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它的意思是说,陪伴君主就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都会有杀身之祸,因为君主的一喜一怒,不同于常人,闹不好,不经意之间,就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为人臣者,在君主的面前,自然是要小心谨慎的,不过,有时候也难免马失前蹄,惹得龙颜大怒,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如果再有谁能够说出哪怕是一两句十分巧妙的话,或许就能救人一命,这是完全可能的。像这样的例子,别的地方暂且不说,我们就拿最经典的历史剧《雍正王朝》来看,其中就不乏这样的桥段。

首先,我们挑选出来的第一个桥段,是太子胤礽的老师王掞,在康熙皇帝面前力保胤礽太子名位的故事。王掞在骂尽诸皇子、百官之后,为了保住胤礽,情愿以死谢罪,而当康熙说他一死也不能谢罪的时候,王掞接着又说,如果自己一死还不行,那么他甘愿让全家人一同赴死。

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显然,这个时候的王掞,已经把康熙皇帝搞得下不来台,而更要命的是,他也同时把全家人都送上了断头台之下,看起来,王掞一家是性命不保了。不过,关键时刻有人说话了,这个人就是首辅大臣张廷玉,张廷玉说道:“你若一死,自己博得了一个忠臣的美名,却把皇上与太子都陷于了不义之地,难道这就是圣人教你的忠恕之道吗?”

张廷玉这句话,看似是在呵斥王掞,实则是在救他,更是在救王掞的一家,当然,同时也给康熙皇帝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台阶,所以说,这句话之巧妙,让人不得不服。


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第二个桥段,是十三阿哥胤祥救孙嘉诚的故事。孙嘉诚在雍正面前,极力地弹劾年羹尧,要知道,年羹尧可是雍正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大臣之一,而孙嘉诚却毫不讳言,完全就把年羹尧说成了是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这使得雍正很不高兴。

非但如此,孙嘉诚还出言顶撞了雍正,把雍正气得把笔墨纸砚扔了一地,眼看孙嘉诚的性命就要不保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十三阿哥胤祥说话了,他只说了一句:“孙嘉诚,你要做龙逄比干吗?”也正是这句话,妥妥地救了孙嘉诚一命,因为关龙逄和比干都是直言敢谏的忠臣楷模,那么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又怎么会杀这样的忠臣呢。


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第三个桥段,是张廷玉救十三阿哥胤祥的故事。话说雍正把“天下第一巡抚”的匾额送给诺敏之后,却查出原来诺敏一直都在欺瞒他,这使得龙颜大怒,于是雍正就召来十三阿哥胤祥和首辅大臣张廷玉商谈。在言谈话语之中,胤祥的一句“逢君之恶”惹得雍正勃然大怒,气得雍正把茶杯都给摔了,并厉声呵斥胤祥住口。

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一时间,时间仿佛就要凝固了,雍正和胤祥都不说话,但看得出来,雍正真的就要拿胤祥下手了,而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张廷玉突然说了一句:“正是有了魏征的犯颜直谏,才有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张廷玉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也更有效,雍正听完之后,便自己捡起了被他摔落在地上的杯盖儿,当然,十三阿哥胤祥也就没事儿了。

不一样的《雍正王朝》:看看巧妙的语言,是如何救人性命的

以上就是《雍正王朝》之中,仅靠三言两语,就能从皇帝手中救人性命的桥段,亲爱的小伙伴们,你是不是早已经发现了呢,你对这样的情况,还有什么不同的高见呢,那就快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历史浮云榜,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雍正   王朝   救人   性命   断头台   阿哥   忠臣   桥段   君主   全家人   大臣   康熙   巧妙   皇帝   面前   语言   故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