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2018,不仅是AI加持,还有新的大航海时代

毫无疑问,刚刚落幕的2018华为分析师大会,是一届AI(人工智能)加持的大会。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ICT快速改变,每个人和每个组织快速改变的时代。”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大会主题演讲中说,“作为一家希望成为伟大公司的公司,华为立志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我们去年刷新了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HAS2018,不仅是AI加持,还有新的大航海时代

这段话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智能”。对此,徐直军解释说,“去年的分析师大会上,我们把人工智能定位为一个使能技术,希望把人工智能技术和华为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合起来。经过一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形成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方案----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引入我们的智能终端、云和网络,使得我们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带给客户更多体验提升和商业价值。”

听到这个地方,有熟悉华为近几年来发展轨迹的业内朋友立刻就表示:本届分析师大会最大亮点就是AI,这并不夸张。

蹭热点还是全面加持

众所周知,华为的最大优势业务就是运营商业务,但是这块业务近年来明显增速放缓(2017年运营商业务收入29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在几大板块中增幅最低),这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全球运营商没有大的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另一方面,也跟华为在运营商网络设备领域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有关,也就是说,华为的运营商业务离传统意义上的天花板已经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全球不少运营商还在抱怨这些年来被网络设备供应商捆绑得太厉害了,制约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得自己在OTT的冲击下步履维艰,所以如今要致力于网元的软件化和白牌化,降低建网成本,激活网络创新能力,这其中以美国AT&T公司最为激进,它甚至宣称自己要转型为一家软件公司。

与其坐等优势丧失,不如主动应变建立更大优势,这或许可以解释华为主动介入AI的最大动力。

人工智能本是1956年由计算机学科衍生出的一个分支,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由于2016年阿尔狗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唤醒了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再认知。无论是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或者云BU,AI都可以使其更好满足客户需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因此华为全面转向AI,用AI介入旗下所有业务,绝非蹭热点的表层之举,而是一次全面加持,甚至有点类似灵魂深处再度爆发革命。

HAS2018,不仅是AI加持,还有新的大航海时代

这次HAS2018大会上,华为的AI战略已经落实到具体各业务单元的具体产品和解决方案层面,几乎华为所有业务部门的宣讲中,AI都成了必选项。比如,大会前夕举行的SingleRAN PRO发布会上,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周跃峰在回答笔者 “5G启动后,不少运营商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2G、3G、4G、5G四代网络同堂的局面,华为如何帮运营商应对?”的提问时表示,华为将AI引入网络运维,通过基于AI的网络优化、基于AI的自动化运维、基于AI的网络新能力使能,为运营商无线网络安上智慧的大脑。会议期间,华为还发布了SoftCOM AI解决方案构架,在全云化网络构架基础上引入AI技术,力图打造自动自优自愈 “永不故障”的自治网络。

这个还是相对而言比较专业的网络领域,在手机领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华为其实已经凭借AI构筑起了自身的竞争优势。2016年12月华为发布了一款带部分智慧功能的手机,即荣耀Magic;去年发布了内置NPU的手机芯片麒麟970,并应用在之后发布的所有旗舰机型上,从Mate10到最近发布的P20,实现了让手机更“懂你”,并拥有了更强大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大幅提升了手机在拍照、语音处理等方面的体验,并通过一个开放的HiAI生态,将AI带来的益处扩大到整个终端产业。

在云方面,华为在华为云上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打造了企业智能EI平台。通过EI平台,可以让所有的企业和政府在使用人工智能打造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时,更简单,更便捷,实现企业效率的提升和价值的创造。

不难看出,AI已经是眼下几乎所有华为业务的标签。其实,早在2017年8月,华为出版过一期以AI为主题的《营赢》别册,其封面文章为《+智能,打开未来世界的正确姿势》,整期杂志传递了人工智能将深刻地改变所有的行业和所有人的生活。而此次分析师大会只不过是一次小检阅而已。

内生的大航海

作为当前全球ICT业的老大,华为公司2017年整体收入达到6036亿元人民币,相比2016年增长15.7%,五年复合增长率是26%;净利润475亿元人民币,五年复合增长23%。华为一直强调创新驱动面向未来的发展。2017年整个研发费用投入897亿人民币,占收入的比例为14.9%。2008年到2017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94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会保持每年基于销售收入15%左右的持续研发投入,来支持华为以创新驱动未来发展的战略。

以上数字至少给人两个感觉:首先,华为业务体量巨大且保持高速增长,其次,华为一直倾力创新驱动未来更大发展。

信息通信业归根到底是一个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先导性行业,一次大的技术革命可能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乃至市场格局,这就决定了包括华为在内的任何一个主流玩家在行业重大技术创新面前必须有所作为。但是如何切入,就是自己的眼光和水平问题了。

HAS2018,不仅是AI加持,还有新的大航海时代

据悉,任正非很喜欢大航海时代的提法,很多次在探索战略新领域时,都用大航海时代来形容面临前方未知的机遇和风险,自己一往无前的果敢和勇气,当年在审阅华为科技城相关规划方案时,他甚至希望能以葡萄牙里斯本作为其心目中的规划范本,因为那是大航海家启航的地方。在华为内部决定向战略新兴领域进军时,比如当年的3G,如今的5G,华为都曾用大航海时代来形容。

任正非在一次内部对话中特别强调了华为人工智能研发的重点,“智慧要在主航道边界里面,不做边界外的事情,人工智能要与主航道业务捆绑,在边界之内可以大投入” 。

“我们的人工智能要优先往内做,拿我们内部业务一块一块做实验,今年这块做成一点,明年那块做成一点,技术越难越要搞,对内部我给足预算,下定决心花钱在服务上打造好这些本领,才有未来”。

从任正非的话中我们不看体会出华为对于AI的界定,华为理解和执行的AI不是独立的业务板块,而是一种新的、内生的、能够点石成金的魔力,所以向着人工智能的进军方式就显得与此前不一样,它是一次内生的大航海,有点像易筋锻骨的内功,不是调集人马成立一个新部门开始拼杀,而是一种全面升级与全面赋能。初期可能从服务业务起步,接下来在往华为所有业务和产品上拓展。这或许可以说明我们看到华为旗下所有业务开始用AI加特效的最大原因。

自己造的狗粮自己先吃

这次大会上华为还发布了GIV报告,体现对智能世界的洞察,既是响应集团战略方向也是引领产业趋势。根据GIV预测,到2025年,全球联接总数达到1000亿,视频流量占比达89%,86%的企业将采用AI,并创造23万亿美金数字经济。而目前尝试使用AI的企业占比不足1%,徐直军在演讲中提到。这就是华为面临的巨大市场机会,如何帮助企业来达到这个目标呢?

正因为人工智能表现为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一种润物无声的改良,一次易筋锻骨,而如今华为从业务体量,业务复杂度上而言,都已经在世界500强中名列前茅,所以华为对于AI的态度是有点像华为云的策略----“自己造的狗粮自己先吃,自己先当小白鼠”(引用华为内部人评价),在自己身上检验了之后再推荐给客户。

HAS2018,不仅是AI加持,还有新的大航海时代

“在华为内部,任总的最大兴趣就是推动AI技术应用到华为内部运营和管理上的各个环节,来提升效率。我们还批评任总,说他不关心AI应用到产品,但任总说,AI内部管理就是最好的支撑未来把AI引入到企业的产品。”徐直军说。

对于未来的广阔AI市场,徐直军简要透露了华为的AI路标,首先华为要打造一个全堆栈的AI解决方案,面向所有企业、合作伙伴以及开发者,以华为云服务的方式,让他们能够使用AI技术和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升效率。

其次,作为一家遍布全球的企业,华为拥有18万员工,几十万合作伙伴,华为准备把AI技术用在公司内部运营和管理上的每个环节,来观察AI能不能为带来管理上的改进,为消费者体验提升带来什么价值。通过内部首先把AI全面用起来,找到AI在企业财务、人力资源、服务、供应链、研发等各个方面带来的价值。“当我们有经验了,把它构筑在未来全堆栈AI解决方案上,把经验、能力开放出来。”徐直军说。

所以说即便是此次大会上华为各个业务部门发布的AI加持方案,可能还仅仅是一个1.0版本,接下来,华为肯定还会根据自身的实践,不断升级完善。

* * *

华为一直在与时俱进,但苛求一艘年业务体量超过6千多亿并还保持高速增长的航母巨舰,开到鱼雷快艇的速度,本身就是一个极不现实的想法。华为多年来的成功经验表明,华为善于把握自己进步的节奏。华为体量虽大,但行动并不笨拙,任何一个技术趋势,只要华为看准了,华为会迅速全线押上,并甩开对手形成自己的领先优势,

这一次,轮到了A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华为   体量   人工智能   运营商   解决方案   人民币   大会   战略   未来   业务   智能   数码   产品   技术   企业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