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皇帝”:这些称呼,有何不同

但凡略懂点中国历史,或者爱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古时候对一国之君的称呼,并不只一种,至少,这三种我们就非常熟悉,那就是——“王”、“公”和“皇帝”;那么,这三种称呼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王”、“公”、“皇帝”之间,有何不同吧。

“王”、“公”、“皇帝”:这些称呼,有何不同


首先,我们先来说“王”。

“王”这个称呼,在这三者之间,出现的最早,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甲骨文当中,就有“王”这个字。王,是商周时期对天子的称呼,比如,我们熟知的有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等等。

“王”、“公”、“皇帝”:这些称呼,有何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到了东周时期,也就是著名的“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周天子“天下之主”的地位开始变得越来越弱,而各个诸侯国的“诸侯王”的势力却变得越来越强,大有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趋势。事实上,“诸侯王”之“王”,并不是“天子”之“王”,“诸侯王”的“王”,是带有浓厚的地方局限性的;比如,比较著名的有楚庄王、秦庄襄王等。

其次,我们再说“公”。

“王”、“公”、“皇帝”:这些称呼,有何不同

正如我们在上面所说,“诸侯王”之“王”具有浓厚的地方局限性,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之“王”,准确来说,“诸侯王”只能被称作“公”。

“公”这个字出现的也很早,甲骨文中也有它的影子,不过,在一开始,“公”只是对祖先的尊称,后来,也就是到了春秋战国,“公”,也成为了天下诸侯的通称了。显然,“公”这个称呼,指的是诸侯,而不是天子,不是“王”;比如,我们熟知的有齐桓公、宋囊公、秦孝公等等,他们都是只是本诸侯国的头儿,而不是天下的头儿。

“王”、“公”、“皇帝”:这些称呼,有何不同


最后,我们来看“皇帝”。

说到“皇帝”这个称呼,就更有得说了。我们知道,中华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也就是“三皇”和“五帝”,换句话说,“皇”是“皇”,“帝”是“帝”;那么,“皇”与“帝”又是怎么连到一起了呢?

话说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一统了天下,很快,他就开始飘飘然起来,嬴政认为,他自己功盖三皇,德比五帝,曾经的“王”啊、“公”啊的,这样的称呼根本就显示不了自己的威仪与功德,于是,嬴政就干脆把“皇”与“帝”合二为一,自称“皇帝”,以向天下表明自己的功劳足以是“三皇五帝”的总和。就这样,“皇帝”一词也就诞生了,所谓“始皇”,也就是“起始的皇帝”,或者说,古往今来称“皇帝”者,从嬴政开始。

“王”、“公”、“皇帝”:这些称呼,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王”、“公”、“皇帝”,这些称呼的不同之处,亲爱的小伙伴们,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呢,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一起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历史浮云榜,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东周   皇帝   甲骨   平起平坐   春秋战国   头儿   局限性   诸侯   天子   浓厚   也就是   时期   著名   地方   天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