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儿子花尽积蓄,儿子每月仅给父亲100元:没能力给你养老

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只希望老了之后,有个依靠,这是许多当父母的想法。“养儿防老”这个观念,虽然如今逐渐被淡化,但在一些农村老人的脑海中,依然根深蒂固,这些老人年轻的时候,把精力、金钱都投入到儿子身上,到老了身无分文,又没有经济来源,不得不靠儿子养老。

徐贵强老人,已经76岁了,儿子每月只给他100块钱,这种日子已持续四年了,如今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每个月仅仅买药的钱都不止100元,他想找儿子多要点钱,可儿子说,他实在没有那个能力,还让父亲节约点用。老人说自己已经够节约了,每天吃两顿饭,好几年都没有买一件新衣服了。

父亲为儿子花尽积蓄,儿子每月仅给父亲100元:没能力给你养老

01.生个儿子,乐得合不拢嘴

徐贵强年轻的时候,家里添个男丁,比起生一个女儿,让一家人更有面子,走在别人面前腰杆都挺得直一些。5年前,徐贵强的妻子给他添了一个儿子,让他乐得合不上嘴,几天几夜看着儿子,心里都高兴。

之前妻子生了一个女娃,让他都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只是这个女娃,在5岁那年生了一场病,不幸夭折了。此后,徐贵强和妻子把儿子更是当宝贝一样呵护,他们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想儿子受点委屈。

徐贵强算得上村里的能人,早在大家在土地里起早摸黑时,他已走上经商的道路。在村里开了第一家代销店,后来又到镇上卖杂货,做批发生意。他和妻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够通过考学、跳出农门,捧一个国家饭碗,但是儿子并不好好读书,三天两头逃课,勉强读了个初中毕业,再也不愿读高中。

徐贵强只好让他成年的儿子跟着自己做生意,几年之后,他托关系给儿子在市里一家工厂找了份工作,此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儿子在市里买房,娶媳妇,看着儿子成了城里人,徐贵强终于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功夫没有白费。

父亲为儿子花尽积蓄,儿子每月仅给父亲100元:没能力给你养老

02. 妻子病重,花了不少钱

看到儿子总算有点“出息”,徐贵强就准备再奋斗几年,就把批发店转让出去,去城里帮儿子带孩子,享受享受城里的生活。

徐贵强的计划很好,但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儿子结婚后的第二年,儿媳妇就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尽管徐贵强批发生意比较忙,但他还是让老伴去帮儿子,照看儿子,他请人帮忙照看生意。

在孙儿5岁那年,妻子突然查出患了胃癌,好在发现及时,医生说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妻子患病后,因为儿子和儿媳都要上班,只能由徐贵强自己照顾,他不得不转让了镇上的批发店。

妻子手术之后,徐贵强和妻子就住在儿子家中,这样既方便妻子每周去医院化疗,又能兼照顾孙儿读书。然而妻子手术没几年,病情再次复发,他花了不少钱,可妻子仅拖了一年就离他而去,恰恰是那一年,儿子儿媳双双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徐贵强的积蓄。

此后几年里,儿子儿媳虽然也找了工作,可工资不高,遇到家里有大的开支,基本上都是由徐贵强出,包括家里生活和孙儿的一切开支,都是徐贵强的。那个时候,徐贵强根本没有意识到当有一天自己没有了存款,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父亲为儿子花尽积蓄,儿子每月仅给父亲100元:没能力给你养老

03. 孙儿结婚,花光最后一笔钱

不得不说,徐贵强那些年做生意,手里还是攒了一些钱的。直到孙儿高中毕业后,徐贵强手中还有十几万元存款。后来孙儿要娶媳妇,孙儿买房,儿子向徐贵强救助,他拿出了10万元,孙儿结婚要彩礼,徐贵强又拿出三万元,而他手中仅有的一万元钱,在孙儿结婚那天,包了一个大红包给了孙儿孙儿媳妇。

孙儿结婚后,徐贵强成了彻彻底底的光棍儿,手里几乎没有钱了。好在那个时候,儿子儿媳觉得那些年他付出了很多,对他还算不错,平日一般开销,儿子儿媳都自己出了。

在老人71岁那年,生了一场病,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花了几万块钱,而这几万块钱都是儿子儿媳拿出来的,直到那个时候,儿子儿媳才终于意识到家中的“财神爷”已成“穷光蛋”了。

出院之后,儿媳知道老人没有油水了,对他也不如以前好了,经常指桑骂槐,让老人在儿子家里过得憋屈。后来,他就对儿子说,你每个月给我一点生活费吧,我回农村去,儿子说:“我每个月给你100块钱。”徐贵强想了想,觉得自己每个月花销不会太大,100元也差不多了。

父亲为儿子花尽积蓄,儿子每月仅给父亲100元:没能力给你养老

04. 每月100元,支撑了4年

徐贵强老人回到农村,自己种了半亩地的菜园,一个月十斤米也差不多了,平日还可以把吃不完的菜,拿到镇上去换点钱。

回农村最初两年,儿子虽然每个月只给100元,徐贵强还能结余一些钱,可后来身体越来越弱,每个月吃药的钱越来越多,其中有一次发烧去镇医院住了几天院,手里的结余钱全部花光了。

他决定给儿子说一说,希望儿子每个月底多给他一些钱,可儿子说他也没办法,实在是无能为力,但他知道儿子说的胡话,他私下给儿子算了一笔帐,儿子和儿媳每个月打工的收入有7000多块钱,每个把所有的开支都算上最多2000元,从牙缝挤一点出来,就不止100元钱,明显是不想给他养老钱。

徐贵强老人原本不想麻烦儿子儿媳,可他实在没有办法,要生活下去,没钱不行。他厚着脸皮,向孙儿开口,孙儿倒也大方,一次性给他2000元,但他知道这钱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他也不能总找孙儿要钱,更不能指望孙子给他养老,最终落脚点还在儿子儿媳身上。

父亲为儿子花尽积蓄,儿子每月仅给父亲100元:没能力给你养老

05. 如果能重来,一定管好自己的钱

徐贵强老人,一直在嘴里念叨的一句话:没有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但是内心里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活够,他还想多活几年。

如果可以重来,徐贵强老人一定会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紧紧的,不会把所有的钱都贴补到儿子一家人身上。

徐贵强老人的经历,不是个案,在如今农村这种现象依然普遍,当父母的在对待儿女心,看到儿女困难的,哪怕自己手里只有一点钱,他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会把这一分钱给儿女应急。而换一个角度,往往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之所以出现很多“不孝子孙”,其实说白一点,就是老人没有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不管怎么说,即使是一个农村的农民,如果从他年轻的时候,或者说在他尚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例如50岁,开始为自己养老攒钱的话,平均每个月3000块钱收入,攒10年,差不多能攒40万元,有的能干到65岁或更大年龄,收入会更高,如果没有什么大病的话,40万元的养老钱,还是能用一些年头的。

然而,我们很多农村的朋友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总觉得时间尚早,总觉得以后可以依靠子女,总觉得自己老了,自然会有办法,最终却成了徐贵强式的老人。

徐贵强老人原本是一个生意人,做了多年生意,手里有一些资本,如果他在妻子去世那年,就回到农村,他今后的日子,恐怕就不是如今这般悲催了。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花光   儿子   结余   女娃   孙儿   儿媳   块钱   镇上   积蓄   儿女   手里   妻子   家里   父亲   老人   生意   能力   农村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