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仿生眼球 重见光明的技术

2015 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位名为 Allen Zderad 的 68 岁男子在失明 10 年之后,凭借一双“仿生眼”重见光明。当时仿生眼给了我们希望,但也依然比较遥远。

在“仿生眼球”项目上有了重大突破,并5年内有望率团队研制出首个可以投入临床使用,可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仿生眼球”。能帮助视觉受损者重见光明的技术,除了角膜移植、脑电技术、还有仿生眼。这是一项对抗失明以及其他眼疾的重大医学突破。

3D仿生眼球 重见光明的技术

仿生眼大小与人眼相当,直径略超2厘米,仿生眼结构也与人眼结构高度相似,当对单个纳米线进行电寻址时,具有实现高成像分辨率的潜力,可用于视觉修复,以帮助盲人或视力低下的人。

仿生眼可以为失去视力的人提供恢复视力的方法,甚至可能让那些本来就没有视力的人也能获得视力。

目前,最先进的仿生眼版本来自像Bionic Vision Australia、Second Sight等这样的公司,他们都已经将仿生眼植入患者体内。然而,据称这两家公司的仿生眼产生的图像还不够清晰,以至于接受植入的人的大脑还不能完全相信接收到的仿生眼传回的图像。另有研究表明,这些仿生眼捕捉的画面会产生条纹,还因反应速度太慢无法捕捉快速运动的图像。

3D仿生眼球 重见光明的技术

该3D人工眼球通过各种纳米传感器来创建图像,这些纳米传感器模拟了人类眼球的光检测感光细胞进行镜像。这些纳米传感器位于由铝和钨制成的膜中,该膜被成形为半球形,以模仿人类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睛的最内层组织,其将图像转换为对大脑的电神经冲动,以产生视觉感知;仿生眼,也称为视觉假体,是一种实验设备,旨在帮助视障人士恢复视力。

该团队对EC-Eye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可以捕获更加清晰的图像。其被安装在显示单个字母的计算机屏幕前,能够清楚地显示信息。不过,另据了解,尽管与现有可以应用的仿生眼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进,但EC-Eye的视觉跟人类的天然视觉相比仍有着很大差距,想要达到人眼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研究团队认为EC-Eye很有发展前景。

3D仿生眼球 重见光明的技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些人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却给你关上了另一扇窗,有些人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导致眼睛失明。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眼已经出现了,视力障碍者看到了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光明   明尼苏达州   眼球   视网膜   视力   纳米   传感器   大脑   患者   图像   视觉   清晰   团队   人类   眼睛   数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