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模型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比较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定义:网络层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要点:第N层实体不仅要使用第N-1层的服务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还有像N+1层提供本层的服务。该服务是第N层及其下面各层提供的服务总和

最低层只提供服务是整个层次结构的基础,中间各层级是下一层的服务,使用者又是上一层的服务提供者,最高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上一层只能通过相邻层间的接口逻辑上)使用下一层的服务,而不能调用其他层的服务。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实现细节对上一层透明(不清楚,看不见),两个主机通信时,对等层在逻辑上有一条直接通道。

优点:各层之间相对独立,灵活性好,易于抽象和标准化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协议是水平的,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三要素:

语义:规定了所要完成的功能,

语法:规定和传输数据的格式

同步:规定和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

接口: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规定

服务:是垂直的。服务是指下层未经相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上层是服务的可用户,下层是服务的提供者

OSI模型

物理层:定义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和逻辑连接方法

功能: 在物理媒体上透明的传输原始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提供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检测并校正物理层传输介质上产生的传输差错,使链路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差错、可靠的数据传输线路

功能: 成帧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传输管理和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

网络层:把网络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功能: 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和国际互联等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或进程到进程的数据传输服务

功能: 端到端的数据管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复用分用

会话层:向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的传输数据,这就是会话

功能: 建立管理进程间的会话。

表示层:表示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法,

功能: 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

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功能:用户与借网络的界面

TCP/IP模型

TCP/IP模型 对应OSI模型 典型协议


网络层接口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际层(仅支持无连接) 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 IP

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 TCPUDP

应用层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FTP DNS SMTP HTTP


相同点

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庞大且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范围较小的问题,且分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都是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不同点

1)OSI精确定义了三个概念:服务 协议,接口,这与现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而TCP/IP在这个三个概念上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

2)OSI协议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不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通用性好,TCP/IP正好相反,不适合与其他非TCP/I协议栈

3)TCPIP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络互联问题,并将网际IP作为一个单独重要层次。OSI最初只考虑到用一个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

4)OSI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在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而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在网际层仅支持无连接,但在传输层支持无人连接和面向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模型   对等   差错   计算机网络   网际   实体   逻辑   进程   层次   接口   定义   协议   通信   功能   数据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