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前两天看到一个关于《无穷之路》的热搜。

本以为是新上线的什么电影,点进详情才发现是TVB新出的扶贫纪录片。

从南部热带雨林到云贵高原大峡谷,从大西北戈壁沙漠再到川藏高原……

这个由中国香港女主持陈贝儿等一行5人组成的摄制团队,历时3个月,辗转几千里,穿越6个省。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在全中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去深入了解了关于它们的脱贫故事。

该片一经上线,就获得了9.6的高分。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此前,关于扶贫的故事我们也已经看过了不少。

无论是出动直升机为悬崖上的阿布洛哈村修路也好,还是闷不吭声的给村里装空调补电费买保险也罢……

中国的精准扶贫一直在进行,成效大家有目共睹。

这一次,TVB深入分析了每个地方的不同扶贫方式。

以第一人称视角、谦虚的姿态、平和的表达,去体验了那些曾经的贫穷老旧之路。

并通过今昔对比,呈现出如今的无穷之路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制作组去到的第一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

该处位于四川横断山脉,是全国最经典的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

这里近乎与世隔绝,一环扣一环,贫穷两个字世世代代烙印于他们身上。

阿土列尔村有一个别名,叫做悬崖村,因为整条村庄建于海拔1500多米高的悬崖上面。

村民上下山的方法,就是靠几乎垂直九十度的悬崖上用籐绳织成的简陋天梯。

往返一趟,几乎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村民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早期不通水电,更别说网络通信,生病不敢随便下山,孩子们到七八岁了依然无法上学……

甚至村民把辛辛苦苦种的玉米背下山去卖,在市场上还会被压价至少50%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后来,政府派驻的扶贫干部来了。

担任村委书记的帕查有格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记录,开始创建农村合作社,引进了各种利于该村土地养殖的新品种农作物。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2016年,政府出资百万,由村干部、村民、工人共同运送了120吨的钢管上山,修建了钢梯,村民终于迎来了水电供应。

随后,通信网络也铺设完毕,村里的年轻人开始用手机直播,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前来。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但在山上一日,出村之路就依然崎岖。

2556级钢梯,摄制组爬了4个半小时。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2020年夏天,政府出资修建的安置区终于完工,悬崖村迎来了他们的全村搬迁日。

老老少少里有很多人已经五六年没下过山了,看到自己只用花费1万多块钱就能购买到的安置房如此宽敞漂亮设施齐全。

很多村民都不敢相信。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然而,这不过只是2016年以来,全国易地搬迁工程中微小的一部分而已。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而且,政府不仅将安置小区周围的所有配套设施配备齐全,甚至还为村民在新的环境中长远的致富发展做了准备。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可以说,这样的产业扶贫,是真正的解开了扶贫返贫的死结。

除了搬迁安置,中国的精准扶贫还有另一个重头——修桥修路

制作组去到的第二个地方,是云南怒江峡谷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这里因为独特的地形特点,一条汹涌翻腾的怒江横断峡谷两岸。

以前,居民往来只能靠一条索道滑行。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因为设备简陋,经常出现锁带脱落人掉进怒江连尸首都找不到的情况。

老人小孩因为身原因无法乘坐索道,更是只能被困在村里。

青壮年们虽然能通过索道出行,但滑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留下一直无法抹去的伤疤。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甚至相邻的好几个村落里有人生病,都只能靠一位滑索医生上门看病。

而这位医生一坚持就是37年。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2016年,云南全省开始进行了溜索改桥的工程。

几年间陆续注资20多亿,建设了199条过江大桥,同时建设了大量的接驳公路。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以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现在通过路桥,分分钟就出村了。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而被淘汰的溜索则有了新的用处。

当地村民擅种草果,海拔较高的山上植被多,气候更阴凉,利于草果生长。

但是人工采摘背下山的话,人工费就要占到总收益的一半,一年算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

于是大家想出了新的办法,让溜索下岗再就业了。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政府牵头,企业出资,村民一起出力。

一卷钢丝绳400多斤,退休村干部带着村民一人背50斤,连成一串走到山上去,穿过峡谷,牵引到指定地点,建成一条条草果下山索道。

以前靠人背,一袋草果下山速度为1个小时,现在通过溜索,只需要2-5分钟。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解决了出行,解决了生计,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以前,小朋友上学必须要走山路、滑溜索过江,因为行程太过危险,许多怒江当地的孩子因此失学,甚至长到十三四岁,一天学都没上过。

男孩子外出打工,女孩子早早嫁人,贫穷过后更贫穷,形成恶性循环。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怒江州福贡县专门成立了一家针对失学年轻人的普职教育融合寄宿学校。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学校的教职工秉持着“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有时候会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去学生的家里,把他找回到学堂来。

因为当地是一个直过民族聚集地(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

所以刚来学校时,很多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也没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不受束缚,更不想读书。

老师们就要一边教授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一边预防他们随时翻墙逃跑。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同时,学校里还有厨艺、机修、剪发等学习班。

目的就是为了给那些读不进书的孩子一技之长,以后在社会立足。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而学校里的很多孩子也真的很对得起老师们的付出。

一个叫普碧华的小男孩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荣获了二等奖,让校长甚是自豪。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扶贫先扶智真是从根本上杜绝了返贫的可能。

当前路都为你铺好,技能也都交到你们的手上,这一辈,下一辈,甚至下下辈,何愁不会过得更好?

纪录片一经播出,在香港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大家感叹看到祖国壮丽河山之余,更为祖国大刀阔斧的扶贫政策而感动!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评分9.6的脱贫纪录片,居然是他们拍的

策划制作《无穷之路》的TVB新闻及资讯部总监黄淑明说。

近两年,她和同事去宁夏和贵州考察,看到那里和许多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地的脱贫建设让她感到震撼,她觉得告诉香港人内地的真实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于是才决定筹拍。

目前,《无穷之路》已播出了5集。

在之后的节目中,节目组还要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大西北戈壁沙漠和西南川藏高原等地

向观众介绍其他方式扶贫的经典案例,记录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

其实之前我们在讲扶贫事迹的时候,也提到过央视的《脱贫攻坚在今朝》,农业农村频道的《攻坚日记》等

30个家庭,跟踪拍摄一年多,最简单的人民,最朴实的脱贫日记。

全部都是这样平和的讲述,却无一例外的撼动人心。

有人说,为什么只是拍一拍祖国山川河海,真实的记录一下近几年来发生的变化,就会如此动人?

难道这就是祖国大好河山的buff加成吗?

我想,只是因为这是镜头记录的真实中国吧。

无穷之路,既是无【穷】,也是【无穷】

它们都是越来越好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凉山彝族自治州   怒江   草果   大西北   索道   纪录片   村里   峡谷   中国   悬崖   村民   贫穷   祖国   评分   孩子   学校   政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