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阎罗王”

阎王爷,亦称“阎王”,旧时中国民间信仰神祇。流行于南北各地。阎王原为佛家语。来源于佛教的掌管地狱的主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

聊聊“阎罗王”

阎罗王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摩罗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死神之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中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成了地府第五殿的殿主。

十殿阎王(十大阎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中国民间传说中,认为阎罗王有四位:包拯,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中国民间传说中,包拯成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认为他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阴间的案件。有的则认为他“日断人间,夜判阴间”,就是说白天在人间审案,晚上则成为阎罗王在阴间断案。

聊聊“阎罗王”

韩擒虎

韩擒虎(538年—592年12月26日),原名韩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据说他在十三岁时生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擒虎。

魏征等编撰的《隋书》记述他病重临死前夕,他邻边的老妇人看见他的门下仪仗很盛大,同王宫一样,老妇人感到奇怪便问他们。他们中间有人回答说:“我来迎接大王。”忽然不见了。又有人病得很厉害,恍恍惚惚地走到韩擒虎家里说:“我想拜见大王。”左右的人问道:“什么王?”回答说:“阎罗王。”韩擒虎的手下侍从想打他,韩擒虎制止他们说:“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国,死后能做阎罗王,这已很满足了。”因此生病,几天就死了。韩擒虎死后被佛、道教尊为第五殿阎君。有次本人出差路过滑县留固镇,偶然间看到一座庙,上写阎罗殿,又称韩擒虎庙或韩五爷庙,至今香火旺盛。

聊聊“阎罗王”

寇准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包围了北宋的瀛洲等地区,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因为寇准多次直谏,深受朝廷器重。后来朝堂受到排挤屡遭贬谪,1023年病逝。据说他在生前就知道自己要出任阎罗王,寇准死后,人们在房屋内,驿馆内都挂上了寇准的画像。

聊聊“阎罗王”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皇祐四年(1052年)正月,调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五月二十日(6月19日)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 ,仁宗亲书“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

聊聊“阎罗王”

范仲淹忧国忧民,不图个人荣华富贵,从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关心政治,每遇国家大事,总是慷慨直言,清廉俭朴、乐善好施。因为范仲淹大公无私的精神,在后世民间传说中,范仲淹便是去阴间做了阎罗王。

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那么问题来了,你都知道关于阎王的哪些俗语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阎罗王   新安县   真宗   固镇   景德   滑县   道教   佛教   阴间   阎王   河南   传说中   北宋   生前   中国民间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