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千兆”要让“路等车”,要加快推进业务应用和模式创新

“5G和千兆光网构成的‘双千兆’网络是网络强国的‘数字底座’。”3月29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千兆光网助力数字经济新增长主题论坛”上说,以5G网络和光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是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构成了我国家数字经济和社会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和“数字底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千兆光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工信部于近期出台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快推进我国5G和千兆光网的协同发展。从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下“双千兆”网络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双千兆”要让“路等车”,要加快推进业务应用和模式创新


“双千兆”网络是“新基建”的重要基石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基础设施升级支撑了推动了历次工业革命。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将全面助力数字经济和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5G和千兆光网既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又构成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撑和承载底座。王志勤表示,“总体来看,以5G和光纤网络作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构成了我们国家数字经济和社会化转型非常重要的数字底座。”


从技术发展的演进脉络来看,在移动通信中的代际演进较为清晰,大体是十年一代的发展路径。新的一代与前一代相比,数据速率提升十倍左右,目前移动通信发展演进到了5G网络。与此对应的是,在现在的固定通信网络也发展到了千兆光网时代,5G和千兆光网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千兆接入能力。现在我们进入了“双千兆”网络的新时代。


要让“路等车”,不要让“车等路”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双千兆”的网络建设工作。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在近期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指出,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纤的建设力度。

王志勤认为,我国建设“双千兆”网络有着很好的基础。一方面从固网接入网络层面来看,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全光化,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超过了91%,4G用户渗透率达到80%。无论是从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我国在网络的建设规模和用户数量上,都是全球第一,这为下一步我国“双千兆”网络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近两年来看,“双千兆”网络正在快速建设部署。王志勤指出,如果是放在整体网络发展的全场景当中,目前“双千兆”网络处于“网络建设爬坡”的阶段。在未来三年,将是网络规模建设期,应按照“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要让“路等车”,不要让“车等路”,以加强网络能力建设为主要任务。


我国千兆光网发展面临挑战


“我国在‘双千兆’的网络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在全球前列。然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创新业务应用是全球性难题,我国在“双千兆”网络领域发展已无成熟模式和经验借鉴,将是全新的探索和挑战。”王志勤指出,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业务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探索。


“双千兆”要让“路等车”,要加快推进业务应用和模式创新


她认为,当前,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主要面临四点挑战。


一是技术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标准仍在不断演进和完善,10G PON、OXC技术成熟,5G SA网络大规模商用还在加快;千兆光网行业应用的技术方案仍在探索,5G端到端切片等技术方案仍需完善。


二是产业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虽然技术产业优势明显,但高端芯片制造面临制约。此外,5G模组价格较高,在千元以上;受高速光模块制约,10G PON网络设备和终端复杂度均比之前应用的GPON高。


三是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双千兆”应用核心价值仍在挖掘和探索,目前业务应用需求驱动还不足。同时,行业买单意愿不强,商业模式不清晰,运营商尚未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四是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跨行业融合应用标准缺乏,创新模式下,各主体对网元的所有权、使用权,数据的管理权等尚未明细,监管政策有待明确。


《“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发展纲领


“在这样“双千兆”网络亟需快速发展,但又有多方面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的背景下,工信部在3月24号发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作为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为今后几年‘双千兆’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指导。”王志勤说。


王志勤表示,该文件对于“双千兆”网络的发展设定了主要目标。我国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


到2021年底,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


到2023年底,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10G 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10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实现“双百”目标: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


在推进“双千兆”网络发展过程当中,要特别注重和行业的融合应用。因此,《行动计划》特别提出了要加大专网建设力度,更好地运用公网资源服务行业用户,满足行业用户对业务应用的需求、安全需求、管理需求等等。


据她介绍,在产业水平的提升方面,《行动计划》也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包括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标准的研制工作;加速推进各类终端产品成熟;以及加快关键共性产业短板突破,通过在这几个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提升我国“双千兆”产业能力。


王志勤称,在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之后,用户体验也会是关注的重点,让用户能够切实感受到“双千兆” 网络带来的良好体验,是促进千兆业务推广普及,形成“双千兆”网络良好发展循环的重要环节。《行动计划》从持续优化网络结构,推进边缘云和内容分发网络(CDN)的建设部署;着力保障网络质量,做好5G、4G网络协同发展,以及开展多模基站设备研制和部署,保障广大用户在城市热点地区、高铁地铁沿线等区域对不同制式网络的使用需求。

王志勤提出,未来会重点针对“双千兆”网络发展,开展综合评测工作,会完善基于用户体验的“双千兆”网络发展评测指标体系;同时加强专用终端、5G测速APP、测速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建设和部署,形成分区域、分时段、全网段精细化网络发展关键指标评测能力;中国信通院还会定期发布我国固定宽带、移动宽带网络速率报告,反映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双千兆”网络服务能力不断优化。


最后王志勤介绍了《行动计划》提出的政策保障措施,鼓励各个地方政府制定发布公共资源开放目录,使更多公共的基础设施能够向信息通信设施建设开放。同时希望相关的部门能做好协同工作,聚焦商务楼宇宽带接入市场联合整治、新建民用建筑执行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等工作,协调降低5G基站用电成本等,形成合力,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发展。同时整个行业持续加强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标准化组织和行业协会等要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国际对标工作,促进产业链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



“以5G和千兆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我们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承载底座”,国家目前也高度关注的‘双千兆’网络的建设部署,并作为未来网络发展的重点工作。今后三年将是大力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发展非常重要的窗口期。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应更好地推动“双千兆”网络建设部署,同时加大“双千兆”网络业务应用创新融合,形成业务应用和网络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正循环。所以工信部这时出台5G与千兆光网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文件,也是希望通过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网络能力建设、赋能行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改善用户业务体验等多个方面开展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发展。希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提供很好的指引与指导,也希望在产业界共同努力下,真正实现我们设定的美好蓝图。”王志勤总结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业务   底座   光纤   基础设施   核心   需求   重点   能力   模式   我国   数字   数码   用户   行业   工作   技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