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家后常回家看望,旁人羡慕,阿婆:别来啃老了

每当看到“天伦之乐”这个词时,就会想到这样一个画面: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欢声笑语,不远处儿孙们在一旁嬉戏,这多么的温馨幸福。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最近同一个小区的阿婆却抱怨着:“以前希望儿子成亲后能常回家看看。现在,我都害怕他天天来。”

有些孤寡老人一个人在家那么可怜,为什么阿婆的儿子天天来看望她,她却感到烦恼和担心呢?听完她的故事,我沉默了很久。

儿子成家后常回家看望,旁人羡慕,阿婆:别来啃老了

阿婆家有一个儿子,儿子结婚前,儿媳明确表示要自己单独住,不愿意和双方老人住一起,阿婆也很支持小夫妻的建议。

不过儿子结婚时,阿婆还是有些舍不得地对儿子说:“结了婚,就有了自己的家庭,爸妈这边你不用操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不过你还是多回来看看。”

毕竟这些年,这个家里一下没了儿子的气息,阿婆还是感觉特别不习惯。但也没办法,毕竟儿子总会要成家立业,总要飞出去的。

就这样,阿婆每周最盼望的事,就是周末儿子儿媳过来吃饭,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聊会儿天。阿婆最满足的事就是辛辛苦苦地烧一桌子菜被大家吃光光。

尤其是儿媳生孩子后,阿婆本来想去儿子家照顾,可被儿子儿媳委婉拒绝了,阿婆虽然有些失落,但也能理解小两口的想法,毕竟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崇尚自由和个性。

儿子成家后常回家看望,旁人羡慕,阿婆:别来啃老了

然而一成不变的日子,却被儿子打破了。原来,自从有了孩子,小两口的生活压力突然增大了不少,不仅仅带孩子累,而且特别能烧钱。

于是,儿子和儿媳就商量着“啃老”的事,毕竟有个老人帮衬总归是好的。但他们又不想和老人住一起,家里有个“外人”总感觉有些不方便。

所以小两口就开始每天来阿婆家蹭吃蹭喝,刚开始阿婆感觉很开心,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儿子和孙子,家里都是热热闹闹的。

不过日子久了,阿婆和儿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摩擦。比如儿子儿媳每次过来什么事都不做,自己又要烧饭又要带孩子。

最关键的是,儿子一分钱都没主动给过,给阿婆的感觉就是,我们来这吃饭是理所应当的,你照顾孙子也是应该的。

儿子成家后常回家看望,旁人羡慕,阿婆:别来啃老了

出了钱,出了力,自己家还被当成宾馆,阿婆别提有多难受了。有一次我们和阿婆在小区一起散步时,阿婆还抱怨道:“我现在老了,还要养小的,哎……”

我们很诧异:“你儿子一家每天都来看你,这还不幸福啊?总比一些一年到头见不到人的家庭好太多了。”

阿婆摇了摇头:“他们哪儿是看望,是专门来啃老的。我一分钱都没看到,每个月贴生活费不说,连孙子的奶粉钱都要我出。”

我们不敢相信地睁大了眼睛,看着阿婆那疲倦的脸,感受了她说不来的心酸和疲倦。突然很能理解她此时的心情。

她计较的应该不是钱的事,而是子女们对她的态度。她感受不到儿子儿媳对她的尊重,反而更多地是吃力不讨好,甚至有时候还被嫌弃。

难受归难受,生活还是要继续,阿婆又回家烧饭了,临走时留了句话:“我现在真怕他们天天来,我干不动了怎么办?”

儿子成家后常回家看望,旁人羡慕,阿婆:别来啃老了

其实像阿婆这样的老人,现实生活里太普遍了,很多年轻人都离不开老人的扶持,就像网上的一句玩笑话:“啃老一时爽,一直啃一直爽。

老人们不仅仅要出钱,比如给孩子买房、给孙子教育费用;还要出力,比如帮儿子女儿带孩子。本以为人老了,退休了,可以休息一下了,没想到比工作还累。

作为子女的我们,其实也应该主动去体谅和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

父母愿意帮我们那是父母深厚的爱,是一种恩情,而不是理所应当。作为子女,我们要学会感恩。比如多主动分担老人的压力,平时多哄哄,少计较。让老人帮我们的同时,也能开开心心的。

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尽量避免让父母继续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做的反而是为老人们顶起一片天,让他们能感受到“老有所依”的安全感。

儿子成家后常回家看望,旁人羡慕,阿婆:别来啃老了

父母已经老了,为我们辛劳了大半辈子的他们,理应享受轻松美好的晚年生活。他们就像一颗风烛残年的老树,再被虫子啃食,就真的会凋零。

作为子女,我们不应该成为“吸血的虫子”,而更应变成“营养液”,源源不断为他们输入生命的养分。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觉到真正的“天伦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阿婆   顶起   儿子   孙子   天伦之乐   理所应当   小两口   儿媳   子女   羡慕   家里   主动   老人   父母   感觉   家庭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