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迈入“下沉”阶段,县域数字化已成为重要发力点

日前,“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出炉,全面呈现了中国县域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县域不容小觑的经济实力。根据《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全国百强县以占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GDP。随着智慧城市建设重心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县域已成为重要发力点,这些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和AI成为各大科技巨头押注的对象,而城市,则成为了技术能够落地的主要场景。近年来,智慧城市从地市级逐步下沉态势明显。

智慧城市迈入“下沉”阶段,县域数字化已成为重要发力点

小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

实际上,小型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不容小觑,单体年均智慧城市科技相关投资达到几千万至上亿规模。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也逐渐开始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促进城市治理优化,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另外,为了便于上下级联动、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等,基于地级市平台向其下辖区县进行扩展延伸建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厂商而言,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智慧城市标杆项目非常关键,因为这不仅会带动周边城市加快建设进程,带来更多业务拓展机会,还将形成区域协同效应,促进多方参与的智慧城市生态圈的构建。

智慧城市迈入“下沉”阶段,县域数字化已成为重要发力点

正视短板,寻求破局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探索县域政府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型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畅通无阻的。

1、信息化水平低。县域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部分垂直行业过度依赖上级部门,与其他部门业务隔离,“数据孤岛”无处不在。

2、新基建基础薄弱。县域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传统基础设施逐渐提升完善,但新型基础设施存在投入少、建设不足等问题。

3、人才及能力缺失。对于产业不具优势的县域来说,区域人口结构分布不平均,受智慧城市直接服务的人群有限,而以人为本又是作为县域综合发展的核心原则,故此如何实现让人们共享智慧成果更是县域智慧城市建设重点考虑的问题。

智慧城市迈入“下沉”阶段,县域数字化已成为重要发力点

小城市是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

以城市智能化综合管理和应用服务作为切入口,以特色产业优化提升作为突破口,以信息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和覆盖作为着力点,释放发展潜力,成为小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三类典型做法。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是对现有硬设施的升级。通过广泛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等,促进城市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是形成县域发展的新基础设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以信息通信技术和设施普及“授人以渔”,全面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智慧   城市   抓手   力点   城市建设   中国   基础设施   进程   人口   设施   阶段   区域   水平   部门   业务   基础   数据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