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一名11岁男孩遭遇车祸,却被母亲丢在医院十几天不管不问。小男孩只能靠医生、护士以及其好心人给他买吃的度日。当问及为何不接孩子回家?这位母亲的话语却说自己很忙,让人忍俊不禁要问这位母亲,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啊?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小习军是贵州修文县六桶镇的一名11岁男孩,10月3日横穿马路时不幸被撞,肇事司机立即将他送到金阳医院救治。医生在全面检查孩子的之后,对孩子进行了治疗,司机花钱请护工帮忙照料孩子。

让人奇怪的是,男孩的母亲黄诚英在获悉孩子住院的消息后,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甚至在孩子住院期间,不管不问,始终都不去医院看望。

小习军的伤情并不重,医生认为孩子住几天就可以出院了,然而当孩子康复后,黄诚英却拒绝接小习军回家。这个可怜的孩子被迫留在医院“流浪”,孤独地等待着母亲的到来。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这样下去自然不是办法,在医院多次催促之中,孩子的母亲却说:“他只是个孩子,我现在都自身难保,我担心他也是没有办法,我的事也很重要。”黄诚英还向医生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认为小习军被撞的是头部,医院应该给小习军做一个鉴定。她甚至表示,只有经过鉴定之后,她才决定是否接孩子出院。

后来,在警方和医生一起证明,孩子已经康复的情况下,11月5号,久未露面的黄诚英才终于现身,愿意把孩子接回家。

然而,到了医院却迟迟不肯去病房看望孩子,还来了一句“孩子想我归想我,着什么急,不可能因为孩子想我就不吃东西吧”,从头到尾,这位母亲没有一句关心孩子的话语。

黄诚英或是生活所迫,逼不得已,但是一个月对孩子不管不问,不仅对孩子是一种伤害更可能涉嫌遗弃罪。真正爱孩子,再苦再难,也会选择和孩子在一起。#男孩“被丢”医院 母亲拒绝现身#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我们常常用“父爱无声,母爱深沉”来形容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实际上,在很多人心目中,母爱心中的占的比重会更大一些,毕竟孩子和母亲曾经是一个整体,母亲历经十月怀胎,其血肉联系相比父亲,要更深一些。没有谁会忍心去抛弃甚至遗弃孩子,然而,这位母亲的所作所为,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当母亲很简单,孩子出生了,自己随之就成为母亲,但要想当一个合格母亲,就得对孩子有所付出。通过“小习军”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些弊端,那么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呢?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一.母亲有责任教育和培养孩子

黄诚英作为母亲,理所当然要培养和教育孩子,可是,她连照顾孩子的心思都放在别处,实在难以想象,孩子如何能够接受到教育和培养,这个孩子跟着她,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孩子留在医院,还是受到了庇护。小习军的遭遇被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知道后,用“妈妈很忙,所以托我们来看看你”这样的善意谎言,维护孩子内心的安全,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很多人还给小习军捐款捐物,不少人给他送去了书包和图书。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作为母亲,既然选择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有责任和义务要好好培养孩子,让孩子能够幸福、健康地成长。

每个孩子出生之后,都是一张白纸,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就出现了不同的性格。为何有的孩子聪明活泼、性格外向、待人热情、能够与其他孩子和睦相处。而有些孩子却是内心封闭,唯唯诺诺、不愿意和人交往,甚至和自己的亲人都不够亲近?造成这种原因的,可能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是与后天成长有着很多的关系。

然而,不少年轻的母亲,甚至是父母,并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尤其是很多农村的父母,对抚养和培养孩子的概念分不清。在一些母亲看来,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在经济上不亏待孩子,就是对孩子好。尤其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很多年轻的父母把孩子丢在农村老家,让爷爷奶奶看管,别说对孩子的培养了,就是基本的教育都没有。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孩子遇到事情,自己不能解决又没有人倾诉,被人欺负也没有帮他等等,很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了自卑、不自信、封闭自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等不良性格。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二.教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黄诚英是一个单亲妈妈,原本这样的家庭,多少就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孩子的成长就非常不利。在这件事情中,小习军苦盼着黄诚英的出现,两人终于见面后,母子俩却没有那种分别后的喜悦,都是沉默不语。当医院护士把部分好心人的捐款和物品,转交给黄诚英时,黄诚英也没有表现出感激之情,表现得十分淡漠。

显然,长期一个人看管孩子,已让黄诚英感到了很疲惫,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负面情绪布满了心头。对外界事物冷漠,包括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

当黄诚英来到医院,却迟迟不进病房看望自己的儿子,有人就给小习军妈妈打电话,让她赶紧上来,说孩子想她了。黄诚英说:“孩子想我归想我,着什么急,不可能小孩子想了,我们连东西都不吃。”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黄诚英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漠然的态度。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对于孩子的教育,在不少家庭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父亲在外打拼,负责挣钱养家,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双方有工作的人,教育孩子的任务,往往也是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事情,落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往往会让母亲身心疲惫,过度的劳累,会让母亲心情压抑和心理不平衡,长久下去,母亲的心理负面情绪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母亲心理上出现问题。孩子和这样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其实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同样重要,不可或缺。不同的是父亲的爱粗狂如山,母亲的爱细致入微,双方的互补,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变得平衡而完整,缺乏任何一方的爱,或多或少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一定缺陷。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与父亲在一起的孩子,男孩做事马虎,女孩成为女汉子;长期与母亲呆在一起的孩子,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女孩做事优柔寡断。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三.善待孩子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性格

小习军还有一个哥哥,黄诚英带两个孩子确实不容易。而且,黄诚英的双手也有残疾,家里应该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有困难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寻求社会帮助,而不是将一个刚刚出了车祸的孩子,丢在医院一个月不管不问。

在这起事件的背后,还有一些细节。就是可怜的孩子给母亲打电话时,说到“我想你了”,然而母亲本应该安慰在医院的儿子,但是她却冷漠的选择了回避,外人都看得寒心。

当问及黄诚英这么多天把小儿子丢在医院不闻不问,她说:“我一个母亲带两个孩子是很不容易的,这个小孩在这里,家里那个孩子上着学,也是吃着药的。”同样是孩子,一个在住院,一个要吃药,但是,母亲的做法,明显厚此薄彼。

母亲这样做,或许有她的理由,也无意去指责这位母亲的行为。但是从小习军成长的角度,母亲这种做法,必然会伤了孩子的内心,让小习军觉得自己是一个无人要的孩子,容易在心理上留下阴影。母亲不能善待自己的儿子,又如何指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给母亲养老送终呢?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不少年轻的父母,总觉得工作忙、时间少,把孩子交给长辈甚至保姆看管,这样环境中的成长的孩子,缺少都是父母的关注和关爱,孩子感受的要么是过度的溺爱、要么是冷漠的敷衍,感受不到真正的温暖,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庭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淡漠。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父母关爱,或者经常在被忽视的环境中成长,那么他的性格,必然不会活泼,甚至这种孩子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自己,而慢慢就封闭自己,长此以往,会变得自卑而缺乏自信,怕见到外人。

当然,大多数父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并不能24小时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还是可以的。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亲情,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切身感受到家庭的关注和关爱,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态与性格。

一个单亲家庭男孩的悲哀:男孩出车祸住院,“流浪”数天母亲不管

作为一个母亲,黄诚英在处理儿子小习军的事情上的方式,实在有些欠妥,甚至让很多人失望。虽然最终经过民警和医护人员的耐心劝说,黄诚英终于同意带孩子回家。但是,可以想象得到,小习军回家之后,是否能够真正得到母亲的关爱和温暖,还真是不好说。

通过小习军的遭遇,也希望所有的人一定要慎重考虑后,再将一个生命带到世上。同时要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用心地去管教他们,给孩子们幸福美满的童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母亲   男孩   母爱   教育孩子   车祸   悲哀   性格   父亲   儿子   父母   事情   医生   孩子   环境   心理   家庭   医院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