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最近发布的内容主要跟随热点,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比较随性,差点都把《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系列文章才写到第五期给忘了。。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今天继续回归正题,给大家讲讲5G核心技术中的核心--Massive MIMO。

1、先从天线谈起


从2G-5G,每一代移动通信的组网架构、编码方式、调制方式、复用方式等等都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变化。然而,甭管多牛X的移动通信制式,如果想把无线电信号发射过去,都离不开一个现在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东西--天线。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而且,从2G到5G,天线的外型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都是一块白色的大板子,下面捅了一堆线。对于非通信行业从业者来说,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关注到天线的存在,但相信如果你是通信从业者,尤其是运营商网络部门的“运维狗”的话,走到哪儿,都会下意识的瞧瞧:天线安哪儿了?

除了上面图片中这种普通形态天线外,由于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坚决抵制运营商建设基站影响自己的智商,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机智的天线厂家,也生产了很多“美化天线”,说白了就是外型让你根本看不出来是天线的天线。

你以为我是个空调外挂机?其实我是个天线。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你以为我是个太阳能热水器?其实我也是个天线。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你以为我是个射灯?其实我还是个天线。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然而,不管天线的形态是怎样的,它的功能始终变化不大,那就是:将从基站(经过RRU,下面会提)传来的信号通过天线下面捅进来的一坨馈线在对应的频段(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一)——比黄金还贵的频率),通过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到你的手机(叫做下行方向),或者从你的手机接收到无线电波,再传输给基站处理(叫做上行方向)。

因此,千万不要把随处可见的天线错误的叫做基站,因为它们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备,而所谓的基站设备一般都隐藏在天线附近的机房里,普通用户是无法看到的。

2、2G-5G天线的变化


虽然说从2G到5G,天线的形态看上去变化不大,但是如果把天线的大白板拆开,你就会发现,4G的天线相比2G,内部构造可要复杂的多。

这是因为,4G的天线相比2G,集成进了更多的独立的“小天线”,也就是收发单元。标准的2G天线中,一般仅集成进了2个独立“小天线”,被称为2T2R天线,其中T就是Transmit的英文,而R就是Recieve的英文,2T2R的意思就是2个独立的收发天线(因为一个完整的小天线既要发射信号也要能接收信号)。

而以中国移动所采用的TDD的4G制式为例,它采用的标准天线是8T8R,也就是说4G天线具有8个独立的收发单元。

因此2G的天线下面只需要接2根独立的馈线就可以了,而中国移动的4G天线则要接8根独立的馈线(实际为9根,还有一根用来校准的)。比如下图天线下面密密麻麻的黑线。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那么5G天线呢?5G天线相比4G,一个天线面板里所集成的小天线数量达到了夸张的64个!也就是64T64R!

下面展示的是将一个5G天线“解剖”后的画面,其中每一个小方块就是一个独立的收发模块,会数数的可以自己数一下,刚好为64块。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那么是不是说5G的天线下面要接64根馈线呢?如果真这样,那么每个5G天线下面估计都像下图一样了。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为了避免出现上图的惨剧,5G天线干脆把这64根馈线下面连接的设备--RRU,集成在了天线内部。

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本来是用来将基站传输的信号拉远传输到天线的(就是天线下面像暖气片似的东西),这样就使得基站可以和天线相隔离一段距离,不至于将沉重的基站设备也挂在铁塔上和天线捆在一起(想象下铁塔上挂一堆服务器的样子)。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而5G天线为了解决RRU和天线之间必须接64根这一大大大坨线缆的缺点,非常鸡贼的把RRU和天线做到了一起。

而这种将天线与RRU合体的设备,在5G网络中既不叫天线,也不叫RRU了,而叫做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其中的有源,是指因为将RRU这种“有源”设备集成到了本来“无源”的天线中,使得天线变成了“有源”的天线。

而“源”就是电源,RRU是要供电才能使用的,而天线不需要。

3、神奇的MIMO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制式的升级,天线里面集成的独立收发单元是越塞越多。笨法想也知道,天线越多肯定是越好的,那么好处到底在哪里呢?

对于能同时实现多个独立收发通道的天线,在通信术语里被称为叫“MIMO”天线,读作“买猫”天线,MIMO是英文“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的缩写,也就是“多收多发”的意思,这个很好理解了,就是一个能同时收发多路信号的天线。

而这同时能收发多路信道的天线,在移动通信中,可以产生不同的玩儿法:

1、空间分集;

2、空分复用;

3、波束赋形。

空间分集时,多路通道发送的都是相同的数据。你要问了,这有啥用?好比是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你的两个小伙伴同时向你喊相同的话,一个在你左边一个在你右边,这样你一字不落的听清话的概率是不是大的多?所以分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度。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而空分复用,则是多路通道发送不同的数据。相当于你的两个小伙伴,分别在你的左边和右边,同时喊不同的话,如果是比较安静的环境,估计你还是可以“耳听二路”同时听清两面的话语,但是如果环境嘈杂,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谁的话你也没听清。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而波束赋形,则是多组收发单元通过调整幅度和相位,使得天线可以像探照灯一样将无线电信号打出一个“波束”,直接朝着用户的手机的方位集中能量发射。好比你的小伙伴,这次不用喊了,直接给你点对点打了个电话,不但能抵抗周围的噪声,而且对周围谈话的人的影响也小了很多。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总结来看,空间分集与波束赋形都更适合干扰比较大的无线环境,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而波束赋形不但自身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对周围其他用户的传输干扰还小。

而空分复用,则适合无线环境好干扰小的场景,可以实现传输速率的倍增。但如果在无线环境差时硬要使用空分复用技术,结果就是同时传输的两路数据,哪一路手机接收下来都是错误的,反而降低了传输速率。

从4G到5G,MIMO天线的三大能力并未有任何改变,但天线同时收发单元的N倍增长,就是5G网络速率与容量较4G爆发式增长的最最最核心的原因,没有之一。

而5G天线由于集成了太多的(用英语形容就是Massive,太特么多了的意思)独立收发单元,因此也被称为Massive MIMO天线,就像封面中能“万箭齐发”的地空导弹一样,Massive MIMO天线通过自己逆天的同时多路数据传输能力,无疑成为了5G网络的真-大杀器。

给忙碌者的5G基础知识课(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杀器


有关Massive MIMO的更多细节,下次再说。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会保持每周3-4篇(非节假日)的更新速度,且尽全力提供自己原创的高质量内容,如果喜欢,还请各位读者老爷们关注转发(卫星号:BOO聊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波束   电信号   无线电波   基站   英文   制式   数据传输   速率   天线   收发   基础知识   单元   信号   忙碌   独立   环境   馈线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