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无“状元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背后传递出哪些信息?

“今年的状元是谁?”“他们毕业于哪个学校?”

以往,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各省、各市乃至各区县的第一名都会被公众和媒体追捧,内容都出奇的一致,要么就是纠结去清华还是北大,要么就是如何成为状元的经验分享。

但在今年,这一现象却戛然而止。深入调查后才发现,原来是教育部帮这些媒体按了刹车键!

以后再无“状元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背后传递出哪些信息?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一再重申

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就提出禁止以任何形式发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考考生等。

3月,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再次明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

以后再无“状元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背后传递出哪些信息?

6月23日,教育部发文部署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文件中再次提到,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其实,关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这一点已经说了很多年。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已经对这种现象说不,且每年高考都会一再重申,但今年以来,强调了不下3次真的很少见。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对于禁止炒作“高考状元”这件事,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培训机构、自媒体等炒作制造 升学焦虑。但还有部分网友有其他看法,认为高考是人生中的大考,取得优异成绩应当被夸奖,适当宣传可以塑造榜样的力量,激励后来人。

大家提到的这些因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教育部禁止宣传炒作高考状元背后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对于教育改革的信念是坚定的。

以后再无“状元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背后传递出哪些信息?

多年以来,我们把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指标,学校、家长、学生把分数当作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最重要的方式。而如今,全球化环境下,人才需求日益倍增,根据一项中国孩子和国际孩子测试对比发现,中国孩子在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和某些国家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这与中国偏重灌输式教育、的理念分不开的。要适应全球现代化发展,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应该只“唯分数”。所以,改变高考唯分数论,只是第一步。

另外,高考的选拔应该是以选拔知识型人才为主,而过度宣传高考状元在泄露了考生个人隐私的同时,也刮起了一股功利和浮躁的不良之风,违背教育的公平性,破坏了良好和谐教育生态。这就难免给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蒙上阴影,偏离教育的航道,演变成全民热炒的“狂欢”。

高考只是一种检测学习的方式,人生出彩的机会还很多

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育出有健全人格、优秀素养的新一代,而不是专门“掐尖”。高考只是一种检测学习的方式,今后的人生路上还有更多维度的考验,也有更多让自己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后再无“状元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背后传递出哪些信息?

如今,时代在发展前进,互联网日益更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现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中央政府实施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逐步明确为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

所以,对于一部分由于成绩差而高考失利的高中毕业生而言,完全可以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市场紧缺前沿的专业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相关专业,实现学历+技能的双丰收。

责编:孟小七

排版:孟小七

图片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状元   高考状元   都会   教育部   升学率   职业教育   中国   考生   分数   现象   方式   孩子   人生   媒体   人才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