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纵观整部中国历史,女人真正当皇帝的,不是不多,而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则天。一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不但脱颖而出,而且竟然还做了皇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不过,武则天虽然执掌天下大权多年,但她也同时面对着多次的“反武”斗争。从武则天的一生来看,她一共经历了三次规模比较大的“反武”,而就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反武”斗争中,她终于被赶下了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三次“反武”斗争吧。

第一次“反武”:徐敬业叛乱

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徐敬业,大唐初年一代名将徐世勣(字懋功)的孙子,因徐世勣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颇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所以李世民便赐他改姓“李”了,于是,徐世勣就改叫做了李勣,并被封为“英国公”。既然爷爷姓李,那么孙子自然也就姓李,所以,作为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又叫李敬业。

李勣死后,徐敬业的父亲承袭了“英国公”的爵位,而徐敬业的父亲承袭爵位没多久,也去世了,于是,“英国公”的爵位,就又到了徐敬业的手中。徐敬业曾任眉州刺史,后来却被贬为了柳州司马。

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正当徐敬业感到“怀才不遇”的时候,武则天废皇帝李显(唐中宗,武则天第三子)为庐陵王,而立相王李旦(唐睿宗,武则天第四子)为帝,从此武则天就开始了垂帘听政。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徐敬业以匡复李唐为己任,自封为“匡复府大将军”,以“勤王救国”为口号,集结了徐敬猷(徐敬业之弟)、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人,在扬州起兵反武了。

第二次“反武”:越王李贞起兵

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记得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蓝衫记”一回,介绍了这么一个“背景”,那就是“越王谋反”,事实上,“越王谋反”并非编剧胡诌,而是确有此事。“越王”,即李贞,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子。我们知道,武则天时期的皇帝李旦,其实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傀儡,真正的大权,自然牢牢地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作为李氏子孙,越王李贞对武则天的“垂帘听政”十分不满,于是就联络一些李姓王公准备“反武”,不过,到最后真正起兵的,却也只有越王李贞。

如同徐敬业“反武”一样,李贞的势力很快也被镇压下去了。越王李贞失败了,但死的却远远不止他李贞一个,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对李氏子孙展开了清洗,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显和李旦之外,其余的李显王公,几乎被被武则天除掉了。

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第三次“反武”:神龙政变

公元705年,也就是武则天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82岁高龄的女皇武则天退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李显。由于发动这次政变的,主要有五位大臣,即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所以也叫“五王政变”。

“神龙政变”把武则天赶下了台,复辟了大唐王朝,从而避免了大规模的杀戮和动荡,具有进步意义,所以,这次“神龙政变”,也被人们称为“神龙革命”。

武则天经历了三次“反武”,在第三次,她终于被赶下了台

武则天最终,还是在活着的时候,被赶下了台,不过,她的一生,却充满了争议,就像她临终遗言要立一块“无字碑”一样,千秋功过,还是留给后人评说了。

欢迎关注历史浮云榜,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神龙   司马   垂帘听政   大唐   孙子   爵位   王公   英国   大权   大臣   子孙   太子   敬业   正当   皇帝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