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找到现实场景 助力制造业增值和增智 ?

AI如何找到现实场景 助力制造业增值和增智 ?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

原创/李佳师

人工智能(AI)如何帮助实体经济振兴?如何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这场人工智能的大潮中IT公司如何转型找到自己的定位?在AI时代IT企业创新的方法与过去有什么不一样?11月15日,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给出了英特尔的答案。

杨旭表示:这一轮AI浪潮之所以令人振奋,因为它能够给实体经济带来“增值、增智”,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实实在在效果。人工智能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要想在这场马拉松长跑中成为取胜的选手,跑法与过去大不一样。

增值增智关键是深挖需求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关注效应是因为AI与人下下棋,AI陪人聊聊天方面的突破,带来了诸多可炒作的事件。但杨旭认为,这一轮AI浪潮的到来,更多是因为它对经济和产业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给实体经济“增值、增智”,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杨旭以家电制造业为例,讲述了AI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故事。

眼下家电制造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市场饱和,每一个家庭采购了冰箱、电视、洗衣机,不可能在短期内频繁更换添置新的设备,在市场从城市转向农村、海外市场也趋于饱和之后,如何挖掘新的增长和增值空间成为最大挑战,去年英特尔与美的为代表合作,在冰箱上加装传感冰箱实现智能的同时,能够对冰箱内食物进行实时监控,比如鸡蛋、牛奶少了,它能够提示添加,甚至可以实现与超市等后端的食品供应链整合,带来家电企业新的增值空间。事实上,消费者需要放心、安心的食品,这些大的家电巨头包括美的、海尔等,他们正在推动食品生态链的上下游整合,深入到牧场、农场、畜牧业、农业等更上游,以获得更高质、更高效同时更低成本的食品供应与其职能冰箱构成完整的新生态链,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家电制造企业由此转型成为“制造+服务”的企业,获得了新的持续的增长空间,这个方向能让家电制造企业的路越走越宽。

而这个故事的这背后,是精准把握的客户需求,要精准获消费者的实时消费需求,离不开数据,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冰箱的智能化需要传感技术、传输技术、需要大数据分析技术,与超市、农场、牧场等的整合,需要云与供应链整合的技术,有了这些技术,制造企业才能够快速而自动化、智能化地提供优质食品供应服务。

在杨旭看来,不仅仅是家电行业,在每一个行业都有利用AI来获得“增值”和“增智”的巨大空间。而且这些事情的实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遥远。为此他谈及了汽车产业,目前很多观点都认为,自动驾驶会是人工智能最大的风口,自动驾驶描绘了美好前景,但是要想实现这个前景,无论是技术成熟还是从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人们的接受度来看,都需要时日。但杨旭认为,事实上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会是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一步步往前推进,眼下辅助驾驶就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他谈及了目前引起交通事故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疲劳驾驶。如何实时提示和警示疲劳驾驶的司机,前端撞车警示技术和偏向LDW警示技术能够很好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是辅助驾驶技术的一部分。国家要求明年将在大客车和、货车上必须加装该技术,

要让AI为实体经济“增值”、“增智”。“关键是要从众多复杂的行业里探索它的需求,而且更深层地挖掘需求,找到产品之外,以前想不到的为消费者不断增值的空间。”杨旭说,推进AI在行业中的应用要找到行业的痛点、要找到更深层次的需求点,在冰箱领域,消费者对冰箱更深层次的需求点是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食物获得;在交通领域,国家需要减少交通事故,解决大卡车、大货车的疲劳驾驶问题。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制造业的快速成长,未来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需要在“增值”和“智能”上做文章,利用数据、释放数据价值来完成制造+服务的转型。杨旭说。

端到端的AI能力是竞争焦点

AI是否是颠覆性的技术?IT企业在AI时代如何转型?AI时代的企业创新与过去的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什么不同?

AI是颠覆性的技术,答案是一定的。杨旭说:“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安迪·格鲁夫曾提出“战略策略转折点”的观点,每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个阶段,到了战略转折点,能够把握好这个技术方向的公司往上走,没有抓住方向就会往下走。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正是这样一个战略技术转折点。”

在过去的IT时代,无论是处理办公数据还是提高办公的效率,都没有人工智能时代那么复杂,所有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在全球任何地方购买电脑零部件组成装成电脑,或者直接购买电脑,装上微软操作系统,装上应用就可以用。它是一个标准的平台,软硬件厂商只要按照PC标准做的,全世界任何PC厂商可以买它,装上就行。

但是人工智能有两个地方不一样,一个是横向,一个是纵向。从横向来看需要有端到端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最后把分析完的结果进行推论以后,进行增值的服务再推送回来。这需要端到端的技术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最近要进行转型,收购诸多公司、扩张完善多维度能力的原因。英特尔这几年在不断完善局端、云端、传输端、终端、边缘端等全方位的能力。

从纵向来看,需要各种数据处理的计算能力。需要不同的能力来处理不同的数据,在最基础的计算能力上提供异构的不同的计算能力,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个芯片就能够把所有的办公数据处理完。它需要芯片+算法+各种各样的工具,再在上面开发各种应用,一层层地实现纵向化的合作。这与PC时代的信息技术很不一样。

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今天,它的形态和技术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强调端到端,要把收集能力,传输能力、分析能力等集成一起,实现端到端垂直整合。从创新和研发方式来看,杨旭表示,技术创新不能是埃菲尔铁塔式的研发,一定要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场景上验证它的成功。科技创新最好体现的价值就是帮助实体经济发展。

关于与英伟达的竞争以及CPU与GPU在AI中的不同差异,杨旭认为,GPU更强的能力是在图形图像处理方面,图形处理能力并不是AI的全部,AI的核心是要想人脑一样思考,人脑中有神经元、凸起等,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要收购Nervana公司,打造神经网络处理器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英特尔   家电   人工智能   纵向   助力   实体   制造业   冰箱   场景   消费者   现实   需求   能力   食品   时代   数据   经济   技术   科技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