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女烧友,你会和她聊些啥呢?

从前的日子,网路非常不发达,可选择的器材并不怎么丰富,大多玩烧友总是从几十块百来块的塞子卡带机和几百块的cd机开始玩起。

现在,网络是生活的一部分,发烧器材的数量,也许是当年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现在的初烧如何入门,已经不再如从前的方式那么单一。

虽然我也是从初烧过来的,但我发现大多数当下烧友入烧的经历,已跟我当年截然不同。尽管我也问过不少烧友关于他自己的入烧原因以及入烧预算,但总觉得在里面加入了很多“学术”般的论断,仿佛每次聊就是理科男的预设方程式以及解答方程式的过程。而昨天,很开心的遇到一位在发烧这块想法非常纯粹的烧友----一位女生,在闲聊的过程中,一些问题的直接答案,让我仿佛看到了不少烧友刚入烧那会儿内心最直白的欲望以及原动力。另外,咱们也可以从这段对话中发现女生对HIFI器材的一些异于男烧友的观点。

遇到女烧友,你会和她聊些啥呢?

遇到女烧友,你会和她聊些啥呢?

遇到女烧友,你会和她聊些啥呢?

事情背景:

昨天索尼在广州岗顶星巴克联合当地商家组织了次新品试听活动。当时上述这位烧友问到,关于她想要的特定类型音乐的搭配的问题,比如流行音乐什么音色的器材更好,古典音乐用什么音色的器材会更好。由于时间关系,半烧通过一台金砖和一个M9,外加两个方向各异的均衡器的调整来解答她的问题。回答完之后,和她聊起了关于她入烧的一些想法。

(问,为半烧的提问。答,为女烧友的回答。)

1

问:

觉得今天听到的M9耳塞值多少钱?

答:

M9的声音比(索尼的)无线耳机耳塞的产品好,而无线产品科技含量应该比有线的更高,因此在这块来看应该价格会更高些。但有线又比无线声音好很多。而一般索尼的无线是一千多差不多两千这样子,比如降噪豆才一千多,那这副M9应该是三千左右吧。(问:如果M9的价格远超三千这个价位呢?)超出了三千块的器材我就不会考虑了。

小发现:

从这点可看出,在没有共同合理的参照系的时候,产品的价值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同时也说明,不同的烧友眼中,同一款器材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时候,自己愿意入手某款器材,那换言之就是认可了该款器材的在其入手价位上的价值;反之,则并不认同了。在这顺带分享另一个概念:需要某款器材和愿意入手某器材这两者之间我的理解。由于发烧是爱好,因此在我看来,需要某一发烧器材,则说明我最终会入手;愿意入手,但不见得我最终会买,仅表示我对该款器材在其价位跟其性能之间的认可罢了。也许最终不入手的原因是,自己已经有了替代品或者暂时钱包君不支持。

2

问:

当时为什么入手1000X头戴降噪耳机?

答:

为了平时出差听,样子不错(插播个备注:这位小姐姐在入手之后,却对1000x不太满意,因为她带上这耳机后,觉得这耳机很显脸大,反而Z7M2佩戴起来在视觉效果上她更喜欢),声音还能接受。特别是坐飞机的时候,降噪的效果很好用。带上佩戴上去效果不是太好看,显得脸大。(问:那在购买前没尝试试听一下试戴一下呢?)有试过的,但当时就没注意到佩戴好不好看,后面买回来了才发现的。

小发现:

大多数音频产品的外观设计都是工科男审美,虽然说音频器材特别是发烧类的器材,用户基本上清一色是男性,但如果不在外观上考虑到那极小部分但实际还是会有存在的女性用户的话,即便再过几十年,这个爱好依然无法为女生所接受。

3

问:

为什么现在想试试入耳式了?

答:

因为音质,现在想买一副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安安静静的听音乐,感受到丰富细节的耳机。但是入耳式的佩戴不舒服,每次都要调整佩戴角度,要用手旋几下才能旋进去,佩戴过程很麻烦也不太舒服。但好在佩戴好了之后,比较舒服,也不容易掉。

小发现:

从这个问题中各位是否发现,不少女生不太喜欢佩戴入耳式,其中一个也许没告诉你的重要原因可能就是在佩戴过程中的不适应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佩戴过程中产生的麻烦。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荐榭兰图这类佩戴毫无压力的塞子给她。

最后再次感谢这位女同学接受半烧的采访

小预告一下

明天会更新

索六万听了这么多回的听感

以及

我这段时间

给自己挖的新坑~

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均衡器   巴克   塞子   索尼   耳塞   方程式   音色   耳机   声音   器材   原因   价值   女生   发现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