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天气越来越冷,吃火锅成了不少人驱寒的好办法,特别是有时候一个人宅在家时,既懒得出门,又不想点外卖,自热火锅就成了吃货们的首选。

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确实,自热火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火、不用电,在专用的塑料包装内放入加热包,再加上一瓶水,10至15分钟左右,一“锅”香喷喷的火锅就出炉了。

自热食品无须电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热,原理在于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组成的发热包遇水升温。消费者须严格按照指引操作,那么有多少人会如此谨慎呢?

自热锅测试,试出三大问题

1、发热包和水哪个先放?你的手速够快够安全吗?

“那次我先放发热包,后加水,它反应很快,蒸汽不断往上冒出。我急忙把盛菜的塑料架架上去,一紧张,架子没放好,有一部分插入到下层的水里,石灰水混进了食物。我的手还被蒸汽烫了一下。”网友伍女士回忆起第一次吃自热火锅时的“翻车现场”,自热菜混入了石灰水,只好整盒丢掉。

为此,记者分别尝试先放发热包再倒入水,以及先加水后放发热包,发现前者因倒水产生时间差,更易出现“提前反应、释放蒸汽”的现象,烫到手的机会更高。

记者测试的海底捞、莫小仙、食人谷、开小灶、自嗨锅、宏登隆6款自热食品,操作指引并不完全统一。除海底捞以外,其余5款的操作方法皆是更“危险”的“先发热包再冷水”,其中“莫小仙”的指引中还提醒:“发热包遇水15秒即开始发热。”如果发热包已放好,那么倒水完毕、放食物架和盖盖子的时间就须控制在15秒内——这是一场“拼手速”的“比赛”。


2、水量不清,你的手感够好吗?

水量控制,也为难了部分消费者:如果水量过多,沸腾的石灰水容易溢到上层的菜品中;水量不足,就无法充分发热。在文化公司工作的蔡先生说,尽管说明书上讲到水量最多210毫升,但是家中未备量杯,他只能估摸着加水,初次加水过多,直接溢出盒子,“吓得我躲开老远。”

记者看到,海底捞、自嗨锅和开小灶在盒子与食物架上明确标出了“注水位”,但自嗨锅只在塑料盒的外部标注,没在盒内标出,“宏登隆”内配两包包装水,直接控制了水量。“莫小仙”与“食人谷”既无在盒上标识注水位,也没有给出包装水,“食人谷”甚至没给出水量提示,只说“要没过加热包”,全凭消费者手感。“莫小仙”则给出“210毫升水”的指引。


3、密闭空间中吃自热锅有隐患

记者按指引操作一款“自嗨锅”,15分钟后打开却发现发热包已经裂开。据观察,每个发热包上的提醒也不一致,“密闭禁用”在部分发热包上未被提及。

从外包装说明上可见,发热包中多含氧化钙和铝粉,这两者遇水会放出易燃气体氢气。食品工程师曾秋文表示,发热包反应后会产生氢气,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哪怕遇到一点静电火花都会爆炸。换言之,如果在密闭空间内,同时有多人在吃自热火锅,有一定安全隐患。

自热火锅在使用时到底要注意什么?

11月27日上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自热火锅加热包的安全性进行了实验。

“市面上大部分自热火锅加热是利用加热包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煮熟食物。”消防员说,而日常使用时,对加热包加热的不规范操作就有可能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消防员通过实验模拟了两种最为常见的错误使用加热包方式。“一种是在使用加热包加热自热火锅时,堵住了自热火锅的透气孔。另一种是将加热包剪开,将加热包内粉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进行实验的消防员介绍。


堵住自热火锅透气孔半分钟

塑料碗开始膨胀变形


消防员拆开一个自热火锅。“所有的自热火锅的盖子上,都会有一个透气孔。透气孔的作用是将加热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及时散发出去,以免在热蒸汽将人烫伤。”实验前,消防员进行了简单科普。

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实验中,消防员把加热包放入塑料碗中后,加了水,然后放上需要加热的食材,再盖上盖子。而在盖上盖子后,消防员用胶带纸将透气孔直接封住了。

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加热反应开始里,自热火锅里开始发出“噗噗”的声音。只见30秒后,“自热火锅”的外盒开始膨胀,并冒起了白烟。67秒后,自热火锅突然发出一声爆破声,滚烫的蒸汽从火锅盒侧面喷了出来。水蒸气温度最高可能达到近200℃,这样的水蒸气直接接触皮肤的话,容易造成烫伤。”消防员说。

当热气将盖子掀开后,尽管反应仍在继续,但消防员说,自热火锅中的食物已经很难再被“蒸熟”了。

“自热火锅和方便面不太相同,方便面使用时加入热水后,内部不再会产生热气,因此需要密闭。而自热火锅加热时,一定要保证透气口能正常透气。”实验后,消防员提醒。


加热包内粉末直接与水混合

矿泉水瓶被“炸”飞

另一个实验中,消防员将自热火锅的加热包剪开后,倒入一个矿泉水瓶中,让粉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加热包中的粉末直接与水反应,反应速度会更快,反应也会更剧烈。”消防员说,这模拟了日常生活中,一些“自作聪明”的吃货朋友们,为了让自热火锅加热更快,而选择直接让加热粉末与水反应。

仅67秒就爆炸了!别的方便食品要钱,这种方便食品要命

实验中,消防员将水与加热粉末混合后,拧紧了矿泉水瓶盖。“这就是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将两个错误操作混在了一起。”
此后,矿泉水瓶内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大约1分40秒后,矿泉水瓶身逐渐膨胀变形。2分30秒后,矿泉水瓶倒地,此时,瓶身迅速膨胀,扩大。反应大概进行了七八分钟后,矿泉水瓶突然发生“爆炸”,瞬间瓶内的水、加热粉混合物四处飞溅,并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声”。这时,矿泉水瓶变形,瓶盖也不见了踪影。
“这是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在瓶内形成了高压,因而引起的‘爆炸’。”消防员说,这种“爆炸”是在一种非常极端的条件下产生的。“我们想通过实验告诉大家,千万不能直接将加热粉末与水直接反应。”
另外,加热粉末与水直接反应不仅存在危险性,反应后产生的废水也不利于处置。“加热包的外包装进行了特殊处理,反应后的粉末仍会留在包装内,但直接用粉末进行反应后,剩余的废水若直接倾倒的话,有污染环境的风险。”消防员说。


使用自热食品的小提示:

1.选购自热产品时,要注意观察包装外壳是否有SC标志,自热火锅的塑料包装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质。

2.检查加热包的包装袋是否破损,如果破损就不再食用,同时还要检查出气孔是否处于被堵塞状态。

3.一定要按照自热食品上的说明书来使用发热包,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操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4.自热食品包装底部温度高,最好在桌面上加一层隔热垫,以防玻璃碎裂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记。

5.自热类食品不能放入微波、烤箱等加热,加热完成后,揭盖要当心,以免被蒸汽烫伤。

6.因生石灰属于航空危险品,乘坐飞机时严禁携带,所以大多数含有生石灰的自热类食品,是不能携带上飞机或者托运的。

7.消费者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与水直接接触。


- End -


来源:广州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石灰水   氢气   水蒸气   消防员   烫伤   水量   加水   盖子   矿泉水   蒸汽   粉末   火锅   食物   操作   食品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