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冶之死:工作不舒心该走人就走人

泄冶之死:工作不舒心该走人就走人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经常会发生一些现代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事。

《左传.宣公九年》和《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中记载了同一件事:

泄冶之死:工作不舒心该走人就走人

左传.宣公九年

泄冶之死:工作不舒心该走人就走人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公元前600年,陈国的国君陈灵公和两个大夫孔宁和仪行父,三人与大夫夏徵舒的母亲夏姬私通。他们甚至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戏玩,而且并不以之为耻。

陈国有个比较正直的大夫泄冶,很看不惯这种作派,于是就劝陈灵公,陈国的国君和大臣在朝堂上这样搞,传扬出去,就算老百姓不效仿,但对国家的名声也不好听。还是不要再这样了吧。

陈灵公当时回复,说这种事可以改正。

于是就和孔宁、仪行父两人商量。

两人一听,什么?这人不是多管闲事,自己找事吗?咱们玩咱们,关他什么事?

陈灵公就问怎么办。

两人说,还能怎么办?弄死他就行了。

于是泄冶就被杀了。

孔子的门徒就这件事问孔子,陈灵公和大臣胡闹,泄冶去劝他却被杀,商朝的比干也是因为劝纣王被杀,和比干相比,泄冶是不是也称得上仁义?

泄冶之死:工作不舒心该走人就走人

史记.卷三十八

(在《史记》卷三十八中记载有比干的事迹:比干是纣的叔叔,纣王暴虐不仁,比干以死相劝,结果纣王非常生气,说,圣人心有七窍,你既然想做圣人,那就剖心来看是不是有七窍。于是比干被剖心。)

孔子说,诗经中有诗写道,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又任少师之职,劝纣王是他的身份和职任所赋予他的责任,应当以死相劝,或者能使纣王惭愧。

但泄冶和陈灵公不过是君臣关系,遇上淫乱的君主,赶紧走人就是了。你又不肯走,还想以自己的力量改变淫乱的国君,死了也是白死。

诗经上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说法很适合泄冶。

孔子的这番话现在看来也有点奇葩。不过放在那个时代来看,自有它的道理。

而且放到现代,孔子的这番话其实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泄冶之死:工作不舒心该走人就走人

如果呆在一个工作单位工作,经常发生一些奇葩的事,就像孔子论泄冶那样,该走就早走吧。不然,要么自己被同化,默默不言;要么会落到悲惨的境地。

现代有些企业单位,经常有些奇葩的人和事。某些单位,领导会三更半夜让全体员工在网络工作群组里签到,不签到的要受罚,还美其名曰企业文化,是对员工的锻炼。

还有的企业单位,领导在酒桌上强行灌下属酒,下属实在不能喝,直接就抽耳光。

还有些企业单位,让员工互相抽耳光,或是吃辣椒、吃蚯蚓甚至吃粪便。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往往有这样行为的企业单位,除非有可能换领导。否则还是赶紧走人为好。

因为一个企业单位如果有这些奇葩行为,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且领导者往往非常自负、主观、固执,认为自己的理念一定是对的。

所以,就会非常强势,下属只有服从,不要指望能改变他们。

时间长了,自己也会被渐渐同化。

如果自己看不惯,去提意见,往往会被视为不服从的逆反分子。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泄冶之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孔子对泄冶的看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奇葩,但却很实用。像陈灵公那样的情况,不是劝一劝就能起作用的。结果,就是泄冶被杀。

而且就像孔子所说的,泄冶之死,在那个年代,是白白地死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国君   史记   舒心   孔子   左传   堂上   奇葩   诗经   大臣   圣人   大夫   下属   员工   领导   单位   数码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