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作者|舍儿

一首歌曲如何演绎才能富有层次感?舞台《yellow》给出了答案。

这首经过改编的曲目前段优雅细腻,中段激昂澎湃,后段以高音推进高潮后又逐渐恢复平静。演唱者们差异化的音色交织,再搭配鼓点的节奏声和吉他的弦乐声,使思念、深情、狂热等情感逐一泵出。黄色迷雾、坠落的雨滴、明媚耀眼的彩虹等舞美元素,也进一步的推动了舞台的感染力。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这是《披荆斩棘的哥哥》一公舞台的表演曲目之一,由李承铉、James、张淇完成。李承铉的低音在《天上飞》之后再次得到了肯定,张淇的广阔音域与独特音色让人过耳难忘、James的鼓点“每一点都敲打在我的心上”。三人的默契协作不仅完成了高质量舞台,更在团体表演中彰显了个人魅力。

这样的纯享型舞台让观众耳目一新。自偶像元年开启之后,观众很少有机会可以见到由成熟男艺人带来的专业化团体舞台。这种唤起大众向讨论而非粉丝限定的舞台,无疑是让市场惊喜的。

文化艺术的欣赏价值是共通的。近年来,流量效应加剧,饭圈乱象丛生,大众对偶像一词的理解逐渐负面化。随着《披荆斩棘的哥哥》的持续引发探讨,“大众”意义上的偶像或将重回观众视野。

什么样的艺人才能更有效地引领粉丝和大众?哥哥们的舞台,或许可以为行业带来新的参照。

01 多元、专业化的哥哥们集结,舞台突破“偶像”局限

优质舞台的形成具备一定门槛。这不仅需要艺人有着过硬的的业务能力,更需要做到对作品和舞台概念的融会贯通。

成员们首先需要发挥各自的表演优势,并经过打磨之后将其融为一体,继而形成一台个性与整体性兼具的演出。成员共同协作与相互烘托,成就了表演的完整性,也同样可以打造强烈的个人记忆点。

以《披荆斩棘的哥哥》一公中的一首关于寻找的歌曲《凄美地》为例,言承旭柔和、舒缓的歌声开场,黄贯中和陈辉两位摇滚老炮推进高潮,情感丰富且有递进感和层次感。绿色丛林布景的专业舞美,则为这台演出赋予了凄美的意境,点明歌曲主题。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离开地球表面》同样发挥了团队协作的优势。音乐学院毕业且有丰富表演经验的尹正提供了舞台idea,热狗与刘聪开场的一段有关中国文化的rap让观众迅速进入状态,担任vocal的海泉承担了演唱部分,不擅长歌舞的赵文卓发挥所能表演了一段太极拳+通臂拳,进一步渲染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显然,比起常见的唱跳舞台,结合了多元化艺术色彩的舞台风格更加明显。这类舞台的形成要归功于经验丰富的哥哥和对主题设置清晰且有特色的节目组。哥哥们多年来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带有个人特色的创作理念,节目组针对太空背景设置的不同主题也最大化激发了哥哥的灵感。

比如在《凄美地》的表演中,黄贯中就让队友们各自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有利于表演者将真情实感融入舞台。黄贯中和陈辉凭借音乐人的经验和直觉,提出让形象端正、气质忧郁的言承旭开场,对着空气演绎出寻找的感觉,同时建议他来为表演收尾,达到首尾呼应的成效。舞台最终的效果也证实了哥哥们的创作能力。

也正是因为哥哥们均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彼此之间也更加尊重和信任。他们愿意听取对方的建议,也会考虑如何让队友发挥优势,这种坦然和真诚的相处状态也触动着观众。

哥哥们默契协作的同时,其个人优势也在舞台和真人秀环节中得到了最大化的呈现。

以《MMA》为例,擅长武术和跳舞的张晋在练习室编舞并亲自示范,让高瀚宇化身迷弟。赋有张力的音乐编曲则出自于音乐人白举纲之手。男团出身的高瀚宇则凭借帅气的形象和舞台爆发力,强化舞台的可观赏性。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其他部落亦是如此。林志炫现场上演音乐教学,帮助队友寻找发声位置及情感表达;李云迪在曲目《爱》中的钢琴伴如行云流水,为整台表演增添了一丝空灵感。

在《哥哥》的舞台上,观众看到的是团体力量和个人优势最大化地整合,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在此基础上,再以哥哥们的个人意愿为出发点,去挑战他们此前没有展示过的能力。这也造就了舞台质感的形成,让艺人的表演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赏。

02 专业性舞台文化陆续输出,国民偶像正在归位

社交媒体以及算法的普及,让审美呈现出垂直化和细分化的趋势。圈层文化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圈层偶像在过去几年间,也成为娱乐圈造星的大势。正因为圈层的壁垒与渠道的分散,近十年来,中国娱乐圈时常出现在特定群体中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偶像”,却越来越难诞生如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一类的全民巨星。

而事实上,彰显新青年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圈层文化虽然是市场刚需,但具有凝聚力量的大众文化也同样是娱乐行业需要输出的价值。《披荆斩棘的哥哥》为何可以提供让全民共鸣的大众情绪?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其一,多数哥哥都具备大众知名度,且拥有能够在乐坛或影坛被封为经典的代表作,对比圈层偶像,他们于大众而言有着更强的说服力。其二,哥哥有着真枪实弹的业务能力,比起人设,作品才是最核心的价值输出,因此哥哥们吸引的是国民关注度,而非小圈子的狂热追捧。

“披荆斩棘的哥哥们”均是凭借作品走红。如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主演的《古惑仔》系列是最经典的港片之一;林志炫作为乐坛常青树,一首《单身情歌》红遍大江南北;欧阳靖是首个被美国主流唱片公司签约的华裔说唱歌手;黄贯中的beyond乐队更是华语乐坛的标志性符号。

对于70/80/90后的观众而言,哥哥们承载了他们青春岁月的回忆,有着独特的记忆点和情怀价值,重归于舞台则再度放大了这种情感冲击力。而哥哥们凭实力打下的江山,也延长了他们的艺术生命力,即便是95后、00后的Z世代,也会被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硬核舞台所震撼。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除此之外,哥哥们之所以长青也与他们的个人履历和职业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小春年少时在大排档做跑趟,后参加了香港无线电视台招舞蹈艺员的考试,才进入娱乐圈;张晋早期是武打替身演员出身,凭实力和坚持不懈的拼劲逐渐走到台前,拿下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偶像出身李承铉经历过正统且严苛的训练,回归家庭后依然保持着业务能力的精进。

走红于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的哥哥们,只有实力和作品才能让他们靠近梦想,因此对职业的敬重是刻在其骨子里的基因。而部分年纪较轻的哥哥,也同样选择了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下,始终以作品为本。

在节目的第二期中,哥哥们抱着吉他、打着拍子唱歌,一首《knocking on heaven's door》被擅长不同乐器和演唱风格的哥哥们演绎出了全新的样貌,这种成熟男艺人多层次的的魅力也是年轻偶像身上不多见的。

诚然,“披荆斩棘”的哥哥们并非靠造梦来满足粉丝的情感需求,而是通过过硬的实力和极具鲜明的个人特色,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真切实际的感染观众。他们不需要刻意的打造人设,背上沉重的偶像包袱维系所谓的形象,这也使得哥哥们的状态更加真实和自如。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正如网友评价的那样:看哥哥们准备舞台的过程,就像是一群经验丰富的“打工人”在召开产品发布会,他们分享的建议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干货”,而不是仅凭一腔热血的“努力”。

03 艺人长线价值胜于快餐文化,《哥哥》引发行业思考

《披荆斩棘的哥哥》为行业带来了三项思考。一是作品价值应大于人设价值,二是艺人的长线价值应大于流水线价值,三是正向的偶像文化需要引领和创造而并非迎合。当快餐化的“偶像文化”饱受批评,艺人持续创造正向价值的能力,更应该被业界重视。

日前,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对饭圈乱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央视更是提出“流量时代已经翻篇”的观点。单纯“造梦”不再具有诱惑性,优秀作品将取代人设再次成为娱乐行业的第一生产力已经是共识。在娱乐资本论看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贡献优质作品的“披荆斩棘”的哥哥们,或许已经在寻找行业参考样本上先行了一步。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首先,哥哥们一公舞台的成功已经说明,娱乐市场需要的是实力派艺人和他们创造的作品。

诸多案例已然证实,靠外貌和人设得来的人气只是一时,甚至需要承担粉丝群体非理性行为的负面影响。而靠作品聚集同好,将有利于群体交往方式回归理智,减弱“饭圈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也是观众对艺人价值的真正需求。

其次,娱乐行业需要聚焦于艺人的长线发展价值,而非消费快餐文化。

近年来,“流量偶像”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快,这导致“赚快钱”成为行业通病。即使有心有志,年轻偶像们也无法拥有足够的时间与资源去沉淀实力。

而在哥哥们的时代,只有深耕出好作品,才有尝试更多领域或作品类型的底气。比如陈小春从伴舞,到歌手,再到演员,均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的。这样的成长路径和逻辑,才是好作品诞生的前提之一。

哥哥们出道10年甚至20年以上依然可以保持长青,一是他们的作品足够经典,可以让观众反复品味。二是实力保证了他们可以始终活跃在大众市场,作品能够持续输出。这类艺人的价值,从长远看,是要远胜于一茬一茬的流量偶像的。

最后,哥哥们的出现打破了大众对男子组合的认知。他们并没有迎合现有的偶像市场,编排齐舞或唱跳舞台,而是结合哥哥们的个人特色,去创造焕然一新的表演风格和舞台形式,引领全新的大众偶像文化。

《披荆斩棘的哥哥》大火背后:经典偶像审美的新回潮

如前文所言,哥哥们并没有为了制造冲突感和反差感而可以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而是竭尽所能的让舞台发光发亮,适当的挑战和尝试也是建立在不破坏舞台整体美感的前提下。因此,观众也并非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追这档节目,而是真切的被哥哥们的“滚烫人生”所折服。

过去的娱乐市场,曾诞生了一批真正唱跳和演绎俱佳的大众偶像。但在流量时代的冲击下,观众鲜少有机会去感受他们的舞台魅力。《披荆斩棘的哥哥》则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并结合哥哥们的特质重塑了偶像组合的概念。

整体来看,哥哥们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娱乐行业有着严格标准的时代,他们的作品和实力经历了市场长期的检验并得到了证明,这让哥哥们得以持续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当这些“常青树”集体站到台前,并再次得到全社会的讨论和赞叹,这也代表了一种更理性、更全面的价值评判体系的回归。通过作品与实力让“流量”再次逐步流向更经得起检验的艺人,这可能是《披荆斩棘的哥哥》为新一代艺人打造的第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披荆斩棘   偶像   哥哥   大众   的哥   大火   哥们   艺人   流量   观众   舞台   实力   价值   经典   作品   文化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