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小米是否真的会造车?

被传闻困扰已久的小米,也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当下炙手可热的造车领域。那么,这条路线是否可行呢?在创始人雷军的心里,或许早已有了答案。


小米造车实锤,北汽代工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2月19日下午,关于小米造车的消息不绝于耳,更有微博大V发表了小米造车实锤的证据,一系列的操作让坐等吃瓜的网友们也是排起了长队,纷纷猜测这件事的真伪。


根据相关媒体的消息,小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雷军将亲自操刀造车计划,初始团队或已准备就绪。当天,受此消息影响,让早前股价跌幅达4%的小米集团尾盘迅速拉升,上涨超10%,公司市值将近8000亿港元。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而针对此次造车事件,小米集团则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并在2月21日发布了一则公告。不过,这也并没有浇灭外界对于小米造车真相的猜测。


有证据表明,小米汽车早在2017年便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战列合作协议,而合作的内容也有业内人士透露表明小米此次的动机在于智能驾驶领域。在当年除特斯拉外,国内市场大部分车型还不具备相关的智能驾驶技术。但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各家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早已大力布局。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虽然在此次合作之后,小米和北汽集团并没有透露相关的合作进展情况。就近期的小米造车传闻线索而言,已经非常明确指向了北汽集团。值得注意的是,北汽集团旗下有众多品牌,例如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以及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汽车品牌。一CAR则认为,以目前的代工模式和新能源造车趋势来看,北汽新能源很有可能是小米的合作方。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尽管北京汽车近年来的市场销量数据并不好看,但其依靠北汽集团的强大背书,能够给小米科技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支撑,并对未来的造车和研发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除汽车品牌外,北汽集团旗下的供应链环节也能够为小米汽车的研发提供足够的配套,并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此外,北汽集团旗下还有华夏出行品牌,“摩范出行”是华夏出行倾力打造的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平台,“摩范出行”以北汽新能源产品为基础,从事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专享用车等服务,致力于解决用户中短程出行问题,用户无需购车、养车,亦可方便快捷的满足用车需求。此外,“摩范出行”目前已经布局了全国40多座城市,累计投放新车20000多台。一CAR认为,不排除未来生产出来的小米汽车与摩范出行达成合作。总的来说,北汽集团有小米需要的全部资源。


互联网科技公司试水成性,小米造车成功率有多高?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在汽车制造领域,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曾经有华人王晓麟“贴牌”赛麟汽车一举失败的案例,也有蔚来李斌将电动车卖到更高价钱的成功典范。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将造车作为了企业竞争未来的桥头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小米手机以全年出货量1.483 亿台,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销量,仅次于苹果和三星,且与 2019 年相比,小米的出货量增长了19.6%。在科技制造业如此成功的小米,看到风口难免会止不住幻想,这与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的思维如出一辙。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小米创始人、CEO雷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并解释道: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业成功的本质是找到风口,顺势而为。为了给自家品牌背书,作为小米科技CEO的雷军这些年在网络上的曝光量从未减少,因此也积累下了相当足的人气。在小米手机最新一代产品“小米11”的宣传海报上,创始人雷军首次为自家品牌亲情代言,并将超大幅海报悬挂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最显眼的广告位上,可见雷军本人是有多么足的底气。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在看似与小米手机无关的造车领域,雷军其实早已布下了阵法,前期暗中观察只是在等待真正的时机和风口。互联网公司试水的案例不在少数,无论是BAT中的哪一家,都有过众多试水案例。在百度进军车联网和汽车制造业后,阿里巴巴、美团、字节跳动造车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近期最热门的企业莫过于恒大集团,截止至2月25日,恒大汽车的市值已经接近5000亿港元,上市时的最高市值曾一度冲至6000亿港元。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除了小米公司创始人这一头衔外,雷军的另一个头衔就是投资人,也算是圈内最热衷投资的企业家之一。尽管官方至今不否认,也未承认正式进军造车领域,但在雷军的投资项目中,诸多成功案例已屡见不鲜。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都是雷军的投资项目,凯立德地图也在2014年获得了小米的投资。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雷军曾经两次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表示对智能驾驶十分感兴趣。在此后的采访中,雷军也曾表态,当年新势力造车的影响和吸引力极大,但公众的口碑却直线下降,不想让别人说自己是骗子。


终于,在市场得到彻底的冷却后,2021年小米造车的消息被业内实锤了,也许这正是雷军等待的风口。对于小米造车的成功率,一CAR认为不仅几率很高,作为投资人且有着诸多创业经历的雷军或许还能打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小米能造出什么样的车?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除了我们熟知的“ARE YOU OK”外,雷军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网友赐予的“雷布斯”。因其将手机的智能化和制造水准以及创新性提高到了国产机制造水准的新高度,并将价格定十分低廉,因此网友将其称作是“中国的乔布斯”。


在雷军的职业生涯中,从一名程序员,再到公司的总经理,直至自己创业成为千亿规模企业的老总,整个过程似乎过渡非常自然。出色的产品经理经验和技术经验,是雷军职业生涯中一路平坦的根本所在。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小米手机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靠的就是性价比。其实不然,在小米手机创立初期,公司并没有真正推出实体手机,而是从软件层面慢慢渗透市场。在手机发烧论坛中,MIUI的系统优化做的是最好的,且有着自己独特的UI设计和功能属性。也正是因此,MIUI在论坛时代就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发烧用户。后来被众人熟知的“为发烧而生”的广告语就是出自这里。


正是抓住了这部分用户,MIUI有了足够的装机量,小米手机实体机才有机会诞生,并且持续畅销至今。造手机和造车的思维或许可以相互借鉴,正是有了前车之鉴,造车的思路或许会更加清晰。


小米终于要造车了!为发烧而生?


以小米手机的品控和成本能力,以及创始人雷军的商业思维来看,未来的小米汽车一定会是以性价比攻入市场。首先,高端市场已经被特斯拉和蔚来等少数车企所占据,低端市场自主品牌车型却难得有亮眼的参数或配置能够吸引消费。未来,小米汽车的定价或许会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并在功能和创新上继续发扬“小米精神”。


写在最后: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CEO,同时也是“身兼数职”的投资人,在互联网和汽车产业不断裂变再融合的当下,雷军没有理由再等待。科技互联网圈内,百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相信雷布斯也已经看到了未来市场的红利期和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三星   小米   特斯拉   科技   风口   新能源   创始人   领域   消息   未来   集团   汽车   手机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