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门构成门面形象

中国庭院式建筑属于内向性布局,殿屋堂阁都被规划于庭院内部,只有作为入口的大门正面朝外。大门既是整个建筑组群空间序列的起点,也是整个建筑最突出的外显形象。在礼制的制约下,大门的形制与规格也代表着建筑的等级,是房屋主人名分与社会地位的象征,是”门第“的标志。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北京故宫太和门:太和门是进入午门后的第一座门殿,也是宫城核心太和殿庭院的正门。门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下承须弥座太基,勾栏环立,是屋宇式门殿的最高形制。


门衬托主体殿堂

中国建筑很早就建立了门堂配伍的布局模式,主要殿堂的前方必定设立对应的“门”。宫殿、坛庙、陵寝、宅第皆是如此。太和殿前方有太和门,乾清宫前方有乾清门,祈年殿前方有祈年门,北京四合院正房前方也设有垂花门。这些门与两侧的配殿、配房组成以主殿为正座的主庭院。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北京恭亲王府:采用“正门五间,启门三”的王府大门形制。

门铺垫建筑层次

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建筑中,常常在主轴线上增建重重门殿来增加建筑的纵深,形成一进又一进的庭院,在总体布局中起到了起、承、转、接的铺垫作用。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北京颐和园东门:采用“五间启三”的宫门形式。门前是由朝房、值房、牌楼、月池、影壁、铜狮等组成的门庭,代表着皇家园林的端庄、气派、尊贵。

门标定空间景域

衡门、洞门、牌坊门等门,常在宅院、宫门、景点、街口、桥头等位置,用来标定空间区域,是划分空间、点染气氛、丰富景域的重要手段,带有浓厚的礼仪性、标志性、记忆性内涵。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北京正阳门箭楼:楼身高大,重砖结构,辟四排射孔,造型宏伟,此楼曾被八国联军炮毁,于1902年重建,外观上已掺入拱形窗楣等近代装饰。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河北遵化清裕陵琉璃花门:明清陵寝内门普遍以琉璃花门作为通往后院的内门,这种门大多由一主二从的三座歇山顶琉璃墙门组成,很富有装饰性与标志性。

古典建筑中的门第与门制

在门第意识的支配下,门在中国古代成为了人的地位和身份的重要表征,形容人的贫富,常用朱门、豪门、侯门、寒门、贫门、柴门等词语。为了分君臣、明尊卑、别贵贱的“礼”的需要,中国古代建筑由一整套严密的等级制度贯穿,这套等级制度在门的规制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北京恭亲王府:采用“正门五间,启门三”的王府大门形制。

面街限定

汉唐时期,城市为里坊布局,宅第大门是否能临街由明确的等级制度限定。汉制规定,列侯公卿食邑万户者,可称为“第”,可以当门大道;不满万户者,只能称为“舍”,出入须由里门。

唐代也规定,非三品以上的高官或特殊资格的人,不准面街开门。从三品以下到庶民都只能在里巷内开门。坊内的“穷巷掩双扉”与大街的“高高朱门开”形成了门第的鲜明写照。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宋)聂崇仪《三礼图》中的周代寝宫图。“五门”是帝王宫殿的规格

门座限定

帝王的宫殿总是以一重又一重的门形成宅院重重的布局,这种门禁森严的防卫需求也逐渐转化为礼仪的规范。周朝有天子五门的制度,自内而外分别为:皋、库、雉、应、路五座门阙。

这种以门阙数量、品名来表示建筑的高低一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原则。北京紫禁城仍然延续着天子五门的体制。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梁思成手绘的中国古代建筑图,体现了复杂的制式规定。

制式限定

门的制式是门第等级的精确标志。《礼记》中记载,体量高大的台门是天子和诸侯专用的。据《唐六典》和《宋史》记载,乌头门也只有六品以上才可以使用。对于上至亲王府,下至庶民都广泛使用的屋宇式大门。

从唐到清都从间架上做出精确的等级规定。唐制规定,三品以上,门三间五架;四、五品,门三间两架;六、七品以至庶人,门一间五架。门第的尊卑只要看大门的间架就能够一目了然。

辅件限定

早在西周时期,已有在大门树立影壁的做法,当时只有天子、诸侯或宗庙才能够使用,是一种显赫的等级标志。清代王府门前设立的“行马”和”下马桩“同样具有等级标志的意义。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门簪是锁合中槛和连楹的销木,簪头经过艺术加工,也成了表示门第高低的标志。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古代建筑门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到底有什么?

*等级制度对门环与门钉等门饰也有严格的规定。

门饰限定

等级的限制在门饰上的要求极为细致,对门的油漆色调、门钉数量、辅首样式、门环材质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明制公主府门绿油、铜环;公侯大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门黑油、铁环。门钉原是加固门板与穿带用的,后来钉帽逐渐夸张为泡头形状并转化为等级制度的一部分。

《大清会典》中记载:亲王府金钉纵九横七,公门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门簪通常大户用四支,小户用两支。这些门饰都代表着门第的等级符号。

由于门的诸多作用和重要意义,中国建筑对门的调度、规划、设计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非常主要的一份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太和殿   太和   建筑   形制   门第   天子   中国古代   王府   北京   庭院   布局   大门   标志   古代   等级   作用   制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