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谶语历来都是一个十分神秘的东西,它天生就自带“魔力”,让世人对它既好奇,又恐惧。一般来说,谶语往往只会在“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流行,所谓“国将亡,听于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的“五大谶语”,在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隐藏着的都是“改朝换代”。

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1、弧箕服,实亡周

话说西周周宣王时期,在都城镐京的大街上,经常会有一些小孩子传唱这么一句歌谣:“弧箕服,实亡周”。宣王听到之后,大吃一惊,认为那些售卖“弧箕服”的人会起来反抗他,于是,他就下令,将所有售卖“弧箕服”的商贩抓起来,统统处死。

在售卖弧箕服的商贩中,有一对老年夫妇,那对老年夫妇面对追杀而拼命地逃亡,在他们逃出城外的时候,在路边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老年夫妇不禁动了善心,就将女婴收养下来。后来,那对老年夫妇逃到了一个名叫“褒”的部落,而他们收养的那个被遗弃的女婴也长大成人,取名“褒姒”;对,就是那位“烽火戏诸侯”,从而葬送了周朝天下的褒姒。

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2、亡秦者,胡也

话说秦始皇为了寻找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先后派了许多的人,或上山,或下海,然而,“仙药”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一本书,那本书不但不能让秦始皇延年益寿,反而还出现了足以要了他半条命的五个字——“亡秦者,胡也!”

在当时,匈奴被称为“胡”,所以,秦始皇一面修长城作为防御,一面又大举攻打匈奴,希望把“亡秦之胡”扼杀在摇篮之中;然而,让秦始皇死也想不到的是,这里的“胡”,指的并不是匈奴,而是他的小儿子胡亥,胡亥即位后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3、代汉者,当涂高

“代汉者,当涂高”,在这句谶语之中,“代汉者”三个字自不必解释,而且,“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整体的意思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说“代替(灭掉)汉朝的人,是‘当涂高’”,然而,“当涂高”这三个字,却是重点、难点。

“当涂高”会是谁呢?如果我们不去参考朝代更迭的历史,那么我们根本就看不出来它究竟是在说谁;只有我们以后人的视角,在明白朝代更迭之后,才能猜得出,“当涂高”指的应该是建立“魏”政权的曹氏父子。

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4、桃李子,得天下

“桃李子,得天下”,是隋朝末年流传的一句民谣,这一提到隋朝,我想我们马上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了。隋朝之后,是唐朝,唐朝的建立者,姓李,所以,这句谶语中的“李”字,指的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当然,“桃”字也是有深意的,“桃”,谐音“逃”,“逃跑”之“逃”,“逃亡”之“逃”,事实上,李渊父子正是在“逃亡”之中建立起政权的。

据说当年隋炀帝杨广听到这句谶语之后,曾下令诛杀了许多李姓的臣子,然而却偏偏漏掉了一个李渊,于是,“桃李子,得天下”还是一语成谶了。

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5、唐中弱,有女武代王

在这“五大谶语”之中,这个谶语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单从字面上,我们就完全能够看出它的含义,即,唐朝中道衰弱,一个武姓女子(即武则天)代替了唐朝。

关于这个谶语的记载,《新唐书》中大体是这么说的,唐太宗李世民偶得一秘本,秘本上写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的字样。于是,李世民马上召来李淳风问是怎么回事,李淳风回答说,那个武姓女子已经进宫,四十年后就会称帝。李世民又问:“如果我现在就把她杀掉,会怎么样呢?”李淳风回答:“先兆已成,天命难违,如果陛下现在就杀了她,那么等她转世之后,其杀气就会更加旺盛,到那时,她不但会称帝,而且还会把李姓宗嗣杀得干干净净,大唐再想翻身,就不可能了。”李世民听完,也只好顺其自然了。

历史上的“五大谶语”,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五大谶语”,在每一个谶语的背后,都是改朝换代;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这些谶语,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起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历史浮云榜,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谶语   改朝换代   当涂   秘本   隋朝   女婴   匈奴   商贩   桃李   朝代   唐朝   政权   夫妇   老年   天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