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云大所 周丹颖:云原生产业技术观察

9月16日,Distributed Cloud|2021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上海站隆重召开。在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不懈布道下,云计算行业对分布式云的关注度愈发高涨,以全球分布式云联盟成员为代表,涌现出了大量分布式云技术和实践成果,为分布式云计算发展夯实了基础。


2021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为分布式云计算发展再添强大推力,本次大会共设有分布式云主题报告会、边缘云论坛、云原生专题论坛、分布式数据库论坛四大论坛,围绕分布式云、边缘算力、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等技术与实践展开。全球分布式云联盟联合阿里云、腾讯云、Google Cloud、中兴通讯、京东云、安迈云、网心科技等国内外分布式云顶尖技术服务商,共话分布式云创新新趋势,共谋云计算变革新未来,共享分布式云计算新红利!


在9月16日下午召开的云原生专题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研究员 周丹颖发表了题为《云原生产业技术观察》的主题演讲,主要从云原生产业发展现状、云原生技术应用现状、云原生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对云原生产业展开分享。


信通院云大所 周丹颖:云原生产业技术观察


云原生产业发展现状


周丹颖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云原生产业的现状做了整体介绍。


疫情之下我国数字经济逆势发展,产业数字化主导数字经济


她介绍道,自2020年开始,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疫情之下我国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是逆势发展的状态,为什么?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


(数字经济的概念是什么?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核心驱动力是数字技术,重要载体是现代信息网络,实现方式是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数字经济的目标愿景是不断提高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我国2020年的数字经济整体规模达到39.2万亿,数字经济的内部结构呈现二八定律,产业数字化占到80%,规模是31.7万亿,数字产业化占到20%,规模为7.5万亿。


云计算是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云计算承担了提升转型效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角色。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已经发布了一些推进云计算发展的政策,我国在2018年发布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指导和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也发布了云优化、云优先、云敏捷等政策,全世界各国非常注重上云的效率,他们注重的不仅是上云,还注重上云之后能不能达到更好的IT信息化决策需求。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91亿元,增速达到56.6%。


云原生最大化发挥云的价值,构筑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


周丹颖表示,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力的组件化、模块化封装,为企业业务创新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一体化服务支撑,满足海量多样化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而云原生作为云计算的技术“内核”,向下可以贯通基础设施资源,能够更高效把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调动起来,向上又能够对政务、医疗、交通、工业等与国计民生关联的垂直行业进行赋能,助力企业提升开发速度。


转型拐点已至,IT技术架构云原生化发展趋势明显


周丹颖表示,目前IT架构、技术架构的云原生转型拐点已经到来。从IDC的报告来看,传统IT基础设施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而从虚拟化时代到IaaS到PaaS到SaaS再到Serverless,趋势是不断减少用户基础设施维护的成本,使用户能聚焦在更有价值的核心业务逻辑上。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应用云原生化转型的拐点已至,云原生就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云原生突破IT赋能局限,开启技术驱动的商业新纪元


周丹颖表示,在传统信息技术时代,技术被动响应业务应用的需求,技术部作为业务部门的辅助支撑,但是在云计算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反向输出赋能优化业务应用。


到了云原生时代,技术作为内驱力驱动商业发展,技术赋能会贯穿IT、OT、业务以及运营,实现整个数据链、技术链、价值链的打通,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云原生技术应用现状


云原生行业关注度显著上升,互联网与金融业技术敏感度高


周丹颖表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做中国云原生用户调查,通过收集各个行业的用户调查问卷,总结云原生的产业发展、技术应用趋势。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1年与2020年相比,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的用户占比下降,这表示垂直行业用户正在不断应用云原生,侧面体现出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带动效果。


云原生战略地位渐显,建设投入占比攀升


从云原生技术的建设费用投资情况看,云原生目前战略地位逐渐显露,9.44%的受访用户所在企业对云原生投入已超过总IT建设投入的一半,但是云原生技术对传统行业来讲还是新技术,推广仍然需要时间。


在云原生建设支出上,技术研发、测试和运维是主要的支出领域,对比2021年和2020年的数据,运维领域支出的用户较2020年减少了18.81%,侧面反映出云原生技术的应用对运维工作量有一定的降低效果。


生产集群规模显著提升,用户对规模化应用仍有顾虑


从集群规模来看,用户生产环境的中小规模集群(100节点以下)较2020年下降明显,百节点以上的规模集群占比全线上升,目前云原生的规模化效应持续深化。


周丹颖表示,规模化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和性能因素是用户的核心顾虑。


云原生化改造初见成效,业务迭代趋于敏捷


周丹颖介绍,目前云原生化的改造已初见效果。云原生化改造能够使业务实现快速、敏捷的开发,大幅度提升交付速度,响应用户的需求。


目前,从信通院的调研数据来看,用户的应用和软件发布的频率趋于高频,每天和每周发布应用的用户已超过四成。


从软件的发布方式上来看,虽然大部分用户正处于手动发布和自动发布的过滤阶段,但是自动化发布的趋势已经不可逆,可以预见未来自动化发布肯定是用户的第一选择。


云原生核心技术已成为主流选择,应用前景广阔


周丹颖表示,从容器技术的采纳情况来看,当前超过50%的用户已经将容器技术应用到核心生产环境,除此之外,在测试环境应用容器技术的用户占比也很高。


目前,200节点以内的集群比例较2020年的统计数据有显著提升,1000节点规模的容器集群能够满足近80%用户的生产需求。


在容器运行时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虽然Docker目前仍然是主流,但是随着containerd、Kata等的崛起,Docker地位正在受到威胁。


从微服务技术上来看,当前已经采用或者计划要采用的微服务机构用户已经超过80%,微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应用开发的架构首选。


虽然微服务架构已经广泛应用,但实际使用规模仍然较小,50%用户的微服务应用数小于100个。在微服务框架技术方案选择上,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框架,目前较多用户正处于两者过渡阶段。


Serverless技术持续升温,实际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周丹颖介绍道,在新技术方面,Serverless技术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但实际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18.11%的用户在核心业务中使用了Serverless。但已经开始和计划使用Serverless的用户已超过70%,可见,Serverless的应用潜力巨大。


周丹颖表示,当前Serverless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多为逻辑简单的非核心场景,如小程序、批处理任务等。


技术架构变革引发全新隐患,云原生安全市场有待挖掘


周丹颖表示,在应用云原生技术架构的过程中,会引发一些全新的隐患。她介绍道,当前云原生安全市场待挖掘的空间依然很大,从企业对云原生安全责任的归属情况来看,只有12.04%的受访用户所在企业通过专门的信息安全部门处理云原生安全事宜,说明企业对云原生安全的关注度还不够,安全意识需要增强。


容器逃逸、微服务及API安全、集群入侵等安全问题都是用户关心的核心问题,目前市面上容器安全的产品相对多一些,针对问题的安全治理方案相对较少。


对于云原生安全建设计划,近七成企业已经将云原生安全建设提上日程,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完善云原生安全能力。


云原生评估体系简介


云原生产业供需仍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周丹颖表示,在用户侧,全面转型云原生已是大势所趋,但在执行层面存在“三难”问题,即诊断难、规划难、选型难,需求和供给不能精准对应,缺少权威建设指南。在技术供给侧,技术迭代加速,产品能力构建缺少行业“灯塔”,技术押宝的风险掣肘发展。云原生产业供需仍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云原生能力成熟度体系是联接供需双方的重要纽带


周丹颖介绍道,信通院推出的云原生能力成熟度体系分为三个视角:技术架构、业务应用、架构安全。主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连接供需双方,通过多维度把脉、差异化分析、定制化提升三步骤助推企业云原生能力建设。


CNMM-TAS(技术架构):企业数字化韧性的自检标尺和建设指南


对于技术架构部分,周丹颖表示,目前标准正在研讨中,基本框架涵盖4个能力域,12个过程域、41个能力子项、168个细分能力要求,整体分为初始级、基础级、全面级、优秀级、卓越级等五个等级。


CNMM-TAS(业务应用):应用与技术融合使用的指引


对于业务应用成熟度部分,周丹颖表示,该体系覆盖了3个能力域、15个过程域,全方位诊断云原生业务应用综合成熟度,并结合弹性、高可用、自愈、可观测性、自动化五个特性为参评方的云原生成熟度进行分级。


架构安全:架构安全防护能力建设规范


关于架构安全,周丹颖介绍道,从基础设施安全、云原生计算环境安全、研发运营安全、云原生应用安全,以及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六大块进行评判。


周丹颖表示,要将安全能力贯穿在整个云原生建设的全路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产业   成熟度   技术   分布式   集群   容器   基础设施   架构   规模   能力   业务   数字   用户   经济   科技   企业   周丹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