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梁佳楠“转行”做老师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都普遍认为要想让孩子上名校,就必须要一味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层出不穷,巨大的压力让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那么,“让孩子快乐成长”和“让孩子为上名校努力”是否冲突呢?这种鱼与熊掌的关系能否并存?眼下就有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让孩子接受戏剧教育。让我们认识一位老师,一起来探讨戏剧教育的魅力。

他便是演员梁佳楠,做为早期戏剧教育的倡导者,梁佳楠先后为北京中小学排练并成功演出了话剧《花木兰》《小王子》《如卿所许》等十几部作品,梁佳楠所教的学生也是遍地开花,也有不少学生因为曾经的演出,而改变了未来的道路,考取上戏,中戏,北电的学生也层出不穷,梁佳楠对戏剧教育的教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不单单是体验,而更多的是用氛围,用气场去感化孩子,梁佳楠曾用小学的学生,排练出一场17人的古装大戏,《丝路之源》,讲述张骞出使西域并历经磨难又返回祖国的故事,真诚且自然的表演展现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

就是这样一位老师,让很多的孩子爱上了他的课堂,他一直是一名演员,梁佳楠经常说,如果一名戏剧老师都没有演过成功的作品,自己没有体验,怎么带给孩子表演的魅力?

如今,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它界定了新时代人才的形象与关键能力的基本框架。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课程,重建我们的课堂文化。

9年前,演员梁佳楠就开始在学校做戏剧教师,辅助语文教师将语文课程上的更生动。

梁佳楠:表演它主要是感受,让孩子们从表演中学会两点,第一是控制能力,第二是主动性,把这两颗种子种到孩子的心里面,然后再去演,再去创造,再去学,再去发散自己的想象力。

一名演员,除了演戏做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应该发挥自己的能量去多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祝愿梁佳楠会在自己的路上,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花木兰   西域   演员   老师   层出不穷   素养   名校   戏剧   课堂   演出   核心   能力   魅力   孩子   数码   学生   梁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