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如果,你有一件喜欢的商品,希望通过社交软件,将商品链接发送给朋友寻求意见;如果,你看到一个有趣的视频,想通过视频链接,将它分享给更多好友;如果,你在内容平台发布作品,想让原创内容在更多平台出现。“自由分享,互联互通”,这是互联网原本应该有的样子。

但,如果,你的朋友圈已不胜其烦,成天充斥着与自己无关的各种商业信息、小广告。抑或,无孔不入的洗脑广告、伪科学和造谣诈骗信息,混合着娱乐化内容,收割着一波又一波毫无抵抗力的老年群体、青少年儿童,这是互联网一直以来的样子。手机APP越装越多,信息选择越来越繁琐,这是不是互联网未来的样子?

我们接受这个世界的两面性,在【享受】的同时【忍受】着。而另一头,互联网大厂高举【安全】【保护】的大旗,用高墙树立起流量的城池,在各自城池构建起商业的网络。高墙的坍塌,能否会打破牢固的壁垒,还是会逐渐破堤,将流量重新分配,重立新世界格局?我们从头说起。

高墙为何而筑

2021年9月17日,中国互联网开启“拆墙”时代,互联网大厂间的外链屏蔽开始解除。腾讯率先“解封”,随后淘宝、抖音等客户端也相继解除链接屏蔽。

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揭开十年尘封往事,【百度与淘宝之争】建起中国互联网世界的第一面墙。百度当时没有办法利用“竞价排名”来左右淘宝流量资源的倾斜,重拳出手屏蔽流量,淘宝随后建立了最初的“生态圈”,用“一淘网”搜索+促销导购引入流量,至此以【比价工具】【导购】存在的引流APP层出不穷,各家生态圈开始显现。

2013年,淘宝对蘑菇街、美丽说等导购网站进行封杀,理由是保护卖家利益、保护消费者隐私和安全。

2016年开始,用户在美团点餐时出现过多次短暂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的现象,即便解除屏蔽,支付宝支付在美团付款页面也是处于折叠状态。

2018年1月,字节跳动旗下今日头条以保证广大用户阅读和观看体验为由,禁止在文章中插入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账户二维码。

此前,淘宝天猫屏蔽了微信支付,“二选一”争议不断,京东也同样屏蔽了支付宝支付。阿里、腾讯、头条系各自“圈地”,阿里尝试做社交【来往】以失败告终,雅虎没落,优酷掉队,虾米垮台;腾讯尝试做【微信商城】以失败告终,微盟、有赞双双亏损;头条尝试做社交和内容都取得了较大成功,在商业上却仍在起步。

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8.12亿,占网民整体高达80.3%,电商行业对国民的普及率逼近峰值,在这个几无增量的环境里,流量是金钱,流量是原罪,是高墙建立的基石!

谁屏蔽了谁?谁便宜了谁?

“缩短了链路,就意味着转化!”这句话是巨头们抢占流量的不二准则。

据晚点LatePost消息,2020年抖音电商GMV已超过5000亿元,比2019年翻了三倍多。早在去年十月,抖音曾主动屏蔽了直播间内的第三方平台链接,扶持抖音小店的意味明显。借势自身流量储备,抖音自建电商,转化变现。卡思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1月,销售额过百万的抖音小店就有2648个,直接贡献了超过110亿元的GMV。

链路开放之后,抖音自身【兴趣电商】以及【低准入门槛】或遇到淘宝京东的正面挑战,电商之路扑朔迷离,另一头,自家内容优势却又对微信视频号产生了威胁。即便视频号被镶嵌在微信生态内,分享链路极短,但是抖音在短视频和直播上的强势,并不是目前的视频号能够抗衡的,且不说短视频内容碎片、分享率低,内容的人群分化,也注定了抖音生态的用户更具有消费力以及消费习惯。

2020财年全年业绩报告显示,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达到6.589万亿,核心电商部分货币化率约为6.62%。拼多多财报显示,其GMV为402.09亿元,货币化率约3.3%。鉴于拼多多从一开始就以社交为核心,大量抢占阿里巴巴流量,以腾讯为锚点的巨大社交流量池,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必争之地,一直被腾讯挡在门外的阿里巴巴,势必将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收复失地,对腾讯自身电商以及京东拼多多再次发起冲击。

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从几家巨头的混战中不难看出,链接屏蔽解除之后,阿里、腾讯、头条系将把自身优势与劣势完全暴露,阿里系依旧坚守电商之城墙,腾讯的城池里人最多,社交生态稳定,头条系独树一帜,以自身内容渐伸触角,蚕食阿里、腾讯的坚固壁垒。

短期来看,腾讯未能完成成熟的电商模式和内部商业秩序,巨大流量必定被阿里垂涎瓜分,身后又遭头条背刺,内容板块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恰巧正改变着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公众号恐有危机。

长期来看,资本永不眠,各家巨头必定坚守自身优势,强者恒强。对于腾讯而言,微信社交流量的【虹吸效应】将会更加稳固且扩大化。如果微信群就能自由分享抖音视频和淘宝商品,抖音粉丝群和淘宝买家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谓的“私域流量”就会失效,而当阿里、抖音一旦过分依赖微信的巨大基础流量,腾讯很可能转身成为流量费用的定价者,紧紧掣肘对手。

谁对流量运营和流量转化率的把控力更强,谁才有可能笑到最后。而在这之前,必定还需要长久的摸索、合作与竞争。

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拨开迷雾,谈商家与用户

纵观近几年的新消费与新电商品牌,大多无外乎【创新产品/需求—吸引资本—引入流量—创造盈利】的标准流程。前期崛起无外乎头部主播直播带货,销量极速增长,吸引更多资本注入后,大规模投放将流量最大化,再补全产品力、品牌力、线上线下渠道、市场营销等。平均1.5年的存活周期,也让更多品牌商家渐渐担忧,【长期主义】的思考渐成主流。

不是商家不愿意创新,只是资本与流量的协作,成为了一条定式,绕开这一定式就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流量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回报,这是对资本的有效承诺。商家从来不会考虑流量的问题,能够获取流量,能够降低流量成本,就意味着成功。

链路的开放,不仅有助于商家减少渠道投放的重复与浪费,减轻了运营的负担,更将催生多平台多渠道的电商管理工具诞生。统一化、集约化、全渠道、数据化管理商家自身流量及转化,更宏观制定策略,是对商家的挑战,也给足了机遇。

而对中小商家来说,大品牌商家对流量有了更宏观、更有效的把控,那么竞争壁垒就越来越高,中小商家异军突起的传奇,也再难呈现。你尝试过的渠道,没有尝试过的渠道,都已经被更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一手掌握,囊中羞涩的小商家只能望洋兴叹。

what if...?屏蔽解除,互联网重启

对于每一位用户,每一个普通人而言,“自由分享,互联互通”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极大便利。十数年来,我们已经成为了亿万数据中的一粒分子,是我们让流量成为了资本的“毒品”,他们甘之如饴、欲罢不能。而每个亿万分之一个体,也暗暗给每家互联网大厂都打上了标签,购物使用淘宝天猫和京东,社交沟通用微信,娱乐内容就上抖音、B站、QQ音乐。“把电商的交给电商,把内容的交给内容,把社交的交给社交”,请各自好好把握自身的特性,莫怪消费者时长“翻脸不认人”,常看着别人锅里的饭香,就要伸手去抢一碗,也得小心烫着手。

月有阴晴,祸福无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屏蔽   网大   腾讯   阿里   高墙   淘宝   社交   流量   渠道   资本   生态   商家   内容   用户   科技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