应当逼似「真物」,实际上却不那么简单。因为系统本身若是正确?便能再生录音之所含。但若录音本身不能忠实呈现原始音响,则此正确的音响听来便不会「逼真」。但是录音的音响如何?这就难说了。因为不放录音,便无法评判其传真程度如何?而不作聆听(通常是播放录音),亦无法评判再生系统的传真程度如何。由于我们必须使用其中之一来评判另一者,因此对于二者均难作出评断,除非是其组合之音响「逼真」。但我们仍有办法作出评断。

虽然我们已历经116年的技术革新(爱迪生留声机的专利发于1877年),今日最佳的音响再生系统仍无法复制「真物」的音响,而唬得过能作分析性聆听的经过训练的听者。但是完全的逼真性或「正确性」,仍是主观评鉴人士用以评论音响产品设计的标准。

较不认真的发烧友与将再生音响当作整体来听,并以其音响「好坏」来评判其质量。许多评鉴人士却从未达到这种认知阶段,因为他们相信测量所得显示不同产品的音响「大致相同」,也就从来不曾试图对再生音响作严肃的聆听。主观评鉴人士之所以能比「客观」评鉴人士听觉敏锐,并非由于其听觉器官特别优越,原因在于他能接受相同测量数字并不一定保证音响相同的前提,并且「训练」自己听出其间之区别。

有经验的听者不只是聆听再生音响的整体,而是听「进去」,以观察机件或系统如何处理构成整体音响的各类音响属性。在简单的「所有高音与所有低音」之外,他可能听出某种音染,而根据经验显示出某个高频尖峰。他也可能听出应属短暂的低频音符受到延长,据他所知与某种低频谐振或低音单体削振不足有关。当然,这些问题会显示在测量数字中,但判认其测量的大小与其对音响的不良效果之间关系如何,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欲能作出这种判断,我们需要形容这些效果的词汇。这些词汇亦即我们所谓的主观术语。

主观的语言早在爱迪生之前便已存在

主观的语言早在爱迪生之前便已存在。音乐家早已习于「柔美」、「尖锐」、「丰腴」、「悦耳」之类的词语,但是再生音响问世以来,却又引出一些需要新的形容词来描绘音响特质。1953年出版的《无线电子设计手册》(Radiotron Designer`s Handbook)——当时电子设计的「圣经」——列出七十多个术语,多数迄今仍为人沿用。

1962年问世的Stereophile杂志,最先以音响而非测量数字为基础来评鉴音响产品。Stereophile与其它立场相同的刊物,年来已将主观派为数七十的词汇,拓展到超过三百个术语,将在此一系列专文中逐一列出定义。

非属日常用语的主观音响术语(譬如「尖锐」一词)大多属于下列三个范畴:(1)拟声类——发音如其描述现象的词语;(2)图像类——在脑中制造出某种图像的词语;以及(3)感官类——使人将所听声响联想到所见所触事物的词语。举例而言,「带砰砰」(boomy)一词属于拟声类,因为一个低频尖峰听来有如「砰」(boom)。「空旷」(airy)一词引发空旷无际的图像,例如环有大窗的高天花板大房间,用以形容似乎没有极限的高频延展。而感官类术语「砂质」(gritty)一词,只要是嚼过带砂的菜叶,必然能立即引发共鸣。

有些术语并非形容词,而是指某些只对细心聆听的发烧友有所意义的事物。「解像」(resolution)与「音场」(soundstaging)这两个例子,便是用以判断系统表现的两个音响特征。其他尚有一些术语(不论是否属形容词),专指LP的再生,这在许多音响完美主义者的心目中,仍比CD优越。

主观术语永远无法与物理学的语言一般精确

不同的主观术语往往带有相同之涵义,有些甚至且有多重涵义。诸君切毋望之却步。主观术语永远无法与物理学的语言一般精确。但不论精确与否,却仍较「这很好听」之类的话更能对再生音响作一较有意义的描述。

这部词汇今天既已问世,今后任何音响评鉴人士便不再有借口说「我听得出差别,但是没有办法描述它」。现在可有办法了。

我要向New Hampshire州Peterborough市的Old Colony Books公司致谢,让我大量引用我的《音响辞典》(The Audio Glossary)一书。

词汇

A

Absolute phase,absolute polarity绝对相位,绝对极性——意指在录音与再生系统中,始终保存原始音响的波形,因而原始麦克风收得的音响若有压缩,便会在听者系统中再生成为送达耳朶的压缩。有些听者对此正确与否较为敏感,往往将逆转的状况形容为「掩塞不清」(muffled)。

Accuracy正确性——是指组件或系统的输出讯号,在认知上复制输入讯号音质的程度。正确的机件能够再生录音中对原始音响正确或不正确的呈现。

Acoustical space音响空间——(1)大型演奏厅或录音厅。(2)录音地点演奏厅中所有空间与回响的特质。

Acuity敏锐性——(1)耳朵及对极微声响的敏感程度。(2)发烧友培养所得,对再生音响微妙特性聆听判断的能力。

Aggressive咄咄逼人——过于前置明亮的再生音响。

ah”「啊;啦」——由于1000Hz左右频率响应尖峰所致的母音音染。

Airy空旷——听来轻巧细致开敞,而似乎能不断往上延展的高频。高频反应极为平顺且延展极佳的再生系统方有此种特性。

Aliveness鲜活性——能产生演奏者活生生现身于聆听室中的印象的音响再生特性。

Ambiance(发音如ambee-onts)气氛——环境所触发的感觉情绪。

Ambience(发音如ambee ints)氛围——对于制作录音的演奏厅等音响空间在听觉上所认知的印象。

Analytical分析性——细节充足到过分的地步。

Articulation发音清晰性——(1)特别是在人声再生中清晰可判的程度。(2)复杂声响中内部细节之再生,使吾人能轻易在许多音乐声响当中,追随某一个别音乐声响。

Attack起音——(1)乐器在施弓、吹奏、击打、或拨弹时产生之强化声响。(2)系统再生音乐音响中起音骤音的能力,起音不良会使系统显得缓慢。

Attack transient起音骤音——打击乐器声响(诸如钢琴、琴弦、三角铁、鼓皮)最初之能量脉动。

Audibility可听度——音响缺陷严重程度之度量。可听度之尺度由小到大可分为:听不见、微妙、轻细、少量、明显、突兀、与「唉哟!!」

Auronihilist(发音如auro-nigh-illist)听觉虚无主义者——相信测量数字相同的机件必有相同音响的人,亦即读表人。

Autohype自欺——暗示性的自我迷惑;由于心中期望而听见并不存在的声响。音响神话的一大祸源。

aw”「噢;泡」——由于450Hz左右频率响应尖峰所致的母音音染,「噢」式的音染会对大型铜管乐器的音响(伸缩喇叭、土巴号)予以强调或为之增色。

B

Balance平衡——(1)音响光谱上半部与下半部相对强度在主观上的关系;「音色平衡」。(2)演奏团体不同乐器之相对强度。(3)左右立体声道讯号水平的均衡,使得音场居于正中,亦使单声道讯号材料音像居中。也称为声道平衡。

Ballsy雄伟——用以形容声音宏亮、劲道十足、而筋肉结实的系统。

Banger鞭炮——极为大声的LP表面噪音爆发。

Bass低频——频率低于160Hz之音域,音调降低。

Beyond-the-speakers imaging扬声器外之音像——在扬声器位置界线之外配置的幽灵音像或空间(舞台边界)讯号。

Billowing,billowy波荡——回响过度。

Binaural双耳立体声——原意以「双耳」聆听,意指为听者双耳提供可在演奏现场收得的音响波形的录音与播放系统。目前必须以「假人头式」麦克风与耳机播放方能达成。

Bloated浮肿——(1)在形容幽灵音像时:过分宽广。(2)在形容整体音响时:过分丰腴、温暖、以及回响过度。

Bloom开绽——具有扩张性的丰腴温暖性质,例如大提琴真实的胴体声响。

Body躯体——再生音响圆浑强健的性质。「有血有肉」。

Body sound胴声——就乐器而言,因材料谐振产生乐器制造材料之特殊声响。中提琴的木质感,铜质长笛与木质或金质长笛不同之「特征」。

Boomy带砰砰声——特指中低频之显著夸张,往往是有一极窄的低频段鹤立鸡群。(单一音符低频)

Boxy带有箱声——(1)声同「欧」的母音音染,有如将箱子套在头上说话。(2)用以形容扬声器因箱壁谐振过度而产生的低频上段与中频下段声响。

Breakup断散——类比碟片严重出轨的声响。

Breathing呼吸——出自动态式噪音消除系统:背景嘶声大小随讯号音量改变而作可以听见的改变。参见「pumping」。

Bright,brilliant明亮——音响界最受误用的术语,意指再生音响坚硬锐利的程度。明亮度与4KHz至8KHz间所含之能量有关。而与极高频段的输出没有关联。一切现场音响均带明亮度,唯有在过度时方成为问题。

Bunching集中——(1)在双重单声道再生时,所有声响音像出自扬声器中间的狭窄地带。在A+B式时集中之紧密狭窄对于立体声音像之优良极为重要。(2)在立体声再生时,中央填占过分密集而分布不足。参照立体声分布(stereo spread)。

Buzz蜂声——带尖锐性或绒毛感的一种低频声响。

Bypass test旁路测试——将机件的输出讯号与其输入讯号作直接比较,方法是将此机件置入讯号通路之中再予移出,然后比较其区别。

C

Center fill中央填占——将原先位在或近于音场中央的声响来源之音像正确配置在扬声器之间。参见“localization”与“stereo spread”。

Center stage音场中央——在扬声器间位居正中的音场部位。

Chalky粉质感——用以形容较颗粒感为细,而较干燥感为粗的声响质地。参见“texture”。

Characteristic特征——再生音响基本成分之一,为其认知质量的因素。频率响应、音量、延展、音场、以及解像均属音响特征。

Chesty胸声厚重——再生男声中显著的厚重感,原因在于低频上段与中频下段之能量过多。

Chocolatey巧克力感——类似“syrupy”(糖浆感),但较为深暗而厚实。

Circularity循环性——主观主义的矛盾:「不再生录音便无法施予评判,不聆听录音亦无法评判再生系统。」

Clean干净——不带可以听见的失真。

Click卡搭声——声如「卡搭」的轻微尖锐的脉动。

Clinical诊所式——纤尘不染却毫不引人的声响。

Closed-in封闭——欠缺开敞性、细致性、空旷感、与微妙细节。封闭的声响往往肇因于10kHz左右开始之高频削弱。参照“open”,“airy”。

Coarse粗糙——再生音响质地之颗粒粗大,「砂质」(gritty)极重。再生音响的时空连续似乎是由大的粒子组成。参见”texture”。

Cocktail-party effect酒会效果——听觉系统一种可以控制的能力,能仅靠方向而将单一音源从来自各方的多重音源中分离出来。能使我们在嘈杂的鸡尾酒会中,在许多声音之中追随某一个特定的声音。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不谐——不同观察之间的矛盾,譬如一个声响具有近处听得的音色,而其透视感却属于远处所得。

Coherent连贯一致——(1)形容多音路扬声器之声响:由上至下略无缝隙,听不出分音痕迹或不同单体在不同频段之音乐。(2)形容音场:幽灵音像在立体音场中再生原始演奏者的横向配置。参见“bunching”,“hole-in-the-middle”。

Cold冷——与「凉」(cool)相同,但程度较大,高频输出稍嫌过度,而低频输出较弱。

Coloration音染——再生系统为所有通过讯号所添加而可以听见的「记号」(signature)。

Comb filtering梳滤——一旦认识之后便永远不会误失的一种空洞的音染。肇因在于一系列均匀分布的频响尖峰与低谷,通常是由两个相同而在时间中分隔的讯号互相干扰所致。如果其间之时差不断改变,梳滤之尖峰与低谷亦随之改变,而产生现代摇滚乐中所常见的“phasing”,“flanging”,或“jet plane”等种种效果。

Congested壅塞——模糊、混乱、泥泞、暗哑、完全缺乏透明性。

Consonant谐和——悦耳动听。参对“dissonant”。

Conspicuous突兀——可听度极为显著。参见“audibility”。

Continuity连续性——(1)就音场而言:再生立体音像原始的横向配置。参见“bunching”,“hole-in-the-middle”,“stereo spread”(2)就多音路扬声器而言:从一个单体的音域到另一单体的音域,其间音染的一致性。

Control控制——扬声器似能完全掌握输入讯号的地步。音响紧密、细致、而清晰。参见“damping”。

Cool凉——稍微欠缺躯体与温暖,肇因在于150Hz左右以下之频率开始逐渐衰减。

Crackle噼啪声——间断的中型卡搭声。是旧LP上常见的背景噪音。

Crisp清脆——就再生音响而言:极为清晰细致,有时因为高频中段某一尖峰而显得过度。

Cupped-hands圈手成筒——类似将手圈为筒形,或更为极端用扩音器来说话的音染。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发烧友   机件   尖峰   低频   讯号   扬声器   术语   主观   声响   测量   音响   音像   形容   程度   声音   数码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