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量子信息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国面临哪些挑战?

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硕果累累,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开通,成功发射升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果研制目前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都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领域的大国相争中已位列全球第一梯队,但实际仍面临诸多挑战。

应用与产业化仍处于探索阶段

突破量子信息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国面临哪些挑战?

欧盟的量子通信基础设施(OPEN-QKD)项目|欧盟委员会

相对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起步较晚,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些前沿成果,但距离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商业落地仍有较远距离。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大部分量子信息应用,尤其是量子计算的商用条件极其苛刻,量子芯片需要在极其严苛的温度下进行工作,所以给量子计算的推广普及造成巨大阻碍;二是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仍然有待突破,现有的量子信息技术水平还无法为大规模实现消费者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云计算、量子传感网等未来量子信息应用场景提供有效支撑;三是相关配套体系和标准仍然有待完善,量子信息的应用落地需要应用软件、技术标准体系、支撑设备的体系化支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延迟了量子通信应用的落地时间。

国内企业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突破量子信息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国面临哪些挑战?

基于可编程超导处理器的量子霸权 | nature

以谷歌、IBM、英特尔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前瞻性成果。以谷歌为例,2019年10月,谷歌率先实现了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并研制出了为量子计算专用的电路。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量子信息领域起步较晚,相比之下阿里与中科院2015年合作成立量子计算实验室,百度在2018年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华为在2018年发布HiQ量子云平台,整体在样机研制、研发成果上与国际龙头企业差距还较大。

尚未形成全面科学的产业生态体系

突破量子信息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国面临哪些挑战?

“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项目 | 欧洲委员会

无论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还是量子测量,从技术理论的创新发展到真正实现应用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全面科学的产业生态体系。一是部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协同攻关还较为薄弱,在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方面尚存在不少技术难点;二是量子信息的人才缺口较大,量子信息属于前沿技术,研究准入门槛高,进展难度大,对人才要求较高,而我国量子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仅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开设了量子信息相关课程,亟待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三是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统筹,为了在全球量子信息的竞争中取得先机,英国启动了“国家量子技术专项”,欧盟启动了“量子技术旗舰项目”,我国目前缺乏体系化的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不同省区的活跃度也相差较大,未来亟待凝聚全国力量,形成全国量子信息产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文章转自:众诚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量子   我国   超导   科技   信息   欧洲   英国   霸权   欧盟   较大   成果   体系   领域   通信   项目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