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你还记得2008年背着疯母千里求学的网红刘秀祥吗?如今的他可以站在钓鱼台国宾馆的领奖台上自信的讲述着自己的事迹,13年过去了,寒门学子刘秀祥已然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并且只用一句话就揭开网红的遮羞布。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故事呢?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大家对刘秀祥的认识应该还停留在2008年,刘秀祥背着自己患病的母亲从贵州山村来到山东临沂上大学的报道,那时候的网络不发达,我们只知道刘秀祥贫困,但他的家庭情况岂是贫穷两个字能概括的。

四岁的时候,刘秀祥的父亲意外去世,祸不单行,他的母亲因为丈夫意外去世,导致精神错乱,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会吃饭穿衣。等到刘秀祥十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姐姐因为承受不住家庭的压力,纷纷逃离了家庭。10岁的刘秀祥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自己要上学,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每天一大早他要在上学前帮母亲做好饭,业余时间要跟大人们上山挖草药过着艰辛的生活。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小伙伴们看到刘秀祥没有爸爸还有一个疯娘,总会嘲笑孤立他,但是他的母亲每次看到欺负他的小孩子都会大喊大叫,母子两个就这样相依为命。但刘秀祥始终没有放弃上学,也庆幸学校不收他的学杂费,给了刘秀祥人生中第一份的温暖。

嘲笑、饥饿、疲惫这些词都是刘秀祥的童年,但最终他以全县第三的好成绩结束了小学生涯。这时他又犯难了,因为上中学需要去县城,刘秀祥没有钱,而且母亲不会穿衣经常忘记吃饭,他根本不放心把她丢在山里。

于是刘秀祥带着母亲跪在父亲的坟前,讲了三句话,他要带着妈妈去上学,一定会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混不出样,他绝不回来。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就这样母子俩来到县城,刘秀祥在学校附近搭了一个窝棚,这就是两人之后三年的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放学后他就去翻垃圾桶捡废品卖钱,每周末去打零工,能有20元的生活费,有一次刘秀祥生病了,但是没钱看,他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妈妈起床后一直喊饿,刘秀祥只能爬起来找食物,好不容易找到一碗前天晚上的白菜,结果因为生病他脚下一滑,白菜泼到了地上,没办法他只能把白菜用水洗几遍都给了妈妈吃。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上了当地的高中,为了攒学费,暑假他就去工地打工,黑夜白天连轴转,就像不停歇的陀螺,好几次他都从高空中摔倒安全网上,但他不敢停,眯一会就爬起来干。就这样两个月他攒够一千块钱,拿着交完学费后的两百块,刘秀祥和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废弃的“猪窝”,这一住就又是三年。

刘秀祥深知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课余时间他依旧是打零工赚生活费和母亲的医药费,刘秀祥做过的脏活累活估计超过我们的想象,但他都无怨无悔,只是感觉愧对母亲,尤其是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筹备年货,自己却不能让母亲吃一顿饱饭,穿一件新衣。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但是命运有时间就是不公,高考前夕,由于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刘秀祥只有80斤,抵抗能力太大病倒了。最终高考差了6分落榜,那一刻他的天塌了,一度想过自杀。只是想到妈妈他又放弃了。

原本刘秀祥想早早的进入社会打工,但是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就这样,于是他想到了复读,对于他来说复读难上加难,刘秀祥一连找了四家中学都不愿意资助他,到最后他直接给校长跪了下来。

这一次他终于成功考上了临沂大学,同年九月,千里带疯母求学的刘秀祥就火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不少慈善机构纷纷向刘秀祥伸出援手,都希望帮助他完成学业,治好母亲的病。但是刘秀祥的自尊心非常强,他不希望外界出于同情他而帮助他。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这一番话不知道打了多少网红的脸,靠着卖惨赚取外界同情,不管是真惨还是假惨都是不好的。

接着又是四年紧张又忙碌的生活,毕业后多家企业向他递来橄榄枝,有一家北京公司开出55万的年薪,刘秀祥都拒绝了,他觉得这些企业并不是看中自己的能力,而是同情自己的经历。最后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保险工作,和母亲过上了能吃上肉吃一段热饭的生活。至此就是我们了解到的刘秀祥,但没几年,他就变成了“乞丐”,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早在他上初中捡废品时,遇到了三个弟弟妹妹和他一起捡废品,也是和他一样贫穷的孩子。从这之后他经常会资助这三个孩子,想让他们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但最后小妹妹还是放弃了学业。

刘秀祥这时意识到自己一直不愿意提起的经历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他们不相信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于是刘秀祥带着母亲又回到了大山,做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一遍又一遍的跟大山的孩子讲着自己的故事,同时还接受各大邀约,之前那个不愿意自揭伤疤博同情的人变了。刘秀祥接受邀约演讲,他不要钱,他只想让对方资助自己的学生上学。

带疯娘上学的刘秀祥,13年后再被人民日报点名,撕下网红遮羞布

渐渐地刘秀祥像一个“乞丐”,到处乞讨商家支持贫困孩子上学。那个曾经自尊心在天上的刘秀祥为了孩子把自尊心放在脚下践踏。几年内他间接帮助了2000名学生。

有句话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摆脱贫困”,刘秀祥无疑是最好的榜样。他从黑暗中走过,给无数孩子带去光,让人们始终相信奋斗的力量,吾辈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钓鱼台   零工   遮羞布   自尊心   废品   生活费   白菜   县城   贫穷   学业   贫困   年后   母亲   能力   妈妈   孩子   家庭   日报   数码   刘秀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