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养儿防老,在不少老年人的心中,都觉得理所当然,仿佛有了儿子,等自己老了之后的生活就不愁了似的。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农村家庭,一些老人大半辈子为子女操劳,省下的钱都给儿子盖房、娶媳妇,甚至花在孙子辈身上,等他们老了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农村老人钱元福,一生为儿子打拼,把大半年的积蓄给儿子在城里买房、买车,可等他老了,生病了,儿子儿媳却视他为累赘,幸亏他曾收养过一个孩子,然而,终于过上幸福日子的老人又想着要叶落归根……


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01

那个时候,虽然家家都生几个孩子,可因为老伴身体不好,加上家里贫穷,我们只要了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女儿,6岁那年夭折了,留下儿子一根独苗。

我和老伴只抚养一个孩子,在当时的农村还是比较少的,因为家里负担轻,除了种地,我在县城做点小生意。94年12月,我去省城进货,坐火车返程途中,捡了一个2岁多的孩子,就抱回家抚养,收为养子,取名钱宇。

靠着做生意,我挣了一些钱,就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还托人给他在城里找了一份工作,娶了城里的媳妇。

孙儿出生后,老伴就去了儿子家,帮他们带孩子,而我一边守着自己的店铺,一边供钱宇读书。打小我就把钱宇带在身边,让他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钱宇是个读书的料,几乎不用我操什么心,就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钱宇16岁那年,读高中二年级,他的亲生父母找来了,我才知道钱宇当年是被人贩子抱走了,至于为何被丢在火车上,我就不得而知。他的父母寻了十几年,他们相认后也把钱宇带走了。


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02

对于钱宇的出现和离开,我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的。

又过了几年,老伴经常生病,我不得不放弃生意,一心一意陪着老伴。老伴61岁那年,被查出患了癌症,好在是早期就做了手术,此后每周两次化疗。我手中的一点儿积蓄,如流水一样进了医院,不过看到老伴日渐好转,能让她多活几年也值得。

只是让我没想到,仅仅5年之后,老伴的病情再次发作,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癌细胞已扩散了,拖了一年多,老伴还是离我而去。这期间,是否为老伴继续治疗,我和儿子儿媳之间有了分歧。他们要放弃对老伴的治疗,我不忍心,坚持借钱给她治疗,对此儿子儿媳颇有意见。虽然最终是人财两空,我并不后悔。

老伴去世后,我欠下了6万多块钱的债务,儿子儿媳拒绝帮我偿还,甚至不让我去他们家住,我不得不拖着年迈的身体打工、还债。

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03

我打工第3年,钱宇回来了,他找到我,接我去他家住,还替我把剩下的3万块钱债务还了。

去了钱宇家,我才知道,这些年他家也发生了不少事情。之前钱宇的父母为了找他,花了不少钱,他母亲还落得一身疾病,后来也因病去世了。

钱宇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媳妇是一家超市的收营员,二人的工资都不高,一家4口人,包括钱宇的女儿、父亲,还住在他父亲的老房子里。好在房子有120平米,三室两厅,倒也不显得拥挤。

对于我的到来,钱宇的一家人都很欢迎,尤其是钱宇的父亲刘达军,对我既感激又客气。听说我的情况之后,当即就说,以后就别走了,跟他做个伴。

刘达军以前是个生意人,只因为寻找儿子,无心打理,生意渐渐垮下来了。在媳妇去世以后,刘达军租了一个店铺,做早餐生意。我留下之后,每天去店里帮忙。

因为只是早餐店,基本上下午没什么事儿。我可以去附近的公园溜达,晚上刘达军会陪我喝了儿小酒,日子过得逍遥。

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04

不知不觉几年又过去了,我已77岁了,或许日子过得安宁、心态也好,身体还也不错,基本上没什么毛病。期间,我回过几次老家,主要是处理老家房子的事情。因为老家城市改造,我以前居住的老房子要拆迁,我拿到了一笔拆迁补偿金。

儿子儿媳知道后,又想接我回去住,我没有立即答应他们,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想要什么,可我又能深切感受到,亲儿子真的不如养子一家人。

而且,钱宇和刘达军都不知道我手里有一笔钱,但他们这些年一如既往的待我如亲人。刘达军每个月给我开工资,钱宇每个月都会给我一些零花钱,钱宇的媳妇每年还会给我买好几套新衣服。

这个家,让我感到真正的温馨,但有时候我又想,是否要叶落归根呢?

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活鱼心语

在城里生活再好,都不觉得在农村自在,这是很多农村老年人的真实想法。因为城里各家各户,平日都把门关的紧紧的,左邻右舍都认不全,他们会觉得没有人情味。而在农村不说一个村,就是一个乡里,都还认得一些人,走到哪里,都能跟人聊一会儿,感到亲切,这或许也是大多数农村老人最终想回农村叶落归根的原因吧。

面对老人“叶落归根”的想法,应该如何面对呢?

1.老年人想法很多,子女要酌情对待

虽然养子一家人对钱元福老人非常不错,可他终究觉得自己的“根”在农村老家。他又顾虑很多、想法很多,首先就是回去住什么地方的问题,儿子儿媳或许会暂时接纳他,一旦自己重病之后,或者钱花光了之后,他恐怕会遭到儿子儿媳再次遗弃。另外一方面,养子对于他的离开,是否也会有其他想法等等,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

和钱元福一样,不少农村老人,人越老,想法就越多,有些想法,子女是难以理解的。

明明跟子女住得好好的,他们内心的想法却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他们经常会想到农村的几间破房子,即便长期不住,也总觉得那个房子要么重建要么花钱修缮,否则就觉得有失面子,甚至觉得回农村后,在村民面前抬不起头,甚至时常流露出“叶落归根”想法。

不可否认,农村空气好,视野开阔,从养老方面讲,老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不太好,生病的几率很高,就医条件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城市的方便、快捷。因而,如果和子女在一起的农村老人,过得还算愉快,就不要东想西想,也不要想着回老家生活。当然,那些与子女之间过不习惯的,可以考虑回老家居住。

2.支持老人的想法,子女要从长远考虑

钱元福老人如果坚持想回老家,养子应该给予支持,这些年他们一家人对老人已很不错了,即便今后他不给老人养老,钱元福老人也不会怪罪于他。

老人想回农村,子女要多给予支持。一般来说,子女能够从农村走到城市,家里的条件一般不会太差。对于老人的一些要求,例如重建农村的老房子、想回老家居住,都可以给予满足。

在农村建一套新房,大概在十几万到20万的样子,老人如果坚持要改造老家的房屋,重建未尝不可。如今农村都是路路通,开个车到农村,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只当在农村建了一个度假房,其实也是不错的,而且老人百年归山之后,这房子还会留给子女。

因而,作为子女,不管老人怎么想,只要他们高兴,就要尽力支持他们,满足他们的愿望。老人们高兴了,身体就自然好,子女操心就少了。

我养养子14年,他给我养老,77岁农村老人:亲儿子不如外人

总结:相对于城里的老人,农村老人的养老要更加复杂一些。除了养老费用方面的问题之外,思想理念和生活习性与城里老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思维,让不少农村老人吃了大亏。而家里有能干的子女,一旦让老人生活质量有所改观,他们又会东想西想,带来新的问题。

其实,农村老人最终的养老质量如何,不单单是费用问题,取决于他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因而,一定要去除传统的落后观念,养儿防老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农村老人要改变思维,合理运用国家的养老政策,方能让他们的养老再不受子女制约,真正让晚年幸福。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养儿防老   老人   农村   叶落归根   养子   儿媳   老伴   老年人   外人   老家   城里   子女   想法   儿子   房子   身体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