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婚姻:再美的相遇,婚姻终究是一地鸡毛

文:情感高八度

“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这句情话,哪怕今天听起来仍然让人感觉怦然心动。这只是沈从文写给他的“三三”其中的一句而已。

然而再美的相遇,婚姻也始终是一地鸡毛。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了沈从文的婚姻故事是怎样的。

沈从文是民国时期一位极为传奇的人物,他不似良师胡适那般高学历,也没有好友徐志摩那般显赫的家世,他只是湘西出来的农村孩子,小学未毕业。这样的人生底色却让他曾两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学界的泰斗。

沈从文最广为人知的是他与妻子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张兆和出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苏州女子中学校长,她本人也继承了父亲的才华,是位才色双全的女子。

沈从文由徐志摩推荐到胡适出任校长的中国公学教书,在这个寻常的冬天里,28岁的沈从文,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张兆和。

沈从文的婚姻:再美的相遇,婚姻终究是一地鸡毛

01 后人都说有一种情人最美的相遇,就是沈从文遇到张兆和

他们的相遇是沈从文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毫无经验的沈从文竟然怯场,情况十分尴尬。

下课后,沈从文在操场上遇到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她正在吹口琴,或许是那天的风温柔,张兆和甩了甩头发,彻底地拨动了沈从文的心弦。

自此,沈从文便展开了疯狂的追求,那年张兆和18岁。

沈从文给张兆和写的情诗,每一个女人看了都想流泪,该是怎样的深情厚谊,才能写的出这样美的情诗。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的婚姻:再美的相遇,婚姻终究是一地鸡毛

02 锲而不舍,沈从文终于抱得美人归

但张兆和毕竟不是普通女子,对于老师的情诗不屑一顾,再美的诗句也难打动她的内心。而她也不给沈从文面子,直接去找校长胡适,希望他能制止这种无聊的行为。

胡适和沈从文是好友,便想帮他,于是劝张兆和说:“他顽固的爱你。”而张兆和却很坚决地说“我顽固的不爱他”。

虽然张兆和的态度很坚决,但沈从文仍然不想放弃,还是每天写情书,日复一日,就这样坚持了四年多。

张兆和最后接受沈从文,还有巴金的功劳。沈从文前往苏州张家拜访,巴金建议他买些书籍名著,因为张家是书香门第。

那天,二姐张允和第一次见到沈从文,她明白了沈从文对三妹张兆和的良苦用心,二姐也开始撮合两人,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张兆和接受了沈从文,两人于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

梦里都想见到的那个人,终于成为了自己的妻子,新婚的沈从文当时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吧。

妻子在家排行老三,沈从文便唤她,"三三"。

沈从文的婚姻:再美的相遇,婚姻终究是一地鸡毛

03 当真正面临婚姻生活的琐碎之后,他们俩人的矛盾层出不穷

沈从文当时家境贫寒,而且自己也没什么钱。张兆和则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娘家也会经常补贴。而沈从文也是文人傲骨,不肯要丈母娘老丈人的一分钱。

而现实是很骨感的,文笔风流的情诗终不能当饭吃的。沈从文实在太穷了,无法给张兆和体面的生活,而张兆和从小出身名门望族,对于婚后这种拮据生活,是很难适应,所以,她对沈从文抱怨颇多。

张兆和耻笑沈从文“打肿脸充胖子,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

因为沈从文很穷,但特别喜欢玩古玩,这张兆和眼中就是不务正业浪费钱,她曾说,“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沈从文却不明白,那个高高在上的娇美可人儿,为何结婚后会变得唠叨,啰嗦,成为了一个毫无生活情趣的女人。

其实,哪个女孩在婚前不是悠然自在的女娇娃?张兆和与沈从文婚后育有两子,在经济的窘迫婚后生活面临着,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张兆和那曾经高傲心性都被打磨得消失殆尽。张兆和婚后,她在沈从文眼里,从白玫瑰变成了一粒饭粘子。

其实张兆和根本没有爱上沈从文,她爱上的是那一封封情意浓浓的情诗,她也不了解沈从文,甚至不喜欢沈从文那些外人看来美到极致的文章。张兆和是个需要有人放下身段去关心她,了解她的人,而沈从文亦是如此。

生活中的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不如意,并没有影响“三三”在他心中的地位。

沈从文的婚姻:再美的相遇,婚姻终究是一地鸡毛

03 出轨,在婚姻里迷失自我

真正的裂痕是在北京沦陷后,沈从文准备带着家人一路难逃,而张兆和以”孩子年幼,沈从文文章太多”为理由拒绝一同南下。

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又有什么比家人团聚更重要,沈从文不理解为何张兆和不愿跟自己走?他开始迷茫,抱怨,迷失自我。

后来沈从文更是不敢看妻子的眼神,长期的压抑,与妻子张兆和门第悬殊的自卑,婚姻内的卑躬屈膝,沈从文彻底的迷失了自己。

沈从文出轨了,林徽因劝他向妻子坦白,张兆和听闻后震惊恼怒,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为了孩子和家庭,张兆和选择了隐忍和原谅。可是她至死都没有再给过沈从文好脸色。

有次,沈从文拿出一封信,一边哭一边说:“这是三三给我的第一封回信。”那时的他流泪满面。

直到沈从文带着“三三,对不起”这句话与世长辞,张兆和才感觉心痛。后来整理他的文稿时,或许有些理解沈从文了,但此时已是,为时晚矣。

沈从文的婚姻:再美的相遇,婚姻终究是一地鸡毛

04 陪伴和懂得比爱情更重要

其实,沈从文一生最爱的人是张兆和,出轨的对象只是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那个在操场上青丝飞舞的少女,早已在他心里深种,可为何两人结局如此凄凉?

沈从文要的只不过是想要自己的妻子理解自己,与自己风花雪月,缱绻一生。就如同著名作家廖一梅说:“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张兆和要的是与丈夫一日三餐,真实地过活。其实,再多的山盟海誓最后都会沦落到柴米油盐,再美的情诗也敌不过现实的侵袭。

感情的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陪伴与懂得,要远比爱情本身更重要。我爱你,说出口是承诺,我懂你,却无人敢说。

沈从文与张兆和那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何尝不是现实中你我的真实写照,因为真实,所以感动。因为真实,所以铭记。

【联嘉图书】 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 沈从文小说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鸡毛   胡适   婚姻   书香门第   情诗   柴米油盐   苏州   受得了   青丝   婚后   妻子   现实   女子   真实   孩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